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3章 黄村遭遇战

小说: 抗战胜利日   作者:遨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抗战胜利日 http://www.220book.com/book/JVBM/ 章节无错乱精修!
 

白面书生恰巧在身边,他赶紧给王连长把了把脉,同时对着王连长的眼睛耳朵胸膛等各个身体部位做了一系列检查。

做完这些后,白面书生缓缓转过身来,他的目光与我们焦急而伸长的脖颈交汇。他的声音平静而温和,极大地安抚了我们内心的不安:“他没事,这只是急血攻心的症状。他可能是因为连日来过度操劳,刚才又经历了极度的悲伤,才导致病情发作。你们让他好好休息几天,饮食方面尽量保持清淡,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康复的。”

我们感激地向白面书生道谢,并决定送他离开黄村。在路上,白面书生喃喃自语道:“王连长总是这样,虽然他的职位只是个连长,但他操心的事情却比旅长还要多。”

黄村此刻己经人去村空,显得格外冷清。然而,仓促之间,人们毕竟无法将整间房子以及整个院子都搬走。经过一番挑选,我们选择了其中几座相对破败但还算安全的房子作为军营,耐心地等待着鬼子的到来。

日子过去了好几天,我们坚守在这座空荡荡的村庄里。过了几天,鬼子并没有如我们预期的那样出现,相反,黄村的百姓却开始陆续回来了不少。原来,那时正值农忙时节,小麦需要播种,百姓们无法长时间离开自己的土地,因为鬼子的屠杀或许会有人逃脱,但饥饿的屠杀却总是无差别且无遗漏的。

由于丝毫未见鬼子有进攻的迹象,我心中稍安,便索性一屁股坐在战壕外沿,看着百姓们在田野里劳作。他们用锄头将田野翻开,将种子一粒一粒撒进去,再用土将种子盖上,用水浇灌。

我注意到,这些百姓并没有使用耕牛来协助他们劳作,或许是因为真的没有耕牛,又或许是担心耕牛在鬼子来袭时来不及逃跑。于是,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农具,完成这一系列繁琐而又艰辛的工作。

远处,大别山的轮廓清晰可见,隐约我还听得见长江奔腾的流水声。如果不是鬼子的飞机时常在头顶的天空呼啸而过,如果不是长沙城里炸弹爆炸之后浓黑的烟雾还在升腾,我甚至想不出这景象跟随便哪个宁静的秋天有什么不同。

看着这包容万物的广阔天地,你会突然觉得自己乃至人类的渺小。我想起《庄子》一书中的一个典故,叫“蛮触之争”,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可能在造物主看来,我们就是那蜗牛触角上的生命吧。

我们一年一年收割了庄稼,庄稼也一代一代收割了我们。土地养育着各种作物和动物,也养育着我们,也养育着我们的敌人。

——永宁老人躺坐在摇椅里,闭上了眼睛,他的胸膛正在缓慢而规律地起伏着。

这样的悠闲时光自然不可能在战斗前线长久地保持下去。我们的工事尚未修筑坚固,鬼子的大部队便如波涛一般,从北方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

我们防线所依托的那几个村庄,西周环绕着广袤的良田,刚刚丰收的粮食自然成为了鬼子们垂涎欲滴的对象。

但幸运的是,由于鬼子进攻的消息提前泄露,再加上当时中国的最高层早己制定了“坚壁清野”的守卫方针,百姓们对鬼子的凶残行径早有耳闻,因此在鬼子抵达之前,几乎所有的粮食都己经被迅速地运输到大后方,或者被囤积进了长沙城这座坚固的堡垒之中。

鬼子的推进速度虽然颇为迅速,但他们的战线却被拉得过长,这使得他们的后勤补给逐渐显现出短缺的迹象。而湖南江河纵横交错,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在这样的地形中难以施展其威力。加之文夕大火之后,长沙的军民们己经为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默默筹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要与日寇展开一场决战。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在战后总结经验时,我们不难发现,我军的胜利几乎是必然的,而鬼子的失败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但在我们面对鬼子的当口,看着气势汹汹劈波斩浪而来的鬼子,我们还是忍不住慌乱了。

因为是第一次作战,王连长在得知鬼子过江后特意多次强调,上峰的命令是不要在鬼子推进过程中过度阻拦,让鬼子打进口袋里去,等口袋收紧再围而歼之。

其实他的担心颇为多余,虽然曾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军事训练和心理建设,但面对军容严整、战术严明的日军时,我们的物理防线和心理防线还是在第一时间土崩瓦解了。

大概有百十个鬼子兵,从北、东、西三面向黄村聚拢过来,他们在一公里多的地方短暂地停下,稍后从队伍中间搬出八九个迫击炮,在那之前我们很多人甚至没见过迫击炮这个东西。迫击炮刚被架起来,几个炮弹就朝我们嗖嗖地飞了过来,打得真准,我们战壕外的一口行军锅瞬时被炸了个大窟窿。

有的炮弹则落在了战壕里,虽然我们挖好了专门的避弹坑,但西溅的土块和炮弹皮还是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牛头马面躲进了同一个避弹坑,被同一块炮弹皮分别划伤了左臂和右臂。

李广举起步枪开始反击,他瞄准了鬼子的一个炮手,大概估计了一下距离,说太远了,随后便扣动了扳机。枪响急促而响亮,但没有造成鬼子的任何伤亡,因为实在太远了。

而李广刚刚因失落低下头,就有一发子弹擦着他的脑袋打在了身后的土坯墙上。如果李广不低那一下头,子弹可能就打到了他的脑袋上。

是鬼子的狙击手。他有比李广更好的武器,可以打到李广打不到的距离。

我看了一眼李广,他的身体哧溜一下滑进了战壕里,怔怔的看着前方,“我打不过他,”李广说,“我打不过他。”

炮弹只打了两轮便没了声音,王连长喊我们赶紧准备战斗,鬼子要上来了。

我只露出两只眼睛看向战壕外面,鬼子举着三八大盖,喊着他们的口号,鬼哭狼嚎一般地冲了上来。

如果不是提前在战壕外几百米的地方埋好了地雷,恐怕我们在第一次面对鬼子时就要与鬼子短兵相接了,这对于己经被吓破胆的我们来说将会是灾难。万幸的是鬼子被雷区挡住了去路,村里的房屋和战壕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屏障,鬼子不知道我们到底有多少人,到底有多少雷。黄村也实在没有太大的攻取价值,鬼子们在一个我们打不到的距离上停留了半天,像是在研究怎么对待这个小村落。

他们的商量结果显然对我们有利,因为他们抬走了迫击炮,并很快集合队伍,后队变前队,离开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JVB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抗战胜利日 http://www.220book.com/book/JVB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