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来到了机房。
铁门在身后发出沉闷的“哐当”声,与外面操场上隐约传来的口号声隔绝开来。这里是“新生电脑房”,一个位于高墙电网之内,却又似乎连接着广阔世界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旧电脑特有的塑料味、淡淡的消毒水味,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压抑与一丝微弱希望的气息。
房间不大,靠墙摆放着十几台款式老旧的台式电脑,屏幕大多有些泛黄,键盘的键帽也磨得发亮,露出底下的白色塑料。电脑之间用隔板简单隔开,形成一个个狭小的独立空间,像一个个信息时代的单人牢房。地板是冰冷的水泥地,光脚踩上去会打一个寒颤。唯一的装饰,是墙上贴着的“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禁止浏览非法网站”等标语,以及一张褪色的、印着蓝天白云的风景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老王坐在靠窗的位置,这是他的“老地方”。他年轻时是个会计,因为经济犯罪进来的。此刻,他正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地移动着鼠标,在一个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里敲打着什么。屏幕上,是一封写给远方女儿的信。在这里,纸质信件需要经过层层检查,而电子邮件,虽然同样受到严格监控,但至少能更快地传递到亲人手中。他的手指有些颤抖,不仅仅是因为年龄,更是因为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愧疚与思念。他不敢写太多关于监狱的生活,只是絮絮叨叨地问着女儿的学习、身体,叮嘱她要听妈妈的话。偶尔,他会停下来,望着窗外那一小片被铁栏杆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眼神茫然。
隔壁的小李则显得有些坐立不安。他是个年轻小伙,因为聚众斗殴进来的。他对电脑似乎很有天赋,是这个电脑房里的“技术骨干”,偶尔还能帮管理员处理一些小故障。他正在学习一个简单的编程教程,屏幕上跳动着一行行字符。对他而言,这些枯燥的代码或许是他未来重获新生的希望。他梦想着出去后能找一份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摆脱过去的阴影。但他的眼神里也藏着一丝焦躁,手指在键盘上敲打得飞快,仿佛想通过这种方式宣泄内心的不安。他知道,这扇虚拟的“窗口”能带他看到外面的世界,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但也时刻提醒着他与那个世界的距离。
管理员老张,一个面色严肃的中年警官,坐在房间入口的桌子后,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每一个人,以及他们屏幕上的内容。他的电脑连接着监控系统,可以随时查看任何一台机器的操作记录。他很少说话,只有当有人操作超时,或者试图打开不该打开的网页时,他才会用低沉的声音提醒一句。他理解这些囚子们对外部世界的渴望,也明白这间电脑房对于他们教育改造的意义,但纪律就是纪律,不容丝毫松懈。
在这间小小的电脑房里,每一台机器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战场。一边是对自由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期盼;另一边是冰冷的铁窗、严格的纪律、以及过去犯下的罪孽。键盘的敲击声、鼠标的点击声,混合着窗外偶尔传来的哨声,构成了一曲特殊的“交响乐”。
网络在这里被严格限制,他们无法随意浏览,无法与人自由交谈,甚至连发送一封邮件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但即便是这样,这间电脑房依然是许多囚子心中的“绿洲”。它让他们有机会学习一技之长,有机会与家人保持联系,有机会了解到高墙之外的日新月异。
夕阳透过铁窗,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到了结束的时间,老王保存好信件,仔细检查了几遍,才点击了发送。小李则将今天学习的代码复制到U盘里——那是经过老张严格检查后才允许带入的。他们依次起身,关机,排队走出电脑房。
铁门再次关上,隔绝了虚拟世界的光怪陆离,将他们重新拉回现实的监狱。但他们的脸上,似乎都比进来时多了一丝平静,或者说,多了一丝微弱的光芒。因为他们知道,下一次,他们还能回到那个小小的、充满字节的空间,在那里,他们可以暂时忘记自己是个囚徒,只是一个在信息海洋中努力泅渡的普通人,为了那遥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的“新生”,汲取着微弱的力量。
这间监狱电脑房,就像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是限制自由的象征,却又孕育着奔向自由的希望;它用冰冷的技术手段监控着行为,却又用虚拟的连接温暖着一颗颗孤寂的心。在这里,每一个字节的流动,都承载着比技术本身更为沉重和复杂的意义。
监狱长在机房的电脑里,查阅着大量申请前来地狱岛监狱当厨师的人的资料,结果无一例外,
(http://www.220book.com/book/M3R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