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的风,带着胡同里的槐花香钻进窗缝。胡八一猛地睁开眼,胸口像揣了块烧红的烙铁,疼得他首起身——那枚贴身带了半年的青铜符,正烫得惊人,符面的云纹里,新裂开道赤红的纹路,像条活过来的小蛇,在月光下微微颤动。
“咋了老胡?诈尸了?”胖子被他吵醒,揉着眼睛坐起来,军大衣滑到腰上,“你这嗷一嗓子,吓得胖爷我以为又窜出个雪鬼。”
胡八一没应声,捏着青铜符凑到灯下看。那道新痕绝非寻常磕碰,走势扭曲却暗藏章法,像极了他们在滇西古籍里见过的“悬棺纹”——当年在腾冲图书馆翻《永昌府志》时,插图里的僰人悬棺两侧,就刻着类似的曲线,只是没这么赤红,倒像是被血浸过。
“这符……活了?”Shirley杨也走了过来,指尖刚碰到符面就缩了回去,“温度不对劲,比在蜀地镇楼铃时还烫。”
她转身去翻行李箱,从夹层里抽出张泛黄的照片——是去年在洛阳古玩市场淘的,背面印着行模糊的钢笔字:“迷雾谷悬棺,见此纹者,非死即离”。照片正面是片瘴气弥漫的山谷,崖壁上凿着数十个黑洞,洞口的木架上,赫然挂着具棺木,棺身的纹路竟与青铜符新痕分毫不差。
“迷雾谷……”胡八一摸了摸下巴,“大金牙说过,那地方在滇西怒山深处,民国时有支探险队进去,就没出来过,最后只从谷里漂出只空船,船板上全是这种红纹。”
胖子突然一拍大腿,从床底下拖出个帆布包,倒出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昆仑的冰棱碎、湘西的竹符片、林海的桦木渣,最后滚出个锈迹斑斑的铜铃,铃舌上缠着块破布,布上的字迹被潮气浸得发糊,勉强能认出“僰人”“镇魂木”几个字。
“这是上次在潘家园捡的漏!”胖子指着铜铃,“那卖主说,这玩意儿是从迷雾谷流出来的,夜里摇它,能听见崖壁上有刨木头的声儿。”
话音刚落,青铜符突然“嗡”地一声轻颤,符面的红痕顺着纹路游走,竟与铜铃的破布产生了共鸣,布上的字迹像活了般凸起,组成行完整的话:“七月半,悬棺开,镇魂木断,煞出怒山”。
窗外的月光突然暗了下去,胡同里的狗不知被什么惊了,狂吠起来,声音里带着股说不出的惶急。胡八一将青铜符揣回怀里,符面的温度透过衣襟传来,像在催促。
“收拾东西。”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墙上的中国地图,手指落在滇西那片深绿色的区域,“看来这韭菜盒子的热乎气还没散,就得往瘴气里钻了。”
Shirley杨己经开始打包罗盘和绳索,胖子正往背包里塞压缩饼干,嘴里嘟囔着:“早说这故事没那么容易完……胖爷我这双管饱的肚子,还没尝够滇西的火腿呢。”
院子里的石榴树被夜风吹得轻晃,新抽的芽尖在月光下闪着微光。胡八一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知道那片藏在怒山深处的迷雾谷,正等着他们。而那具悬在崖壁上的棺木里,到底锁着什么,又会让青铜符发出如此灼热的预警——
答案,得亲自去问那谷里的瘴气,和棺中的千年沉眠。
这趟新的路,从西合院的月光里起步,正朝着滇西的浓绿深处,缓缓铺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M2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