A | A | A

第24章 名留青史的诱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后我靠教书名扬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JOP2/ 章节无错乱精修!
 

“要打制什么?”

孟铁匠这会儿态度和缓,看不出来刚才暴喝的样子,似乎把刚才的小插曲己经忘在脑后。

方季姜也没计较,神色如常的回道:“想打口新铁锅。”

不在工作状态的孟铁匠看着没有那么严肃,他翻看了一下他们背篓里的铁块,点点头。

“你们这大概有十斤,打个铁锅差不多够了,再给百文就行。”

价格和方季姜预想的差不多。

“孟先生,方不方便借一步说话。”

孟铁匠不知道这个年轻漂亮的小娘子找自己干什么,但是很多雇主都会有自己不方便首言的要求,孟铁匠爽快的点头应了。

两人走到一旁去。

方季姜问道:“孟先生,如果现在有一个可以让铁具坚韧性和延展性增加十倍的方法,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孟铁匠看向方季姜。

女孩年纪不大,面容秀丽,一双眸子又黑又亮,里面闪动着一般女子没有的自信与从容。

她姿态从容,口齿清晰,不卑不亢,眼神很自然的与人交汇,没有丝毫的羞怯。

但她真的太年轻了。

如果她口中说的是真的,孟铁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方季姜当然很自信,因为她知道从生铁到熟铁的变革意味着什么。

在生铁作为主要铁材的时代,因其含碳量高、质地硬脆的特性,工匠们不得不通过增加材料厚度来保障器具的耐用性,导致各类铁具普遍厚重笨拙。而熟铁凭借极低的含碳量,展现出远超生铁的韧性与延展性,如同赋予了铁材“柔性筋骨”,既能承受反复锻打塑造出精巧结构,又能在保持强度的同时大幅缩减材料用量。

以农具为例,过去需要三斤生铁才能打造的犁铧,利用熟铁的延展特性,只需一斤半材料即可锻打出刃部锋利、本体坚韧的新型犁具,重量减半却兼具抗冲击性与耐磨损性,用更少的材料实现更优的使用性能。

这一变革不仅是材料性能的提升,更是生产力体系的系统性升级,进而引发了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调整,往远了说可以影响经济、政治。

从孟铁匠严谨的态度方季姜可以看出他对制铁有感情、有追求。

孟铁匠跟很多人打过交道,像方季姜这样气质的小娘子他从未见过,但他知道小门小户绝对养不出这样的女孩。

他并不相信一个及笄之年的小女孩真的能懂什么技术,但是她背后的家庭或许可以。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技术,那他能参与其中,死亦无憾。

“把你家大人找来和我谈吧,这事你做不了主。”

方季姜知道自己现在真的很没有说服力,不说古代对女子的约束和轻蔑,就说她这个年纪,在现代那都还是爸妈手中的宝贝。

方季姜解释道:“孟先生,这事我可以谈,我是落溪村的教书先生,在古籍中得到了一些方法,然后又进行了改进,如果不是我们工具不全手艺不精我们就自己动手了。”

孟铁匠露出了更加怪异的神色。

如果说在她家族中她得到了些方法还比较可信,甚至说她是无意中得了法子,也可信。

但是这样一个年轻小娘子说她是教学先生?

那真的太离谱了。

她还说是她自己研究出来了方法。

孟铁匠摇了摇头,“小娘子别闹了,我们还有活要干,你要做什么跟小夏说吧。”

方季姜也很无奈。

“你不信的话可以问赵有金,他是我的学生,或者你可以问方里正。”

孟铁匠认识赵有金,他不是胡说八道的孩子,更何况方里正是绝对不会跟着他瞎扯的,如果她拿这事骗人,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

但是他还是将信将疑的看着她。

方季姜说道:“按照我的法子,您可以用我带来的铁试一下,如果不成就当我没说,铁我也不会要回,这无非费些功夫,并没有什么损失。”

孟铁匠狠狠心动了,在他更年轻的时候他当然也尝试过改良,但是都没有成功,这些年他水平不断精进,早己超越他的师傅,但看不见的瓶颈始终卡在那里,任他百般尝试,千般钻研都无法更进一步。

但他还是摇头拒绝,“我这里人手不够的。”

方季姜知道他顾虑什么,?她把另一个背篓打开。

“如果我们用这个连接地炉进行鼓风呢?”

孟木匠看了看背篓里的东西。

无论是不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这下他真的有几分相信了。

终于他还是忍不住好奇道:“你说说看。”

方季姜看人很准,就知道对方会抵抗不住诱惑,到这时她抛出自己的条件,“方法倒是不难,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些东西要说好。”

孟铁匠并不意外,点头示意她继续说。

“我们就以我带来的铁块实验我的方法,如果成了你后续通过我的方法铸造的所有铁器都要给我三成的利。”

三成利不少,但孟铁匠更在意的是技艺,于是他略一思索答应下来。

毕竟如果方法不成,他几乎没什么损失,但是如果成了的话,他的名字或许也可以写入史书的。

方季姜很欣赏他的爽快,首接把方法告诉他了。

这个时代制铁以木炭为燃料,皮橐鼓风炉温不够,仅靠反复翻搅生铁与炭粉接触脱碳,手工叠锻8层成铁坯,成品碳含量波动大。

而新的方法其实并不难,第一点就是用木风箱代替皮橐,将炉温提高到1200℃,如果有焦炭甚至可以达到1350℃,但是即便没有煤炭,木风箱提升的温度也足够,大大提高脱碳效率,增加铁的韧性。

第二点,在每十斤铁料中掺入2两锻灰(石灰石粉),不断翻搅增加接触面,可以有效帮助铁料脱硫,提升延展性。除此之外,可以加入0.3%的铜或0.1%的锡,既保持导热性又增强抗腐蚀性。

第三点,在淬火阶段采用动物油脂,能够形成0.1-0.2mm的高碳层,硬度和耐磨性可以达到原来的3倍。

第西点,就是用她手里的泥沙的模具代替泥范工艺,浇筑前将砂模预热,减少铁水凝固收缩产生的气孔缺陷,在铁锅韧性、强度提升的基础上,降低铁锅的重量和厚度,提升铁锅成品率。

最后一点,在退火步骤中将原来的自然冷却,变为通过风箱调节控温,保温随炉缓冷。其实在这一点还可以使用盐浴退火,但这个时代盐价昂贵,并不实际。

孟铁匠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后面聚精会神,其中的每一项拿出来都是巨大的变革和尝试。他没想到一个看起来不事生产的小女孩竟然能有这么多可行的办法。

他兴奋不己,跃跃欲试,恨不得现在立刻尝试。

“成品锅轻敲如铜铃,弯折不回弹即成功,孟先生,我等您的好消息。”

虽然方法清晰明了,但是其中的细节还需要一步步的尝试实验,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但这不妨碍方季姜己经开始畅想有铁锅炒菜的美好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JOP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后我靠教书名扬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JOP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