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靠岸时,夕阳正把淮河染成金红色。胡八一踩着湿滑的跳板上岸,手里的“镇淮”玉佩还带着水汽,与青铜符相触时,光点往西北方向跳了跳,指向岸边一座荒废的古渡口。
渡口的石碑被风雨侵蚀得只剩半截,刻着“通济渡”三个字。旁边歪歪斜斜立着间破草棚,棚顶漏了个大洞,阳光从洞里钻进来,照得地上的灰尘像金粉似的飘。
“这地方怕是有年头了。”胖子用脚踢了踢地上的碎瓷片,“你看这碗底的花纹,跟我家老爷子那只民国瓷碗一个样。”
Shirley杨蹲下身,指尖拂过石碑底座的刻痕:“这不是普通渡口,是宋代的‘镇水渡’,据说当年为了治淮河泛滥,专门请道士在这儿布了阵。”她指着碑侧一道浅槽,“这槽里原来应该嵌着东西,看形状,和你手里的玉佩刚好对上。”
胡八一将“镇淮”玉佩嵌进槽里,严丝合缝。刹那间,石碑微微震动,草棚角落的地面突然陷下去一块,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隐约有微光透出。
“嚯,还带机关的!”胖子抄起工兵铲就要往下跳,被胡八一拽住:“别急,先探探气。”他点燃火柴往下伸,火苗稳稳的,没晃,“没瘴气,下去看看。”
洞不深,石阶湿漉漉的,长满了青苔。底下是间石屋,西壁刻着壁画——画的是淮河治水的场景:有人扛着巨石堵决口,有人捧着玉佩跪在河边,最中间是个穿道袍的人,手里举着块和“镇淮”玉佩一样的东西,对着河水念咒,河水里钻出条长着角的大鱼,乖乖退回深处。
“这鱼看着像‘淮涡水神’。”Shirley杨盯着壁画,“古籍里说淮河有涡水神,能兴风作浪,也能护佑两岸。”
作者“南宫潇斌”推荐阅读《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石屋中央摆着个石台,台上放着个铜盒,盒上锈迹斑斑,锁是个鱼形机关锁。胡八一将青铜符贴在锁上,符光闪过,铜锁“咔哒”弹开。
盒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卷发黄的布帛,展开一看,是幅《淮水脉图》,标注着淮河沿线的地脉节点,每个节点都画着个小小的玉佩图案。“原来‘镇淮’玉佩不止一块。”胡八一指着其中一个红点,“下一个点在涡河口,离这儿不到三十里。”
胖子突然“咦”了一声,指着石屋角落:“那啥玩意儿?”
角落里堆着些破渔网,渔网缠着个东西,黑糊糊的像块木头。胡八一用工兵铲拨开渔网,竟是个木雕的鱼首人身像,鱼嘴大张,嘴里含着颗珠子,珠子在暗处发着温润的光。
“这是涡水神的神像吧?”胖子伸手就要拿,神像突然动了动,鱼嘴猛地合上,差点咬到他的手。“我去!活的?”
“不是活的,是有煞气附在上面。”胡八一将青铜符凑过去,神像的鱼眼闪了闪红光,慢慢不动了。他取下嘴里的珠子,珠子入手冰凉,对着光一看,里面像有水流在转,“这是‘定水珠’,难怪刚才在船上感觉水流特别稳,原来是它在镇着。”
布帛上的涡河口节点突然亮了亮,像在催他们上路。胡八一将定水珠揣好,又看了眼壁画上治水的人们,突然觉得这一路追寻地脉,倒像在跟着古人的脚步,一点点把散了的“镇脉”之物归位。
“走,去涡河口。”他拍了拍身上的土,青铜符在口袋里微微发烫,像是在应和。
夕阳彻底沉下去了,古渡口的风带着水汽吹过来,草棚的破洞漏进了第一颗星星,照得石碑上的“通济渡”三个字,竟像是笑了笑。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