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西年冬,南方小镇的夜晚湿冷得渗人。天刚擦黑,家家户户便点起了煤油灯,昏黄的光晕在窗纸上晃动。堂屋里,沈林跪坐在旧木凳上,脑袋昏沉,嘴里还残留着劣质白酒的苦涩。他睁开眼时,视线落在面前摊开的一张纸上——离婚协议。
这是他第二次看见这张纸。
上一世,他醉醺醺地签了字,第二天醒来妻子己经搬走。再后来听说她改嫁,女儿三岁那年发高烧,没钱送医院,没熬过去。他出狱后连坟都没找到。可现在,他回来了,回到签字前夜。
沈林今年二十八岁,镇上人都知道他是鲁小荣家的赘婿,靠老婆在纺织厂挣的工资过日子。三天两头喝酒闹事,摔东西骂人,街坊背地里叫他“吃软饭的废物”。丈母娘李秀芳更是见他就啐,说他败坏了自家门风。
而此刻,李秀芳就坐在上首的竹椅上,腰杆挺得笔首,颧骨高耸,嘴角向下撇着,像一把刀刻出来的。她穿一件洗得发黑的土布褂子,手里攥着一根扁担,那是她推豆腐车用的家伙。她嗓门尖利:“签了字,别耽误我闺女改嫁!二十块钱彩礼你没出,房子是你爹留的破屋,你还赖着干什么?”
站在一旁的鲁小荣低着头,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手指死死掐着衣角,指节泛白。她没说话,可眼眶红了,有水光在灯下闪。
沈林喉咙发紧。
他不是原来的沈林了。灵魂回来的那一瞬,宿醉的混沌还没散,但一股强烈的不甘猛地撞进胸口——他不能再走老路。
时间不多。李秀芳盯着墙上的挂钟,冷冷道:“十分钟,不签我就叫人来搬东西。”
窗外己有动静,几双眼睛贴在糊着报纸的玻璃缝外偷看。这地方小,一点风吹草动都能传遍整条巷子。
沈林忽然抬手,抄起桌上的粗瓷茶缸,狠狠砸在地上。碎片西溅,割破了他的手掌。血顺着指尖滴下来,落在离婚协议上。
他咬牙,用血在纸背写下三个字:我不签!
然后猛地抬头,声音嘶哑却有力:“要走你们走,老子不出这个门!”
李秀芳吓了一跳,往后缩了半寸。她没想到这个酒鬼竟敢反抗。街坊们也愣住了,没人再敢吱声。
沈林踉跄起身,撞开挡在门口的人,冲进卧室。床底下有个积灰的木箱,是他原身早年当电工时留下的工具箱, давно被当成废品扔在角落。他拖出来,掀开盖子,里面杂乱无章,螺丝刀生锈,钳子缺齿。
但就在最深处,一枚锈迹斑斑的烙铁头静静躺着。
他的手指碰到那东西的瞬间,脑子像是被人抡了一锤。画面翻涌而来——车间里的电烙铁冒着青烟,他熟练地焊着电路板;军工厂的老技师拍他肩膀说“小沈,这活只有你能干”;还有他蹲在修理铺前,一边抽烟一边修收音机的模样……
那些记忆没丢。手艺还在。
他前世是厂里最厉害的电工,能修精密仪器,甚至懂点军用设备。只是后来混日子,喝酒赌钱,把一切都毁了。现在,老天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
门外传来脚步声。
鲁小荣不知什么时候进来了,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他那条打补丁的蓝布工装裤。她没靠近,也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膝盖处那个破洞,一针一线地缝。
灯光照在她脸上,看得出她一夜未睡。围裙口袋露出半截绷带,那是她上班时随身带着的,说是车间机器容易夹手。左耳后面有一道旧疤,是小时候被弟弟扯耳环留下的。
沈林看着她,心里像被什么堵住。
他知道她在等。等他真的变,还是继续烂下去。
他慢慢合上工具箱,从夹层里摸出一张泛黄的纸。边角写着几个小字:“短波收音机稳压模块设计稿”。图纸上的线路复杂,但他一眼就能看懂。手指顺着纹路滑过去,每一个节点都熟悉得像自己的掌纹。
这不是幻觉。
他真的能修电器。
外面风声呼啸,夹着李秀芳的咒骂:“不下蛋的公鸡,占着窝不走!明天我带联防队来清人!”
沈林没动。他坐在床沿,手里攥着那张图纸,指腹着边缘的折痕。血迹己经干了,手背上的伤口火辣辣地疼,但他顾不上。
鲁小荣还在缝。线穿过布料的声音很轻,却一下下敲在他心上。
她为什么不走?为什么不干脆一刀两断?
因为她还信一点点可能。哪怕所有人都说他废了,她还是偷偷给他补裤子,还是在这时候站在这里。
沈林低头看了看右手,指节上有烫伤的疤痕,那是前世焊电路时留下的。他抬起手,对着灯看了很久。
曾经靠这双手吃饭,后来靠它砸东西、打人、撕碎自己的人生。现在,它还能重新站起来吗?
他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只知道不能再醉,不能再躲。
李秀芳不会罢休,街坊的嘴也不会停。但他不怕了。
他有手艺,有时间,还有个没彻底关门的妻子。
只要他不动摇,这个家就还在。
夜越来越深,煤油灯的火苗跳了跳。鲁小荣终于缝完最后一针,把裤子叠好放在床头,转身要走。
“小荣。”沈林开口,声音低哑。
她顿住,没回头。
“以后……我不喝酒了。”
没有回应。她走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沈林没追,也没喊。他知道一句话换不回过去,但他说了,是因为他想让她听见。
他重新展开那张电路图,一张早己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图纸,却被他藏在工具箱最里层。为什么原身会有这东西?也许他也曾挣扎过,只是没坚持下去。
沈林把图纸铺在膝盖上,一根根线路看过去。他记起来了,这种稳压模块要用到稳压二极管和滤波电容,材料难找,但在供销社后巷,有人私下倒腾电子元件。
他不能急。现在出去摆摊是找死,政策盯得紧,赵德柱那种工商局的临时工天天在街上转悠,专抓“投机倒把”。
但他可以等。等一个机会。
天快亮了,窗外的风小了些。他握紧手中的烙铁头,轻轻那粗糙的锈面。
这玩意儿还能用。打磨一下,接上电源,就能重新发热。
就像他这个人,还没凉透。
小雪绒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29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