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的晨雾中,“破浪号” 缓缓靠近一座被密林覆盖的岛屿。
岸边的原住民手持涂满剧毒的弓箭,箭羽上装饰着狰狞的兽骨图腾。
当宋军试图用刚学会的北欧语沟通时,为首的祭司突然振臂高呼,部落众人齐声呐喊,箭矢如雨点般射向船队。
原来,当地部落世代信奉 “外来者即恶魔” 的古老教条,对任何陌生文明充满敌意。
文天祥望着被射穿的船帆,面色凝重。
他深知强行登陆只会引发流血冲突,遂下令暂避。
夜幕降临时,几名精通水性的士兵悄悄潜入岛屿,在沙滩上用汉字写下《诗经》名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次日清晨,好奇的原住民围拢过来,虽然看不懂文字,却被笔画的美感吸引。
祭司察觉异样,挥起骨杖驱散人群,大声斥责:“这些符号会偷走你们的灵魂!”
非洲东岸的 “汉风城” 同样暗流涌动。
当地贵族们对大宋带来的先进技术和汉字教育深感不安,担心会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
部落长老们秘密集会,决定发起 “驱逐东方人” 行动。
他们煽动民众,声称学习汉字会触怒祖先神灵,导致土地荒芜、牲畜死亡。
当学堂的学生们照常来上课时,却发现大门被石块堵住,墙上被涂满诅咒符号。
孟珙得知消息后,没有选择武力镇压,而是带着工匠们前往部落聚居地。
他们当着众人的面,用大宋的农具开垦荒地,以汉字记录作物生长周期,最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看,这不是神灵的惩罚,而是知识的力量。” 孟珙指着田地里的汉字标牌说道。
但保守势力并未罢休,他们买通刺客,企图暗杀孟珙,所幸被警觉的阿莎及时发现。
印度洋航线上,阿拉伯帝国部分城邦的保守派商人联合起来,抵制与大宋的通商。
他们封锁港口,禁止阿拉伯百姓学习汉语,还散布谣言称 “汉字是魔鬼的契约,会让人失去信仰”。
梁红玉的舰队被困港口多日,补给逐渐告急。
关键时刻,支持通商的开明派学者站了出来,他们在市集上公开辩论,用《古兰经》教义与汉字文化类比,证明两者并非不可相容。
“难道真主不希望我们追求智慧吗?”
学者伊本?哈桑举起一本汉字版《天文星象图》,“这些东方人的文字,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 这番言论在民众中引发震动,保守派的阴谋逐渐失去市场。
草原方向,铁木真与西夏残部组成的联军,在贺兰山脚下遭遇吴玠、吴璘兄弟的顽强抵抗。
与此同时,铁木真还派人潜入大宋西北边境的 “汉夏双语书院”,教唆当地豪族以 “保护本土文化” 为由,反对汉字教育。
他们捣毁学堂设施,抢走汉字课本,甚至威胁教师不许授课。
吴玠接到消息后,亲自率领轻骑平乱,当众斩杀为首的闹事者,并宣布:“凡恶意破坏文化交流者,视同叛国!”
欧洲大陆上,“东方贸易联盟” 内部也出现分裂。
部分城邦主担心与大宋的密切往来会削弱自身权力,暗中支持海盗袭击大宋商船。
他们还成立 “本土文化保护协会”,禁止民众学习汉语,宣称 “拉丁字母才是神圣的文字”。
罗马教皇虽有心调解,但面对这些地方保护主义势力,一时也难以掌控局面。
临安皇宫内,白起看着各地传来的危机密报,神色冷峻。
他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保守与封闭,是文明进步的大敌。传令下去,在海外设立‘文化监察司’,既要保护汉字传播,也要尊重当地习俗,以怀柔与威慑并济之法,破除这些阻碍。”
他拿起一份关于欧洲局势的奏章,补充道:“另外,给文天祥、孟珙等人加派精锐,必要时,用武力为文明开路!”
当新一轮朝阳升起,大宋的船队再次启航。
他们知道,前方等待的不仅是未知的土地,还有重重阻碍。
但船帆上那醒目的汉字旗帜,依然在风中猎猎作响,昭示着文明传播的决心从未动摇。
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保守势力与进步力量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JZ8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