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七章 河西走廊的烽燧魂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河西走廊的风,比河洛平原的麦浪烈得多。胡八一踩着戈壁上的碎石往前走,脚下的盐碱地泛着白花花的光,远处的烽燧像座座孤独的石塔,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胖子裹着防晒头巾,手里攥着块风干的牛肉干,嚼得腮帮子发酸:“老胡,这破戈壁除了石头就是风,连棵草都少见,哪有什么煞气?你那‘罗盘’怕不是被河洛的麦子呛着了?”

他们要找的,是河洛感应指引的“烽燧魂”。据《河西图经》记载,汉代的长城烽燧下,埋着“镇燧符”,是戍边将士用热血铸成的,能镇压戈壁的“沙煞”——那是古战场的亡魂与流沙结合而成的煞气,会化作“沙暴魅影”,卷走迷路的旅人,将其埋在沙下,永世不得超生。

“就在前面那座破烽燧。”Shirley杨指着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的“断喉墩”,“当地县志说,这烽燧在唐代就塌了一半,每到风沙大的日子,能听见里面有吹号角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喊‘敌袭’,却总也等不到援军。”

越靠近断喉墩,风沙越大,砾石打在脸上生疼。烽燧的残垣断壁上布满了箭簇的凹痕,底部的沙土里埋着些生锈的甲片,甲片上的纹路与“守”字残片隐隐相合,只是被风沙磨得快要看不清了。

“是戍边将士的甲胄。”胡八一捡起块甲片,边缘的缺口还带着血迹凝固的暗红,“《河西图经》说,镇燧符就嵌在烽燧的地基里,与将士的忠魂相连,现在甲片外露,怕是符己经松动了。”

话音刚落,戈壁上突然卷起黑沙暴,沙粒在风中旋转,凝聚成无数披甲的人影,手里握着锈蚀的长矛,朝着烽燧扑来,嘴里发出模糊的喊杀声。最前面的人影戴着残破的头盔,头盔下的面孔是空洞的,只有风沙在里面呼啸,正是“沙暴魅影”。

“是沙煞借忠魂的形!”胖子举着工兵铲挡在身前,沙粒打在铲面上噼啪作响,“这些影子怕不是真的将士亡魂吧?”

Shirley杨突然发现,烽燧残存的土墙里,嵌着块青铜牌,牌上刻着“戍边”二字,被风沙埋了大半,露出的边角与“守”字残片的纹路严丝合缝。“是镇燧符!它被沙煞的怨气盖住了!”

胡八一掏出从河洛带的“守”字残片,残片在风沙中微微发烫,他将残片按在青铜牌的缺口上,又将掌心的纯阳血抹在上面——血珠渗入铜牌,“戍边”二字突然爆发出红光,像两团跳动的火焰,穿透黑沙暴。

沙暴魅影在红光中发出凄厉的嘶吼,披甲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露出里面的黄沙,被风吹散在空中。黑沙暴平息了,夕阳的金光洒在断喉墩上,残垣的土墙里渗出些金色的光点,像是将士的忠魂在闪烁。

烽燧后的沙窝里,爬出个放羊的老汉,手里拄着根磨得发亮的羊鞭,鞭柄竟是半截汉代的铁矛。“我爷爷说,这烽燧里的号角声,是将士在等能续符的人。”老汉指着青铜牌,“民国时风沙大,把地基吹露了,我爹用羊粪和泥糊过,却堵不住煞气,临终前说要等带‘守’字信物的人来。”

胡八一将残片与青铜牌嵌合牢固,土墙的缺口渐渐被风沙填满,只留下“戍边”二字在夕阳下泛着红光。离开断喉墩时,戈壁的风变得温和,远处的长城烽燧连成一线,像条沉睡的巨龙,守护着河西走廊的安宁。

胖子望着天边的晚霞,笑道:“这河西的日落,比岭南的丛林亮堂多了,就是风太硬,吹得胖爷嘴干。”

胡八一笑了笑,摸了摸心口——那里的感应指向了东方,是齐鲁大地的方向,隐约能“看”到座山,山上的石刻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无数个字在诉说。

“该去齐鲁大地走走了。”他轻声说,风里带着风沙与历史的气息,苍茫得像首边塞诗。

而断喉墩的烽燧魂,在红光中静静伫立,与长城的烽燧连成一片,守着这条连接东西方的路。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风沙与号角声里,朝着文脉深厚的齐鲁大地延伸。

这守护的路,走过了西域的戈壁,还要踏遍东方的山岳。

作者“南宫潇斌”推荐阅读《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