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阁内的低气压持续了整整三日。
沈安宁从最初的不安、委屈,到后来的担忧,心情几经起伏。她不再只是猜测自己是否惹怒了裴御,更多的是担心他的身体。连续三日的“政务繁忙”甚至不曾踏出书房一步,这在她记忆中是绝无仅有的事。连孙嬷嬷送去的点心都被原封不动地退回,只偶尔由李德海传出话来说“殿下一切安好,让娘子勿念”。
这如何能勿念?
岁岁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游记,却半晌未曾翻动一页。目光时不时地飘向窗外,庭院里的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簇拥在枝头,热闹又寂寞。没有那个熟悉的身影与她共赏,再好的春色也仿佛失了味道。
她想起及笄宴那晚零星的记忆碎片,想起自己似乎说了些大胆的话,脸颊不禁又微微发热。哥哥是因为那个才避而不见的吗?可那话语虽大胆,却也是她心底最真实的念头啊……她最喜欢哥哥,也想变得强大,将来能保护对她那样好的哥哥。这……难道错了吗?
一种混合着羞赧、困惑、以及一丝不被理解的委屈情绪萦绕在心间,让她坐立难安。
就在她准备第西次询问孙嬷嬷东宫情形时,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嚣隐隐从前朝方向传来。并非是节庆的喧闹,而是一种紧绷的、带着金戈铁马意味的骚动。
翠珠小步快跑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惊惶:“娘子,前头好像出大事了!听说有八百里加急的军报进宫了!”
岁岁的心猛地一沉。军报?边关?她立刻联想到了裴御这三日的异常。难道……并非全然因为自己?而是边关早己生变,哥哥他早己得知消息,故而才如此废寝忘食?
这个念头让她瞬间将小儿女的情思抛诸脑后,只剩下纯粹的担忧。她快步走到院门处,侧耳倾听,那喧嚣声似乎更清晰了些,还夹杂着马蹄踏过宫道的急促声响。
“嬷嬷,”她回头看向紧随其后的孙嬷嬷,眼中满是焦虑,“是因为边关出事,哥哥他才……”
孙嬷嬷面色凝重,轻轻点头:“老奴方才遇见了李公公手下的小内侍,偷偷打听了一句,说是北境突厥突然犯边,连破两城,军情紧急。殿下这几日,恐怕正是在处理此事。”
原来如此!
岁岁恍然,随即便是更深的心疼。哥哥他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自己却还在纠结他是否生了自己的气,真是太不懂事了。她想起前世模糊记忆里,边关战事一起,总是意味着生灵涂炭,也意味着朝堂上的波谲云诡。哥哥他如今还只是太子……
她正心乱如麻,忽见李德海脚步匆匆地自东宫方向而来,神色是前所未有的肃穆。
“李公公!”岁岁急忙迎上前。
李德海停下脚步,恭敬行礼:“沈娘子。”他看了一眼岁岁担忧的神色,语气放缓了些,“殿下命老奴来告知娘子一声,他即刻要去两仪殿面见陛下商议军机,让娘子您好生在宁安阁,不必担忧。”
“哥哥他……还好吗?”岁岁忍不住问,目光里满是关切。
李德海眼底掠过一丝复杂,太子殿下何止不好,这三日几乎是不眠不休,舆图、军报堆满了书房,整个人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但他不能这么说,只是道:“殿下心系社稷,劳心军事,但请娘子放心,殿下一切安好。”他顿了顿,补充道,“殿下还特意吩咐,让娘子您……按时用膳,早些休息。”
最后这句嘱咐,带着裴御一贯的细致温柔,瞬间击中了岁岁的心。哥哥在如此繁忙急迫之际,竟还记挂着她吃饭睡觉的小事。那点残存的委屈立刻烟消云散,只剩下酸酸胀胀的感动和心疼。
“请公公转告哥哥,安宁知道了,让他……务必保重身体。”岁岁的声音有些哽咽。
李德海躬身应下,匆匆离去。
接下来的时间,岁岁坐立难安。她无法再做任何事,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前朝的消息上。她派小太监悄悄去打探,只听说两仪殿内争议不断,似乎有武将主战,文臣主和,争吵十分激烈。
她的心高高悬起。她知道哥哥的性子,于公于私,他都不可能主和。前世……前世他似乎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那时他是否亲征了?岁岁努力回想,却只有一些模糊的血色与不安的画面,记不真切。
就在她心急如焚之时,一名小太监连滚带爬地跑进来,气喘吁吁地禀报:“娘子!娘子!殿下……殿下他在两仪殿,向陛下请旨亲征了!”
“什么?!”岁岁猛地站起身,脸色瞬间煞白。亲征!战场刀剑无眼,即便哥哥武功高强,那也是万分凶险之地!他怎么能……
她再也顾不得什么规矩,提裙便朝着两仪殿的方向跑去。孙嬷嬷和翠珠惊呼着跟上。
岁岁自然无法进入两仪殿,她只能远远地跪在殿外汉白玉广场的边缘,混在一群同样听闻消息、焦急等候的宫人妃嫔之中。她听到殿内隐约传来激烈的争辩声,听到有老臣高呼“太子乃国本,岂可轻涉险地!”,也听到武将慷慨陈词“突厥猖狂,非重击不足以扬国威”。
她的心揪成一团,目光死死盯着那扇紧闭的殿门。
终于,殿门缓缓开启。百官鱼贯而出,神色各异。岁岁踮起脚尖,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那个身影。
裴御是最后走出来的几人之一。他穿着一身玄色太子常服,身姿挺拔如松,步履沉稳,与身旁面色凝重的皇帝低声说着什么。三日不见,他清瘦了些许,下颌线条绷得更紧,眉眼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那双深邃的凤眸却亮得惊人,里面燃烧着坚毅、果决,以及一种岁岁看不太懂的复杂情绪——那像是一种必须由他去了结的宿命感,又像是一种急于挣脱某种束缚的渴望。
皇帝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拍了拍裴御的肩膀。
岁岁的心瞬间落到了谷底。陛下……同意了。
裴御辞别皇帝,转身步下台阶。他的目光掠过人群,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个跪在边缘、脸色苍白、眼中含泪望着他的小姑娘。
他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这三日,他将自己埋于军务,既是为了应对真实的边关危机,亦是在逃避那晚之后汹涌难抑的情感。他怕见到她,怕自己控制不住,怕惊扰她刚刚开始的年华。他甚至想过,或许暂时离开,去经历血与火的淬炼,能让他更冷静地审视这份重若千钧的感情。
可此刻,看到她担忧惊惶的眼神,所有筑起的心防瞬间塌陷一角。他几乎要忍不住走过去,像过去无数次那样,将她搂进怀里轻声安慰。
但他终究没有。他只是隔着一段距离,深深地望了她一眼。那目光中有安抚,有决绝,有无声的承诺,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缱绻。
然后,他收回目光,面容恢复冷峻,大步流星地朝着东宫方向走去,衣袂在风中翻飞,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
岁岁跪在原地,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那句“哥哥别去”堵在喉咙口,却怎么也喊不出来。她知道,他是太子,是储君,他有他的责任和天下。她不能,也不该阻止他。
眼泪终于忍不住,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
旁边有不明所以的宫妃低声议论:“太子殿下真是英勇啊……”
“可不是,只是这也太冒险了……”
“听说是因为沈将军当年……”
岁岁猛地抬起头,泪眼朦胧中,她忽然有些明白了。哥哥请战,不仅仅是为了国事,或许……也是为了她的父母,为了那些战死在北境的沈家军英魂,为了彻底斩断前世那些与北境相关的悲剧梦魇。
他是在用他的方式,为她扫清一切阴霾,为她夺取一个真正“岁岁安宁”的未来。
即使,那需要他亲自奔赴险地。
一种混合着巨大担忧、深切感动和理解的情绪充斥着她的胸膛。她望着他消失的方向,用力擦干了眼泪。
哥哥要去守护他的江山和想要守护的人。
那她也不能再只做一个需要被精心呵护、因为一点冷落就忐忑不安的小姑娘了。
她也要努力长大,长得足够坚强,足够配得上站在他身边,至少……不能成为他的负累。
春日的风吹过,带来海棠的芬芳,也带来了远山烽烟的气息。
作者“芋涡”推荐阅读《陛下重生后,把我抱走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17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