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朝会,气氛比以往更加肃杀。
嬴稷端坐王位,目光扫过殿内群臣。他的手臂还缠着细布,但身姿笔挺,不怒自威。
"带上来。"他声音平静,却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殿门开启,两名甲士押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入。老者衣衫褴褛,身上带着鞭痕,但眼神锐利如鹰。
"跪下!"甲士厉喝,强行按压老者的肩膀。
老者却猛地挣脱,挺首脊梁,死死盯住嬴稷:"暴君!你还有脸坐在那个位置上!"
满朝哗然。凌薇站在武将队列中,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大胆狂徒!"有大臣出声呵斥。
老者仰天大笑,笑声凄厉:"我乃楚国大夫屈庸!今日站在这里,就是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揭穿你这个背信弃义之徒的真面目!"
嬴稷面色不变,手指轻轻敲击着王座扶手:"继续说。"
"五年前,武关之盟!"屈庸的声音陡然拔高,"你秦国是如何承诺的?说是要永结同盟,归还我楚国失地!我王怀着一片诚心赴会,结果呢?"
他猛地转身,面对群臣:"结果这个暴君,在武关设下埋伏,扣押我王!这就是秦国的信义?这就是嬴氏的承诺?"
几位老臣低下了头,不敢与他对视。
"我王被囚禁在咸阳,整整三年!"屈庸的声音开始颤抖,"你们逼他割让巫郡、黔中,我王誓死不从,你们就百般折辱...一国之君啊!最后,最后..."
他的声音哽咽了:"我王是怀着怎样的怨恨,客死异乡!你们秦国,就是这般对待盟国的君主吗?"
凌薇注意到,嬴稷的指尖微微发白。她想起那日范雎临死前的暗示,心中不由一紧。
"说完了?"嬴稷终于开口,声音冷得像冰。
屈庸怒视着他,胸膛剧烈起伏。
"那寡人也来说几句。"嬴稷缓缓起身,"武关之会,确实是寡人设的局。"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但为何设这个局?"嬴稷走下台阶,步步逼近屈庸,"因为在此之前,楚国三次背盟,五次犯边。你口中的诚心赴会,实则是想趁机夺取我秦国城池!"
他在屈庸面前站定:"至于怀王之死...若非你们楚国急着立新君,弃旧主于不顾,他又怎会郁郁而终?"
"你胡说!"屈庸激动地想要扑上前,被甲士死死按住。
"是不是胡说,你心里清楚。"嬴稷转身,面对群臣,"列国相争,本就是尔虞我诈。今日他楚人是苦主,来指责寡人背信弃义。可若当日武关之会,是楚国设下的陷阱,诸位觉得,楚怀王会放过寡人吗?"
无人应答。
"不会。"嬴稷自问自答,"他会毫不犹豫地取寡人性命,然后挥师西进,吞并我大秦疆土。"
他重新走上台阶,声音响彻大殿:"这乱世之中,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今们觉得寡人手段酷烈,他日刀架在脖子上时,就不会这么想了。"
屈庸突然冷笑起来:"好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嬴稷,你记住今日的话!楚国上下,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份血海深仇!"
"带下去。"嬴稷挥了挥手,"关入死牢。"
待屈庸被拖走,嬴稷的目光在几位老臣脸上扫过:"方才屈庸说话时,有几位似乎很是感同身受?"
那几位大臣顿时脸色煞白。
"放心,寡人不会因言治罪。"嬴稷淡淡道,"但若是有人里通外国..."
他没有说完,但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退朝后,凌薇被单独留下。
"姑姑觉得,方才这出戏演得如何?"嬴稷把玩着一枚玉佩,语气轻松。
"大王是要借屈庸之口,敲打朝中与楚国有旧的大臣?"
"不止。"嬴稷将玉佩放下,"范雎临死前说,他还有后手。寡人想来想去,这后手很可能就藏在那些与各国有牵连的老臣之中。"
凌薇心中一凛:"大王是要..."
"引蛇出洞。"嬴稷眼中闪过冷光,"三日后,寡人要再巡渭水。这次,要让所有藏在暗处的人,都主动跳出来。"
"可是太危险了!"
"危险?"嬴稷轻笑,"比起朝堂上这些笑里藏刀的臣子,明刀明枪的刺客反倒可爱得多。"
他走到窗边,望着楚国的方向:"况且,有些账,是时候清算了。"
凌薇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明白过来。这位年轻的秦王,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棋局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内外夹击之下,稳住朝堂,震慑外敌。
殿外的阳光照进来,将嬴稷的身影拉得很长。那身影中,己经看不到半点少年的稚嫩,只剩下属于王者的冷酷与决断。
(http://www.220book.com/book/M2Z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