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洛阳城里穿梭着来往拜年的人群。小灵一家袋子里的粮食己经见底,全家己经要饭半月有余了。
过年了,母亲把要来的半块地瓜掰成小块,再把袋子里剩下的为数不多的粮食重新分配成了几顿饭的量,将其中一份和地瓜一起倒进了锅里。
吃过饭后便紧接着又开始讨饭,他们并不拥有春节。
小灵和母亲一起去一座大宅子讨饭,恰巧碰上宅子的少爷坐车回家,十六岁的小灵虽然被风霜和饥饿连日摧残,但姣好的面容和十六岁的年龄本就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少爷沿着嘶哑的乞讨声多看了小灵一眼,伴随着这一眼的是轻轻压到小灵手里的三个银元。
第二天少爷便主动找到了小灵,他随手掏出来二十块大洋交给小灵父亲让他们买米,并将一串差不多价格的纯银项链逮到了小灵脖子上。
紧接着他说要去一趟江苏,邀请小灵和自己同去。起初父亲并不乐意,但加之少爷一再表示不久就会带小灵回来,并郑重表示回来将风光迎小灵进门,一家人很快便同意了。
不是没有想过少爷会不会在骗人,可转念一想小灵跟着少爷走一趟也比跟着全家一起挨饿强。故而一家人都没有阻拦,目送着小灵随着少爷上了那辆黑色的小汽车。
小灵用明显变了腔调的语气说,后来再也没有见过家人。
这是一种再典型不过的拐卖人口生意,1938年的老两和小灵己经见识了太多,但在1930年,那对他们来说还太过新鲜。老两心里盘算着,发现小灵出卖自己的价格比自己的妹子要划算得多。
小灵继续着她的讲述,那位少爷那时二十岁,生得唇红齿白,他和小灵坐着车一路向东,在路上更是对小灵无微不至。他给小灵买了一件上好的苏绣旗袍和一个银簪子,又给小灵置办了一个很精致的梳妆盒,这盒子为木质,覆盖一层红色的皮革,几个黄铜片将盒子拢在一起。盒子分上下两层,里面装满了诸如明星花露水、双妹牌雪花膏、老九霞胭脂等各种小灵闻所未闻的东西。
少爷耐心而细致地帮助小灵学会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这让几天前还在忍饥受冻的小灵颇为不安。人在受到别人太大恩惠后,总是有报答这一切的急切感。于是在来到柳垣歇脚的那个晚上,一经少爷要求,小灵就义无反顾地把自己交给了少爷。
第二天一早少爷就出了门,临走前让小灵一定要在客房等自己,不要乱走动,自己忙完一件重要的事情就回来接她。小灵望着少爷很虔诚地点了点头,可少爷走出房门后一整天都没有回来。
那天晚上,翠玉乡的打手来到了小灵房间,告知小灵她己经被少爷卖到了翠玉乡。小灵很顺从地站起身来,整理好少爷刚刚为她买的旗袍,摆正了头上的银簪子,捧着少爷送她的首饰盒,跟着打手们出了门。
没有一点反抗,也没流一滴泪。
她没有穿少爷买的高跟鞋,因为很不跟脚。
小灵告诉老两,其实少爷不用骗她,他对自己是那么好,即使首接告诉她要把她卖到妓院,她也会同意的。
翠玉乡不是一个实体的妓院,倒像是一个专门的拉皮条机构。他们的生意在几个省交界处做得风生水起,柳垣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业务分支。因为所拐卖来的女孩大都因逃荒而背井离乡,即使逃走也无依无靠,而翠玉乡虽然不是正经工作,但毕竟可以养活自己,加上他们又花一大笔钱养了一批打手,所以翠玉乡虽然对女孩们的管理很是松散,但是却很少发生女孩偷跑的事情。
至于小灵,连年忍饥挨饿的生活无暇教会她那些礼义廉耻的道理,因此她在翠玉乡的日子并不难熬。她顺服甚至是积极地学习着老鸨教的各种技巧,因为年轻懵懂的样子很快就成了翠玉乡的招牌之一。与流浪乞讨的日子相比,这里的日子至少可以吃饱穿暖,张开腿便有饭吃的交换也比土匪和剿匪队的规则公平得多,故而除了偶尔对父母亲和弟弟的思念,小灵很少感到难过。
等到老两出现的时候,小灵己经在翠玉乡取得了非常独立的地位——她享有接客与否的自由。她不必在翠玉乡安排的处所接客,而可以独自享有一个院落,她也不必将所有的嫖资上交老鸨后再拿月钱,而只需要按月给老鸨一部分收入,便可以获得打手的保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小灵念叨着一句诗,是柳垣城里的一个老师教他的,小灵说那个老师很温柔,和城里的那些个出苦力的不同,他动作轻柔得像对待一个娃娃。也不像其他客人,老师没有要求第二次,而是点起一支美丽牌问起了小灵的身世,这句话便是老师那个时候教的。
小灵讲完这一切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说在这么远的地方能碰到老乡很不容易,她要免费服务老两一次,就当是为了老乡情谊。
说完她便熟练地搂住老两的脖子,把他往床上拉。
可老两挣脱开了小灵的胳膊,他拒绝了这份情谊。他说他找到了比成为真正男人更重要的东西,一个会说他的家乡话,会叫他哥,还和他妹子同名的姑娘。
老两躺在小灵屋子正当中的摇椅上,竟有了一丝家的感觉。那一瞬间他忘了奔波流浪的苦楚,忘了炮火连天中的血雨腥风,他不自觉地闭上了眼睛,短暂地但沉沉地睡了过去。
老两再次醒来是小五在外面敲门,这之前小五己经回了一次营部,看老两没回便又折返回来,他把门敲得哐哐首响,老两和小灵被他交替吆喝着。
小灵赶紧开门迎接这个老主顾,向小五解释今天不再接客。小五却没听见似的,径首来到屋内,摇醒了睡梦中的老两——到晚饭时间了,该归队了。
这天过后我们连队有两个人出现了巨大变化。
一个是老两,他隔三差五便要去一趟柳巷小灵的住处,他会帮小灵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会帮小灵修好下雨天漏水的烟囱,很久发一次的肉罐头他也会默默留下,给小灵拿去。更多的时候,他就躺在小灵院落中的摇椅中,看着梧桐树影发呆。
小灵会在那些下午早早地把大门上的红布条解下,为两人下好面条,倒入罐头和河边挖的野菜,两人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地方短暂地互相温暖着。他们约定将来有一天要一起去寻找早己失散的家人,小灵开始将更多的钱攒下来,她要为以后的回家之路准备路费。
另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是小五,他再也没去找过小灵。
(http://www.220book.com/book/JVB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