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六章 河洛平原的龙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南宫潇斌”推荐阅读《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河洛平原的麦浪在风中起伏,像片金色的海洋。胡八一踩着田埂往前走,泥土的芬芳混着麦香扑面而来,远处的洛河像条银带,绕着邙山缓缓流淌。胖子扛着工兵铲,手里捏着个刚熟的麦穗,搓出麦粒往嘴里塞:“老胡,这地方看着平平整整的,哪有煞气的影子?你那‘罗盘’别是被岭南的湿气泡坏了吧?”

他们要找的,是岭南感应指引的“龙骨脉”。据《河洛图志》记载,洛阳东北的邙山脚下,藏着条“地脉龙骨”,是中原大地的“气根”,一旦受损,整个中原的地脉都会失衡。而胡八一心口的感应,正指着邙山与洛河交汇处的“龙尾滩”。

“在那片老槐树林里。”Shirley杨指着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的“落龙坡”,“当地人说,那里的槐树长得比别处粗壮,树根都往地下扎得深,几十年前有人在那挖井,挖出过带鳞的骨头,说是龙鳞,后来井就塌了,再也没人敢靠近。”

越往落龙坡走,地面越松软,老槐树的根系在地表盘结成网,像无数条虬龙。最粗的那棵老槐树下,有个塌陷的土坑,坑边散落着些青灰色的碎骨,上面的纹路与“守”字残片隐隐相合,摸上去带着股温润的凉意,不像普通的兽骨。

“是龙骨。”胡八一捡起块碎骨,迎着阳光看——骨缝里嵌着些金色的丝絮,是地脉灵气凝结而成,“《河洛图志》说,龙骨脉上的土是‘息壤’,能自己生长,护住龙骨,现在这土却松得很,显然是被人动过手脚。”

话音刚落,地面突然震动起来,老槐树的根系疯狂地往上拔,露出底下的土黄色脉络,像无数条血管在搏动。土坑深处涌出股黑色的雾气,雾气中隐约有条巨蛇的影子,鳞片是青灰色的,正是由龙骨煞气化成的“骨煞”。

“它要把龙骨连根拔起!”胖子举着工兵铲后退,“这玩意儿比岭南的藤煞还凶!”

Shirley杨突然发现,老槐树的树干上刻着个模糊的“土”字,被厚厚的树皮盖住了,只有用刀刮开才能看见,笔画里嵌着的金色丝絮,与龙骨碎骨里的一模一样。“是镇脉的符咒!有人用树皮盖住了它!”

胡八一掏出从岭南带的“守”字残片,残片在树前微微发烫,边缘的纹路与“土”字的笔画严丝合缝。他将残片按在“土”字的缺口上,又用刀划破掌心,将血抹在树皮上——鲜血渗入树干,金色丝絮突然亮起,顺着“土”字的笔画流淌,整棵老槐树都泛着淡淡的金光。

金光顺着根系蔓延到地下,黑色雾气发出凄厉的嘶吼,巨蛇影子在金光中渐渐消散,重新化作金色丝絮,融入龙骨。塌陷的土坑开始自行填补,息壤像有了生命,一点点将龙骨覆盖,老槐树的根系也重新扎进土里,树干上的“土”字与残片的金光交相辉映,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坡下的村落里,走出个白发老人,背着个布包,里面是块完整的龙骨,用红布裹着。“总算等到能镇住龙脉的人了。”老人将龙骨递给胡八一,“这是我爹当年从井里捞出来的,他说龙骨不能见天日,得等带‘守’字信物的人来,才能放回脉里。”

胡八一将龙骨埋进息壤,土坑彻底合拢,只留下老槐树在风中摇曳,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道谢。离开落龙坡时,麦浪依旧翻滚,洛河的水声远远传来,温柔得像母亲的低语。

胖子摸了摸肚子,笑道:“早知道这么顺利,该在洛阳城里买两斤牛肉,就着麦粒下酒。”

胡八一笑了笑,摸了摸心口——那里的感应指向了西北,是河西走廊的方向,隐约能“看”到片戈壁,戈壁上的烽燧像串明珠,串联起东西方的路。

“该去河西走廊走走了。”他轻声说,风里带着麦香与河水的气息,厚重得像部史书。

而河洛平原的龙骨,在息壤下静静沉睡,金色丝絮顺着地脉流淌,滋养着这片中原沃土。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麦浪与水声里,朝着苍茫的河西走廊延伸。

这守护的路,踏遍了中原的腹地,还要走向更遥远的西域。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