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头修复的那把锄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李家庄园激起了层层涟漪。庄上的农夫们第一次体会到,一把称手的家伙什能省下多少力气。而李昊,则从这把锄头中,看到了更深远的未来。
他记得老孙头那天无意中提起,年轻时曾为边军修过火铳。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李昊心中的迷雾。在这个冷兵器主导的时代,火器是绝对的技术壁垒,是碾压性的力量。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必须找到那个能驾驭这项技术的人。
三天后,李昊没有丝毫预兆,带着王承业和陈默,再次敲响了老孙头在匠舍的门。
老孙头正戴着老花镜,专注地打磨着一柄斧头。听到动静,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
“孙老丈,打扰了。”李昊开门见山,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我们从南边商人手里,换来了一些‘西洋玩意儿’,还有几张图纸。您老见多识广,能不能帮忙看看?”
他从身后拿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王承业和陈默好奇地探头,只见油布下,是一支结构奇特、布满铜锈和火药残渣的管状物,旁边还摊开着几张画着复杂机械结构的图纸。
“这……这是火铳?”老孙头扶了扶老花镜,看清图纸的瞬间,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他一生与铁器打交道,对火器的结构有种本能的亲近。
“正是。”李昊点点头,“但没人会用,也修不好。听闻您老当年在边军,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老孙头连连摆手,神色有些窘迫:“公子见笑了。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如今我老眼昏花,手也生了,恐怕……”
“孙老丈,”李昊打断了他,语气诚恳,“这不是请求,是邀请。我们不缺力气,缺的是能把这铁疙瘩变成利器的巧手。您只需看看,能否让它恢复原状。我们给您最好的材料,最优厚的待遇。”
他将一个沉甸甸的包裹推了过去,里面是几支同样是缴获或兑换来的、状况各异的损坏火铳。
老孙头看着桌上的图纸和火铳,眼中那层浑浊的雾气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工匠见到绝世珍宝时才有的炽热光芒。他沉默了许久,终于叹了口气,缓缓摘下老花镜,用衣角擦了擦,重新戴上。
“好吧,”他沉声道,“我试试。就当……活动活动筋骨。”
接下来的半天,匠舍里异常安静。
老孙头将所有工具摊开,像一位即将进行一场精密外科手术的医生。他戴上特制的放大镜,一手持着放大镜,一手用最细的镊子,小心翼翼地拆解开一支火铳。他的动作极其缓慢,却精准无比,仿佛不是在拆解一件武器,而是在解读一部精密的机械天书。
王承业和陈默在一旁看得大气都不敢出。他们只知道这玩意儿能喷火杀人,却不知其中蕴藏着如此精妙的学问。
终于,老孙头停了下来,指着火铳内部几个不起眼的部件,声音带着一丝惊叹:“问题大了。击锤的弹簧严重偏移,导致击发无力;这火门,被火药残渣堵死了,怎么能打得响?还有这枪管,内壁铸造时就有瑕疵,弹丸在里面乱撞,能飞出去就不错了。”
他一边说,一边用小锉刀和细砂纸,耐心地打磨、调整。李昊静静地看着,心中的期待越来越强。
“光修好还不行。”老孙头忽然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种超越时代的光芒,“这枪管太短了,只有两尺。若能再加长二寸,口径略微收紧,火药燃气就能充分膨胀,弹丸的初速和精度都会大大提升。一百步外,指哪打哪!”
“您能做到?”李昊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给我最好的铁料和锉刀,半天。”老孙头的语气不容置疑。
李昊立刻下令,取来系统兑换的、杂质最少的精铁,以及几把最锋利的锉刀。
老孙头选了一支损坏最轻的火铳,开始动手。他先将原枪管切割、打磨,再将一截新的精铁管焊接上去,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匠人独有的韵律感。然后,他再次对内部进行精细的清理和打磨。
日落时分,当最后一丝余晖从窗棂洒进,一把崭新的火铳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它比原来的更长、更精致,泛着幽暗的金属光泽。
老孙头装填好火药和弹丸,站起身,走到院中。
“砰!”
一声清脆而沉闷的巨响划破长空!
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循声望去,只见百步外,一棵合抱粗的枯树立刻被洞穿,留下一个边缘光滑的窟窿!
“我的老天爷……”王承业喃喃道,他只知道这东西厉害,却没想到厉害到这种地步。
陈默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他快步上前,捡起那枚变形的弹丸,感受着上面蕴含的恐怖动能。这不是冷兵器的世界了!
老孙头走回屋内,看着目瞪口呆的几人,脸上露出一丝满足的微笑:“还行,没手生。”
李昊走上前,紧紧握住老孙头的手,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与敬佩。
“孙老丈!”他声音有些沙哑,“您不是手生了,您是宝刀未老!有您在,我李家庄园,再也不用惧怕任何敌人!”
他单膝跪地,以一种近乎谦卑的姿态:“我以庄主之名,恳请您担任‘火器总匠’,为我庄训练工匠,督造火器!庄上设‘神机坊’,所有工匠任您调遣,庄园的火药、钢材,您有绝对的优先权!我李昊,说到做到!”
老孙头看着跪在地上的李昊,又看了看桌上那把修复如初、散发着致命气息的火铳。他一生颠沛流离,见过太多虚伪和利用。像李昊这般,不因他年迈而轻视,不因技术而觊觎,反而给予他最高的尊重和全力的支持,他是第一次遇到。
“我孙家三代匠人,”老孙头的眼眶了,“修过农具,造过兵器,却从未见过像公子这样,真正懂得‘技术’二字分量的主人……我……我留下!”
他站起身,扶起李昊,目光变得无比坚定:“这‘神机坊’,我来办!”
“神机坊”在庄子的东南角迅速建立起来。这里戒备森严,成为整个庄园最核心的区域。
老孙头被尊为“火器总匠”,成了庄上人人敬仰的存在。他从流民中挑选了两个手脚麻利、心思聪慧的少年——一个叫铁柱,一个叫李西,收为学徒。
李昊将系统兑换的【基础火药配比图】和【弹丸铸造手册】交给了他。老孙头如获至宝,将自己毕生经验和改良心得倾囊相授。
在老孙手的指导下,神机坊很快走上了正轨。
* 火药不再依赖不稳定的黑火药,而是在老孙头的改良下,配比更加科学,燃烧更稳定,威力也更大。
* 老孙头指导学徒们掌握了无缝焊接和内壁打磨的技术,枪管的耐用性和精度大幅提升。
* 一套标准化的火铳制作流程被建立起来,虽然速度依旧缓慢,但己经能看到批量生产的曙光。
一个月后,第二支、第三支改良版火铳在神机坊诞生。它们的枪管更长,做工更精良,试射的精度让所有观看的庄民都发出了惊叹。
李昊站在靶场边,看着铁柱熟练地装填、击发,子弹精准地钻入靶心。他知道,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李家庄园”拉开了序幕。
火器,不再仅仅是老孙头一个人的技艺,它变成了一项可以被学习、被传承、被量产的技术。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李昊的目光投向了远方。有了神机坊,有了自己的火铳,有了能保护自己的“神机营”,“李家庄园”将不再是被动防守的堡垒。不久的将来,他将主动出击,让这枪声,响彻整个太行山脉。
技术的关键,己经握在手中。
而战争的规则,也即将被改写。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http://www.220book.com/book/M1R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