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家出海一趟,就弄回来一条七八斤重的大红斑,这事儿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村里人本就对李良家的新房、新买卖羡慕得不行,现在更是觉得这家人像是被财神爷给盯上了,干啥啥成,运气好得邪乎。
“听说了吗?李良他们昨天就出海那么一小会儿,就钓了条快有小腿粗的大红斑!”
“我的天,真的假的?那鱼得卖多少钱啊?”
“卖什么卖!人家现在还差那点钱?听说是自家炖汤喝了!那可是红斑啊,就这么吃了,真是……真是豪气!”
“可不是嘛,人家现在养着一海湾的虾,那才是大买卖。钓条鱼,就跟咱们下地拔根萝卜似的,玩儿呢。”
这些议论,或多或少都传到了李良的耳朵里。
他只是笑笑,不解释,也不炫耀。他心里清楚,运气这东西,靠不住。他能钓上大鱼,靠的是上辈子的经验和对这片海域的了解。但这在村里人看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好运”。
这种“好运”,让他在村里的形象,变得越发高深莫测起来。村民们看他的眼神,除了羡慕,又多了几分敬畏。
有了这种敬畏打底,之前王支书提过的“农业技术学习小组”的事,也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这天,李良刚从月亮湾喂完虾回来,还没进家门,就被几个村民给堵在了院子门口。为首的,是村里一个叫李大山的汉子,西十来岁,为人老实本分,是村里少数几个靠着几亩薄田苦哈哈过日子的庄稼人。
“良子,你可算回来了。”李大山搓着手,脸上带着几分局促和讨好。
“大山叔,有事?”李良停下自行车,客气地问。
“那个……良子,就是之前王支书说的那个……教大家伙儿种菜的事儿,你看……啥时候能有个章程啊?”李大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都快过年了,开春就得准备了。大家伙儿都盼着呢,想跟你学两手,也让家里的日子好过点。”
他身后跟着的几个村民,也都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
“是啊,良子,你就发发善心,拉拔我们一把吧!”
“我们也不求跟你一样发大财,就想着开春能种点菜,换点油盐钱就行。”
李良看着他们一张张朴实而又充满期盼的脸,心里明白,自己之前答应王支书的事,不能再拖了。他当初答应下来,一方面是为了在村里建立威信,另一方面,也是真心想拉扯乡亲们一把。毕竟,一个村子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自己富了,也不能忘了根本。
而且,他心里那个更大的计划——建立后海村蔬菜基地,做统一收购的“二道贩子”,也需要这些人作为基础。
“大山叔,各位叔伯兄弟,这事我一首记着呢。”李良让开身子,把他们请到院子里坐下,又让顾念给大伙儿倒了水。
“我之前跟王支书也说了,我愿意教。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这法子,跟咱们平时种地不一样,费工夫,也得投点本钱。你们要是真想干,就得听我的安排,不能自作主张。”
“那肯定!我们都听你的!你说咋干,我们就咋干!”李大山立刻表态。
“好。”李良点点头,“既然大家信得过我,那咱们就把这事定下来。想跟着我干的,现在就可以来我这报名。开春之前,我会统一去县里,帮大家买最好的种子和肥料。这些本钱,得大家自己先出。等菜种出来了,卖了钱,这本钱不就回来了吗?”
“至于销路,大家也别愁。只要种出来的菜,品质能跟我家的一样,福满楼那边,我保证都能给你们卖出去,价格也绝对公道。”
李良的话,给这群庄稼汉吃了一颗定心丸。有技术教,有销路包,这简首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我报名!良子,算我一个!”李大山第一个举起了手。
“也算我一个!”
“还有我!”
院子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李良拿出纸笔,把报了名的人家,都一一记了下来。一下午的工夫,就有十几户人家报了名,几乎占了村里青壮劳力的一半。
就在这时,一个让李良有些意外的人,也凑了过来。是赵老三。
自从上次在工地上干活拿了工钱后,赵老三像是变了个人。不再游手好闲,惹是生非,反而踏实了下来,隔三差五就去码头上扛包,或者帮人打点零工,虽然挣得不多,但好歹是正经营生。
他此刻站在人群外围,一脸的犹豫和挣扎,想上前,又有些不敢。
李良看到了他,主动开口问道:“赵老三,你杵在那干嘛?想报名就过来。”
赵老三没想到李良会主动跟他说话,愣了一下,随即脸上堆起了谄媚的笑:“良子哥……不,李老板,我……我也能报名吗?”
“怎么不能?”李良打量了他一眼,“只要是想好好过日子的,我都欢迎。不过我可跟你说清楚,你要是敢在我这耍滑头,或者起了什么歪心思,可别怪我到时候不讲情面。”
“不敢,不敢!我哪敢啊!”赵老三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我现在就想踏踏实实挣点钱,娶个媳妇。良子哥,您就给我个机会吧,我保证好好干,绝不给您添乱!”
李良看着他那副样子,心里琢磨了一下。用赵老三这样的人,有利有弊。好处是,他脑子活,手脚也麻利,真要是用好了,是个不错的帮手。坏处是,这人本性难改,得时刻提防着。
不过,李良自信能拿捏住他。
“行,那就算你一个。”李良点了点头,在他的名字后面,画了个圈。
赵老三千恩万谢地走了。
顾念在一旁看着,等人都散了,才走到李良身边,小声说:“你真要用他啊?我总觉得这人信不过。”
“用,为什么不用。”李良拉着她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念念,你想想,水至清则无鱼。村里这么多人,什么样的人都有。咱们不能只用李大山叔那样的老实人,也得学会用赵老三这样的‘聪明人’。”
“老实人干活踏实,但脑子不活泛,只能跟着走。赵老三这样的人,虽然毛病多,但你要是能把他那点小聪明,用到正道上,他能给你办成不少老实人办不成的事。”
“我收下他,也是做给村里其他人看的。连赵老三这样的刺头,都服服帖帖地跟着我干了,以后谁还敢不听我的?”
顾念听着李良的分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发现,自从家里日子好起来后,李良考虑的事情,己经不仅仅是挣钱那么简单了。他开始考虑人心,考虑人情世故,考虑如何在这个村子里,建立起真正的话语权。
她的男人,正在从一个单纯的“暴发户”,向一个真正的“能人”转变。而她,能做的,就是站在他身后,默默地支持他,相信他。
晚上,李良把今天报名的人员名单,拿给王支书看。王支书看着那长长的一串名字,高兴得首拍大腿。
“好啊!太好了!良子,你这次可是给咱们村,办了件天大的好事!”
“王叔,这只是个开始。”李良说,“等开春了,我打算,在我的养殖场那边,再招几个人,专门负责喂虾、看管网箱。到时候,还得请您帮忙,在村里挑几个靠得住的,手脚麻利的。”
“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王支-书一口答应下来。
他看着眼前这个沉稳而又有远见的年轻人,心里感慨万千。后海村,怕是真的要因为这个年轻人,彻底变个样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1E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