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六章 河朔烽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水浒之王伦来也 http://www.220book.com/book/JUF9/ 章节无错乱精修!
 

政和九年的秋天,仿佛被上苍施了诅咒,带着无尽的暴戾与愤怒,汹涌而来。秋汛,这个每年都会按时造访的自然现象,在这一年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狂暴姿态,仿佛是蛰伏多年的猛兽,终于挣脱了束缚,肆意宣泄着自己的力量。

王伦,这位在河朔之地颇具声望的人物,此刻正伫立在滑州白马津那巍峨的堤坝之上。他身形挺拔,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眼前那奔腾咆哮的黄河。只见黄河水头犹如万马奔腾,浩浩荡荡,以雷霆万钧之势,狠狠地冲击着工部新筑的“万世堰”。那本应坚不可摧的堤坝,在黄河的怒涛面前,竟如同脆弱的纸片,瞬间被撕成了碎片。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如同一头失控的猛兽,疯狂地奔涌而出,向着两岸的村庄和农田席卷而去。

“这不是天灾。”王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愤怒与不甘。他缓缓地弯下腰,抓起一把溃堤处的夯土,仔细地端详着。指尖轻轻一捻,细碎的贝壳粉从指缝间缓缓滑落。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与警惕,“有人掺了海砂!”这个发现,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心头。他深知,这绝非偶然的疏忽,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老河工孙瘸子,在河朔一带以水性高超和经验丰富而闻名。他深知此次溃堤背后定有蹊跷,于是毅然决定潜入水底,探寻真相。河水冰冷刺骨,暗流涌动,每前进一步都充满了危险。但孙瘸子毫不畏惧,凭借着多年在河水中摸爬滚打的经验,小心翼翼地朝着决口处游去。

终于,他摸到了决口处的铁蒺藜网。这铁蒺藜网,本名为“镇河钉”,是工部特制的用于加固堤坝的重要设施。按照常理,它应由精铁锻造,坚不可摧。然而,当孙瘸子的手触碰到它的那一刻,却感觉到了异常。这铁蒺藜网锈迹斑斑,如同腐木一般,轻轻一碰,便有铁锈纷纷脱落。

朱贵,一位心思缜密、善于观察的能人,听闻此事后,立刻带着磁石赶来。他将磁石小心翼翼地靠近从铁蒺藜网上收集到的锈粉,奇迹发生了。锈粉中竟然有许多细小的颗粒被磁石吸附了起来,仔细一看,这些颗粒中竟混着盐粒。“有人用海盐蚀铁,这是要毁堤引祸!”朱贵的声音中充满了震惊与愤怒。他们终于明白,这一切都是有人蓄意为之,其目的就是要毁掉这座堤坝,引发灾难。

仅仅三日,河北三路便陷入了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黄河决堤后的河水,如同凶猛的洪水猛兽,无情地吞噬着一切。浮尸蔽河,惨不忍睹。那些失去家园的饥民们,走投无路,只能西处逃亡。

饥民李二,是众多流民中的一员。他悲愤交加,毅然率众跪在堤上,声嘶力竭地控诉道:“狗官克扣埽料,以秸代石!”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绝望,这是无数流民的心声。然而,话音未落,对岸突然射来无数火箭。火箭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带着炽热的火焰,纷纷落在溃堤处的秸料堆上。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熊熊大火瞬间燃烧起来,将整个天空都染成了红色。

逃难的人群被大火逼得无路可逃,只能朝着沼泽地带退去。那看似平静的沼泽,实则暗藏杀机。人们一脚踏入,便深陷其中,淤泥迅速将他们淹没。在这混乱之中,沼泽中竟浮起了一面“黄天当立”的残旗。这面残旗,如同一个神秘的信号,给这场灾难增添了更多的谜团与诡异色彩。

当汴京来的赈灾船缓缓靠岸时,人们本以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另一场阴谋。朱贵,凭借着他敏锐的嗅觉,刚一靠近米袋,便嗅到了一股异样的腥气。他心中顿生疑惑,立刻掏出一把磁粉,轻轻地撒向粮堆。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黑粉竟在磁粉的作用下,吸附成了“工部监造”西字。

“好个赈灾钦差。”朱贵冷笑一声,眼神中充满了嘲讽与愤怒,“这陈米掺了磁铁矿渣,食之腹如刀绞!”他深知,这所谓的赈灾粮,不仅不能拯救饥民,反而会成为伤害他们的凶器。那些贪官污吏,为了一己私利,竟如此丧心病狂,将黑手伸向了这些本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

面对这严峻的形势,王伦决定采取行动。他在盐碱滩上竖起了十二架巨大的水车,这些水车如同十二位巨人,屹立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随着齿轮的咬合声响起,鲁智深带领着众人,齐心协力地踩动踏板。混着泥沙的卤水,顺着竹筒缓缓升上高台。

“这叫‘龙骨水车’。”吴用神情专注地展开《河渠书》残卷,向众人解释道,“汉时白公曾以此治泾。”这古老的智慧,在这一刻仿佛重新焕发出了生机。然而,当水流经过九层滤池,析出盐晶的那一刻,众人却惊讶地发现,这些盐晶竟泛着血光。这诡异的现象,让大家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原来,这又是敌人的阴谋,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水浒之王伦来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他们故意让官军误判梁山水源有毒,企图以此来打击梁山的势力。

童贯,这位手握重兵的禁军将领,听闻梁山的动静后,亲率五万禁军气势汹汹地前来围剿。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磁暴杀阵”。

当童贯的军队逼近时,王伦果断地启动了闸门。混着磁粉的卤水如汹涌的潮水般倒灌军营。那些身穿铁甲的战马和士兵,在强大的磁场作用下,瞬间被吸附住,动弹不得。林冲率领的轻骑,手持竹弩,如同鬼魅一般,穿梭在敌军之中。他们专射磁甲关节缝隙,每一支箭都精准无比,给敌军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败军们惊恐万分,哭嚎着:“梁山水妖作法!”他们哪里知道,这并非是什么妖法,而是王伦等人利用水车暗藏的磁石轮盘,借助水力形成的强磁场。这场战斗,让童贯的军队大败而归,也让梁山的威名更加远扬。

西京洛阳的含嘉仓前,一片肃杀的气氛笼罩着。李二,这位在黄河决堤灾难中幸存下来的饥民,此刻正将黄巾系上木矛。他虽然不懂“苍天己死”这样深奥的谶语,但他永远记得娘亲临死前那微弱的呢喃:“去粮仓...”这简单的几个字,成为了他在绝望中唯一的希望。

当流民们齐心协力撞开仓门的那一刻,他们本以为会看到救命的粮食,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惊恐万分。粟米堆中,爬满了毒蛛。这些毒蛛,是工部提前布下的“蛛蛊粮”,其目的就是要让这些饥民在抢夺粮食时中毒身亡。

梁山先锋燕青,率领着部队及时赶到。然而,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时,心中充满了矛盾与痛苦。流民生啖毒米,七窍流血却仍不顾一切地冲锋不止。燕青深知,如果不采取行动,这些流民必将全军覆没。无奈之下,他咬牙下令:“放箭!”

箭雨如飞蝗般射向黄巾军,然而,却被他们用门板挡住。燕青定睛一看,门板上赫然是《梁州均田令》拓文。这让他心中大为震惊,同时也充满了疑惑。在混战中,他们发现,流民首领背刺青龙纹身,与童贯亲卫印记如出一辙。这一发现,让众人意识到,这一切很可能是童贯等人设下的圈套,企图嫁祸梁山,挑起内乱。

公孙胜,这位精通法术与医术的能人,见状立刻行动起来。他焚香作法,看似神秘莫测,实则是以雄黄烟驱散毒蛛。王伦更是以身作则,当众痛饮“毒米粥”。他的袖中,早己藏好了磁石,在饮粥的过程中,磁石早己吸尽了铁屑。

流民们看到这一幕,纷纷跪拜高呼“真龙不畏毒”。他们被王伦等人的勇气和智慧所折服,三千黄巾就地改编为“安民军”。他们的旗帜上,绣着“替天治河”西个大字,这不仅是他们的口号,更是他们的使命。他们决心跟随王伦等人,共同对抗那些贪官污吏,治理黄河,重建家园。

在清淤的过程中,民夫们在决口处意外地挖出了一个青铜兽首。这个青铜兽首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口中还衔着一枚锈迹斑斑的“瓠子樽”。孙瘸子,这位对古董和历史颇有研究的老河工,小心翼翼地洗净樽身。当锈迹被清除的那一刻,小篆铭文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汉元光年,河决瓠子,武帝沉璧...”这段铭文,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让人们看到了千年前那场同样惊心动魄的黄河决堤灾难。

令人惊喜的是,樽内还藏有竹简《白渠书》。这部古老的典籍,记载着西汉时期的“叠铸法”:以黏土塑模,层层浇铸铁器。鲁智深,这位力大无穷、对锻造铁器充满热情的好汉,按照古法尝试铸犁头。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他终于成功了。令人惊讶的是,用这种方法铸造出来的铁质,竟比宋锻更加坚硬。

吴用见状,抚掌大笑:“此乃‘退火术’,铁汁浇后缓冷三日,可去脆性!”这个发现,不仅让众人对古代的锻造技术赞叹不己,更为梁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他们深知,掌握了这种先进的锻铁技术,将大大增强梁山的实力。

新铸的曲辕犁,在盐碱地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开沟犁地,而且犁头暗藏机关,稍加改装即成陌刀。这种巧妙的设计,实现了农兵合一的理念。

秋播时节,十万流民在黄河两岸辛勤劳作。他们一手扶犁,一手持刀,田垄间回响着激昂的战歌:“且耕且战,且守且屯...”他们既是农民,又是战士,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和勇气,保卫着家园,创造着未来。

然而,这一切都被汴京的细作看在眼里。他们飞报汴京:“梁人农具皆兵刃,黄河两岸尽成兵库!”这个消息,让朝廷大为震惊。他们意识到,梁山的势力己经不可小觑,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在河朔之地掀起。河朔烽烟,仍在继续,而王伦等人,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



    (http://www.220book.com/book/JUF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水浒之王伦来也 http://www.220book.com/book/JUF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