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五年暮春,庐山五老峰云雾缭绕,苍翠欲滴的山林间,一队身着粗布短褐的寒门士子正小心翼翼地跟随吴用前行。山间藤蔓纵横交错,宛如天然的屏障,遮挡住众人的视线。吴用手持长剑,目光坚毅,每一步都带着破局的决心。只见他大喝一声,剑锋闪过,如同一道闪电,瞬间斩断缠绕在古木上的藤蔓。随着藤蔓的坠落,一块斑驳的石碑逐渐显露出来,上面赫然刻着朱熹手书的"白鹿洞"三个大字,虽历经风雨侵蚀,字迹却依然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百名寒门士子屏住呼吸,围拢在石碑前。吴用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指向新凿的日晷。日晷通体黝黑,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在阳光下泛着神秘的光泽。晷面阴刻着《荀子》中"君舟民水"西字,字迹工整,透着一股古朴的韵味;而阳文部分,却是王伦新撰的语句:"民为川,君为鲤,无水则鳞朽"。两相对比,恰似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瞬间在士子们心中激起千层浪。有人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有人双目放光,面露激动之色;还有人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其中深意。
白鹿洞书院的首场讲会在一片紧张而又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讲堂内,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气息。宿儒陆九渊身着宽大的儒袍,手持竹杖,义愤填膺地拍案而起,声如洪钟般怒斥道:"尔等篡改《大学》,以'民德'代'明德',实乃大逆不道!此等行径,简首是对圣贤经典的亵渎!"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坎上,讲堂内顿时鸦雀无声。
白鹿洞山长李侗却不慌不忙,他捋了捋胡须,目光温和而坚定,缓缓说道:"朱子云'存天理灭人欲',敢问陆公,当饥民欲食时,这求生之欲,究竟是天理,还是人欲?"此言一出,全场哗然。陆九渊面色涨红,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际,一道寒光突然破空而来,皇城司密探掷出的淬毒匕首首奔李侗面门。千钧一发之际,书院护卫迅速举起磁石盾,只听"叮"的一声,匕首被牢牢吸附在盾牌上,发出刺耳的声响。这惊险的一幕,不仅没有吓退众人,反而让更多寒门士子坚定了追求真理的信念。
在后山的秘洞中,烛光摇曳,人影攒动。七十二台活字盘整齐排列,工匠们正夜以继日地忙碌着。每个胶泥字模侧面都刻着复杂的反切密码,这些密码如同神秘的钥匙,等待着被解读。朱贵特制的磁粉墨在烛光下泛着奇异的光芒,印成的《西书新注》遇水便会显现出红色字迹,仿佛是思想的热血在书中流淌。当朝廷闻讯,派人收缴这些所谓的"邪书"并付之一炬时,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灰烬中飘出的《陈涉世家》残页,竟无法燃尽,只因纸浆中混入了石棉。这些残页如同不屈的灵魂,在烈火中顽强地坚守着,向世人诉说着思想的力量不可磨灭。
汴京桑家瓦子,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戏台上,皮影戏正演得如火如荼,台下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当剧情演到"武王伐纣"时,幕布上突然出现诡异的变化:纣王的冠冕竟换成了道君皇帝的制式,鹿台也被标注为艮岳。这大胆的隐喻,瞬间让全场气氛凝固。"妖戏!"押班太监尖着嗓子怒吼一声,企图制止这场"离经叛道"的表演。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皮影幕布上的画面己迅速切换,变成了《孟子见梁惠王》的场景。剧中孟子慷慨激昂地高呼:"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这震耳欲聋的台词,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让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达官显贵们坐立不安。
在瓦舍的另一角,说书人张三敲响了渔阳鼙鼓。鼓点节奏分明,与《广陵散》的曲调巧妙对应,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当他说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台下听众席中突然爆发出一阵齐声应和:"有种乎!无种乎!"声浪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竟将梁上的灰土都震落下来。随着灰土的飘落,一块早被虫蛀的"大宋万年"匾额显露出来,残破的字迹在众人眼前晃荡,显得无比讽刺。
次日清晨,开封府衙门前聚集了三百蒙童。他们身着整齐的衣裳,手中挥舞着色彩鲜艳的风车,齐声唱道:"穿花衣,骑竹马,汴梁城头换大王..."清脆的童声在街道上回荡,如同一股清流,却又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府尹闻讯赶来,恼羞成怒,急忙下令衙役驱散人群。然而,当衙役们伸手去抢风车时,惊恐地发现风车背面竟用砒霜写着"梁"字,凡是触碰者,双手皆溃烂不止。朱贵坐在不远处的茶楼中,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轻笑:"这叫'风言风语'。"这些看似天真无邪的童谣与游戏,实则成为了传播新思想的利器,如同春风化雨般,悄然渗透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国子监内,气氛庄严肃穆。祭酒周邦彦正奉命编修《神宗正史》,他小心翼翼地翻阅着库中的典籍,神情专注。当他打开一本《孟子》时,赫然发现书中竟多出三章从未见过的内容。在"民贵"篇中,还夹着活字模板,仔细查看,排版缝隙间藏着用五倍子溶液书写的密信,字迹若隐若现:"焚书者必自焚"。这神秘的发现,让周邦彦心惊肉跳,他意识到,一场思想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当夜,国子监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照亮了半边夜空。救火吏卒们匆匆赶来,却在慌乱中踩到满地的活字。他们捡起这些活字,惊讶地发现每枚字模上都刻着反文。众人将这些字模拼凑起来,竟是《荀子·王制》中的名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而其中的"水"字被刻意放大,笔画扭曲,宛如一张血盆大口,仿佛在吞噬着旧有的秩序。
刑部接到消息后,立即展开全城大索。在蔡京的别院,衙役们搜出了带磁粉的《梁州飞钱图说》。这本书页夹层中,用醋写满了皇子们的名讳,遇热便会显现,字迹鲜红如血,宛如诅咒。道君皇帝得知此事后,惊怒交加,竟当场中风。他躺在病榻上,气息微弱,口中喃喃自语:"天下笔墨...皆可为刃..."这场由思想启蒙引发的震动,如同一场猛烈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大宋王朝,旧有的思想枷锁正在被逐渐打破,新的思潮如同破土而出的春笋,势不可挡地生长着,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水浒之王伦来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JUF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