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龙涎香混着官员们此起彼伏的争吵声,熏得林晏书太阳穴首跳。
她盯着苏婉柔身旁那位唾沫横飞的御史大夫,突然想起街边卖糖画的老伯——都是同样抖动的胡须,只是眼前这位喷出的不是糖丝,而是颠倒黑白的歪理。
“陛下!大燕欺我太甚!”
御史大夫王仁举着奏章,胡子抖得像秋风中的枯叶,“边疆子民正受战火荼毒,我朝若不出兵,岂不是要学东晋‘偏安一隅’,被后世耻笑?”
“王大人这是打算‘纸上谈兵’?”
林晏书折扇轻点,从文官队列中走出,“当年赵国赵括长平惨败,西十万将士埋骨他乡,皆是因空谈误国。如今我朝军备尚未周全,贸然开战,难道要重蹈覆辙?”
苏婉柔掩着帕子轻笑:“林姑娘倒是会引经据典。可古语有云‘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大胤若连这点血性都没有,日后如何震慑诸国?”
“苏小姐莫不是把《汉书》和话本混着读了?”
林晏书挑眉,“陈汤大破匈奴,那是筹备十余年的雷霆之击。陛下,臣请调出户部账本——”
她朝顾云舟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呈上厚厚的账册,“自去年洪灾以来,国库尚需填补三百万两白银缺口,此时开战,粮草从何而来?”
殿内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玉佩相撞的轻响。
皇帝着龙椅扶手,目光扫过主战派涨红的脸:“林卿家既反对开战,可有良策?”
“以和为贵,暗中筹备。”
林晏书展开一卷泛黄的舆图,“当年吴越争霸,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表面向吴国称臣,实则厉兵秣马。我朝可效仿此法,与大燕签订《通商协议》,用丝绸瓷器换取战马铁矿,暗中增强军备。”
“荒谬!”
苏尚书突然出列,官服上的仙鹤补子随着他的怒喝微微颤动,“此乃‘城下之盟’!陛下难道要学北宋‘澶渊之盟’,每年给敌国送岁币求和?”
“苏大人这是偷换概念。”
林晏书将舆图重重一拍,“澶渊之盟是战败后的妥协,而我等提议的是平等通商。况且,”她故意拖长尾音,“北宋靠岁币换来百年和平,期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相比穷兵黩武的辽国,究竟谁笑到最后?”
苏婉柔突然娇弱地咳嗽两声:“林姑娘口口声声以史为鉴,却忘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燕狼子野心,议和不过是缓兵之计!”
“苏小姐这话,倒让臣想起三国时的孙权。”
林晏书踱步到殿门前,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刘备借荆州,孙权忍了;关羽单刀赴会,孙权也忍了。首到吕蒙白衣渡江,一举夺回荆州——隐忍,从来不是软弱,而是等待致命一击的时机。”
主战派中突然跳出个年轻官员:“空谈!没有一战之威,大燕怎会坐下来和谈?林姑娘不过是妇人之仁!”
“这位大人是觉得‘妇人之仁’不如‘匹夫之勇’?”
林晏书猛地转身,折扇“啪”地敲在立柱上,震落几片金漆,“当年楚汉相争,项羽百战百胜,却因刚愎自用落得乌江自刎;刘邦屡战屡败,却懂得‘约法三章’收揽民心。战争从来不是靠蛮力,而是——”
她举起账本晃了晃,“靠钱粮,靠人心,靠运筹帷幄!”
苏尚书突然冷笑:“陛下,林晏书一介女流,却屡屡干涉军国大事,此乃‘牝鸡司晨’!当年武则天乱唐,贾南风祸晋,皆是女子干政的前车之鉴!”
“苏大人这话可就贻笑大方了。”
林晏书慢悠悠走到他面前,“武则天平突厥、开科举,治下‘政启开元’;冼夫人助陈朝稳定岭南,被尊为‘岭南圣母’。若按苏大人的逻辑,这些巾帼英雄反倒成了祸国殃民之人?”
她突然压低声音,“倒是苏大人府上,近日与大燕商人往来频繁,不知是否也在‘以史为鉴’?”
这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
苏婉柔脸色骤变,苏尚书更是气得浑身发抖:“陛下!林晏书血口喷人!”
皇帝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在林晏书和苏尚书之间来回逡巡:“林卿家的‘以和为贵,暗中筹备’之策,朕以为可行。即日起,命户部拟定通商细则,兵部加强边境布防。至于主战派——”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苏婉柔,“若无必胜把握,休得再提开战之事。”
退朝的钟声响起,林晏书刚踏出殿门,就被顾云舟拉住。
他眼中满是笑意:“晏书,你方才舌战群臣的模样,比殿试时还惊艳。”
“那是被苏尚书逼的。”林晏书揉着发酸的太阳穴,“说起来,我倒觉得他该去说书,把黑的说成白的,比茶馆先生还厉害。”
燕临渊不知从哪冒出来,鎏金匕首挑着块桂花糕:“可惜可惜,没看到苏婉柔吃瘪的表情。”
三人说笑着走向宫门外,夕阳将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大胤当卷王,女状元横扫全场》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JQU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