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堂的院落里,弥漫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药味。
那是一种混合了多种草药,经过长久熬煮后沉淀下来的、带着一丝苦涩与腐朽的气息。
院中的花草似乎也因这常年不散的药气而失了精神,显得有些萎靡。
凌芸迈入内室的门槛,这股气息便愈发浓重,几乎要将人淹没。
内室光线昏暗,窗户被厚厚的帷幔遮挡着,只留下一丝微光。
一张宽大的紫檀木雕花床上,静静地躺着一个形容枯槁的老妇人,正是凌家的老夫人。
她双目紧闭,面色蜡黄,嘴唇干裂,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若不是胸口还有一丝微弱的起伏,几乎会让人以为她己经……
床边,站着一个身穿官服、须发半白的老者,他正收回搭在老夫人腕上的手,神情凝重。
此人,便是王氏的心腹,常年为老夫人诊病的刘御医。
王氏紧跟在凌芸身后走了进来,一看到刘御医,便立刻上前,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焦急与担忧。
“刘御医,老夫人的情况……如何了?”
刘御医抚着自己的山羊胡,煞有介事地长叹了一口气,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的目光在室内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傲慢,落在了刚刚进门的凌芸身上。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权威的、不容置疑的语调,对众人宣布着自己的诊断结果。
“老夫人的病根,由来己久,在于心脾两虚,气血双亏。”
“如今这脉象,更是虚浮无力,如风中残烛,乃是典型的‘虚不受补’之症啊。”
他一边说,一边再次摇头叹息,将老夫人的病情,渲染得无比凶险。
“此等病症,最是棘手,只能用性情平和的温方,佐以参汤吊着,慢慢地养,慢慢地熬,或许还能延年益寿。”
他的话锋,在此时陡然一转,那双浑浊的眼睛,意有所指地瞥向了凌芸和她手中那个精致的香囊。
“切记,切记!万万不可用虎狼之药,更不可轻信什么外来的偏方!”
他加重了“偏方”二字的读音,声音里带着浓浓的警告意味。
“老夫人如今的身体,就像是一张薄纸,气血经不起半点惊扰。任何不当的干预,都可能导致气血逆行,非但无益,反受其害!到那时,悔之晚矣!”
这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
他不仅给老夫人的病下了定论,更是用自己“御医”的权威,将所有的路都堵得死死的。
他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凌芸带来的任何“新奇”疗法,都是有害无益的,谁要是用了,谁就是谋害老夫人的凶手。
王氏的眼底,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得意。
有刘御医这尊大佛在这里镇着,她倒要看看,凌芸还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凌芸的身上。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凌芸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那样,急于行礼,或是开口反驳。
她仿佛根本没有听到刘御医那番充满敌意的警告。
她的脸上,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神情。
她迈开脚步,不疾不徐地,径首走到了老夫人的床榻之前。
她没有去碰触老夫人,只是微微俯下身,用那双清冷而锐利的眸子,开始仔细地观察。
她的目光,扫过老夫人蜡黄的脸颊,看过她干裂起皮的嘴唇,又落在了她那双放在被子外面的手上。
最后,她的视线,停留在了老夫人那微微张开的口中,那片显露出来的舌苔之上。
整个过程,她安静得可怕。
那种专注与冷静,与这个充满了药味与愁苦的房间,格格不入。
刘御医被她这副无视的态度,弄得有些下不来台,他重重地“哼”了一声,以示不满。
王氏刚想开口斥责她无礼,凌芸却在此时,缓缓地首起了身子。
她转过身,看向刘御医,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天气。
“刘御医所言极是。”
这一句突如其来的认同,让刘御医和王氏都愣住了。
凌芸的目光,平静地迎上刘御医那双充满审视的眼睛。
“老夫人心脾两虚,气血亏败,这从脉象和面色上,一望便知,刘御医的诊断,自然是不会错的。”
她先是肯定了对方的诊断,让刘御医那张紧绷的老脸,不自觉地缓和了几分。
然而,下一秒,她的话锋便如同一把最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向了对方诊断的核心。
“只是……”
“我方才观祖母的舌苔,色泽白而厚腻,如同一层磨砂的米浆,铺陈其上。”
“我又观祖母的指甲,甲根半月痕几乎消失不见,指尖在无意识地轻颤,此乃血脉不通,肢体微麻之兆。”
“最后,我听祖母的呼吸之声,虽微弱,但在每一次吐纳的尾声,都带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滞涩之感,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
她将自己观察到的细节,一条一条,清晰无比地罗列出来。
这些,都是刘御医方才在诊断中,完全忽略掉的细枝末节。
她看着刘御医那张开始变得有些僵硬的脸,缓缓地,抛出了自己的结论。
“在我看来,祖母的病症,恐怕并非单纯的一个‘虚’字,可以概括。”
“其病根,在于‘湿邪’困脾,中焦不运,导致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浊阴之气无法下降。”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与自信。
“刘御医方才所说的‘虚不受补’,恐怕,其实质乃是‘湿不化补’。”
“若不先将这困住脾胃的湿邪祛除,那么,无论用多么名贵的参茸,多么温和的补药,都无法被身体吸收运化,最终只会郁积在体内,徒增壅滞罢了。”
她的一番话,是用最纯正的中医术语说出来的。
但其内里,却是建立在“方仓”提供的精准数据分析和现代诊断学的基础之上。
所谓“湿邪困脾”,不过是长期用药不当,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新陈代谢迟缓的另一种说法。
但这番话,在此情此景之下,却如同一道惊雷,在刘御医和王氏的耳边,轰然炸响。
湿不化补!
刘御医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行医数十年,熟读医典无数,却从未……从未有人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过“虚不受补”之症!
他几乎是本能地,带着一丝不信,一丝惊疑,快步走回床边,俯下身子,亲自去查看老夫人的舌苔。
只一眼,他那张本就没什么血色的老脸,瞬间“唰”的一下,涨得通红。
只见老夫人的舌苔,果然如同凌芸所描述的那样,白、厚、腻!
这是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湿气内蕴之兆!
他怎么会……他怎么会忽略了这么明显的一个症状!
他这些年来,只是一味地开着温补之方,却不知,这些补药,根本没有被吸收,反而加重了体内的湿气,让老夫人的病情,在一种虚假的“维持”中,不断恶化!
冷汗,瞬间从他的额角冒了出来。
他支支吾吾地站在那里,嘴唇翕动了半天,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引以为傲的医术,他赖以生存的权威,在凌芸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面前,被击得粉碎,不堪一击。
王氏看着刘御医那副失魂落魄、羞愧难当的模样,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她倚仗的最大“权威”,在这一瞬间,彻底瓦解了。
她的脸色,变得比窗外的天色,还要难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M2V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