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七章 江南水乡的桥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江南的雨,细得像丝线,把古镇的青石板润得发亮。胡八一踩着湿漉漉的桥面往前走,两旁的白墙黑瓦爬满了青苔,屋檐下的红灯笼在雨雾中摇晃,映得河水泛着淡淡的红,空气里飘着黄酒的醇香,混着评弹的软糯,让人忘了沙漠的燥热。

“老胡,这地方比武夷山还舒坦!”胖子撑着油纸伞,盯着河边茶馆里的茴香豆首咽口水,“你说这小桥流水的,能藏啥煞气?别是你那‘感应’被沙漠的沙子迷了眼吧?”

他们要找的,是丝绸之路感应指引的“桥煞”。据《江南百镇志》记载,乌镇的“通济桥”下,压着“镇水碑”,是明代匠人用糯米汁混合生铁铸造的,能镇压“水祟煞”——那是古镇溺水者的怨气与河水结合而成的煞气,会化作“水影子”,在月圆之夜爬上桥,引诱过桥人失足落水。

“就在前面那座石拱桥。”Shirley杨指着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的“月洞桥”,“当地老人说,这桥的拱圈像个满月,每到十五,桥洞里会浮出个模糊的影子,像个穿蓝布衫的女子,对着水面梳头,谁要是多看两眼,准会掉河里。”

越靠近月洞桥,河水越凉,明明是暮春,指尖碰着水却像触到寒冰。桥身的石缝里嵌着些黑色的铁屑,是镇水碑的碎片,上面的纹路与沙漠带回的青铜符隐隐相合,只是被青苔裹得严实。

“是镇水碑裂了。”胡八一蹲在桥边,看着河水底下——那里的淤泥里沉着个黑影,像块方形的石碑,边缘的缺口还在往外冒细小的气泡,“《江南百镇志》说,这碑镇着‘桥魂’,魂在则桥安,魂散则桥塌。”

话音刚落,桥洞里突然泛起漩涡,河水“咕嘟”冒泡,水面上浮现出个模糊的女子影,蓝布衫被水浸透,长发在水里漂荡,正对着胡八一招手,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像评弹的调子,却透着股说不出的阴冷。

“他娘的!这玩意儿比沙漠的商旅影瘆人!”胖子举着工兵铲往后退,“老胡,咱可别被她勾去了,胖爷我还没尝够茴香豆呢!”

Shirley杨突然发现,桥底的石墩上,刻着个“渡”字,被厚厚的青苔盖住了,只有用刀刮开才能看见,笔画里灌着的铁水还没完全锈蚀,正是镇水碑的核心,当年修桥时被工匠嵌进了桥墩。“是镇煞的关键!这铁字能锁住水祟的魂魄!”

胡八一掏出从沙漠带的青铜符,符身在雨雾中微微发烫,他将符按在“渡”字的缺口上,又将掌心的纯阳血滴在桥身——血珠顺着石缝渗进桥墩,黑色的铁屑突然亮起,顺着“渡”字的笔画流淌,整座月洞桥都泛着温润的红光。

红光穿透河水,女子影在水里剧烈挣扎,蓝布衫渐渐变得透明,露出底下的青石板,上面刻着古镇的河道图,每座桥的位置都闪着光点,像水面的涟漪。漩涡渐渐平息,河水重新变得清澈,能看见底下的镇水碑正在缓缓合拢,铁屑自动归位,与青铜符的纹路连成一片。

桥边的茶馆里,走出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手里捧着个铁盒子,盒里装着块生锈的铁牌,上面的“渡”字与桥底的刻字一模一样。“我男人是修桥的,他说桥发光的时候,就是落水的人找到了上岸的路。”老太太将铁牌放在桥边,“二十年前有场大水,冲裂了桥缝,我男人用铁水补过,却没能锁住煞气,临终前说要等带‘镇’字符的人来。”

胡八一将铁牌嵌进桥墩的凹槽,红光与铁水的黑亮交融,桥洞里的漩涡彻底消失,河水顺着河道缓缓流淌,载着乌篷船往远处去,船娘的歌声在雨雾里飘得很远。

离开乌镇时,雨己经停了,夕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白墙黑瓦镀上了层金边。胖子啃着茴香豆,笑道:“这江南的豆子,配着黄酒喝,比沙漠的清水舒坦!就是雨太黏,把胖爷的鞋都泡软了。”

胡八一笑了笑,摸了摸心口——那里的感应指向了北方,是草原的方向,隐约能“看”到片辽阔的草原,牧民的蒙古包像白莲花,牛羊在草地上吃草,像散落在绿毯上的珍珠。

“该去草原走走了。”他轻声说,风里带着水汽与酒香,温柔得像句吴侬软语。

而月洞桥的镇水碑,在红光中静静伫立,与古镇的河道相连,守着这份小桥流水的安宁。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雨声与桨声里,朝着辽阔的北方草原延伸。

这守护的路,走过了温婉的江南,还要踏上风吹草低的草原。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鬼吹灯之龙虎山秘冢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