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读《水浒》,总绕不开那些刻在记忆里的“英雄瞬间”:夏夜的评书场里,说书人拍案讲武松打虎,听众为那“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豪气喝彩;戏楼的红氍毹上,“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身段刚落,台下便响起“好个义士”的赞叹;就连课本里的节选,也多是“官逼民反”的悲壮——林冲雪夜上梁山的隐忍,晁盖七星聚义的豪迈,仿佛只要扛着“替天行道”的杏黄旗,只要喊着“兄弟同心”的口号,刀光剑影里便全是正义,烧杀掳掠中也藏着公理。
一百单八将,就这样在代代相传中成了“反抗不公”的符号。人们记得李逵“江州劫法场”的勇猛,却忘了他斧下滚落的百姓头颅;赞宋江“仗义疏财”的美名,却忽略他为赚秦明上山,眼睁睁看着秦明全家被官府斩杀;叹董平“英勇善战”的威名,却选择性遗忘他为夺民女灭人满门的卑劣。这层“江湖滤镜”太厚,厚到遮住了血腥,磨平了棱角,把一群沾满鲜血的恶徒,粉饰成了快意恩仇的豪杰。
可拨开这层滤镜,露出的却是狰狞到刺骨的恶。这恶从不是山大王那般明火执仗的粗鄙,而是藏在“义”字缝里的精密算计:吴用为赚卢俊义入伙,在墙上题下反诗,眼睁睁看着这位河北首富从云端跌入死牢,家仆反叛、妻子自尽,一大家子家破人亡,他却摸着胡须夸“此计甚妙”;这恶也不是“逼上梁山”那般被动的反抗,而是主动伸爪的掠夺:阮氏三雄劫生辰纲,从不是为了“济贫”,只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活,抢来的金银分赃时,半分也没给过山下挨饿的百姓;穆弘兄弟在揭阳镇横行霸道,只因宋江喝了酒没给钱,便带着一群打手追杀,百姓敢怒不敢言,他们却自诩“好汉行事”。
有人把暴力当忠诚:李逵抡着板斧砍向西岁小衙内时,想的不是“孩子无辜”,而是“这样朱仝哥哥便会来梁山了”;李衮、项充跟着李逵冲锋,飞刀乱掷不分敌我,只觉得“跟着黑旋风哥哥,杀人最痛快”。有人把伪善当智慧:宋江搂着李逵喊“兄弟”,转身却在毒酒里下了药,美其名曰“怕你造反坏我名声”;他对扈三娘说“我为你做主”,转头就把这位刚丧全家的女子,指婚给了好色如命的王英,不过是想用她拉拢人心。有人把背叛当阶梯:孙立为在梁山谋个好位置,亲手出卖师兄弟栾廷玉,祝家庄破城之日,栾廷玉战死沙场,他却拿着栾廷玉的兵器向宋江邀功。有人把盲从当安稳:杨春跟着陈达攻打史家庄,从没想过“抢粮是否不义”,只知道“哥哥们都去,我不能落后”;郑天寿在清风山看着燕顺开膛破肚杀妇人,既不阻止也不言语,只默默帮着收拾残局,觉得“跟着大王有饭吃”便够了。
《水浒》从不是“英雄传”,而是一部活生生的“恶相录”。这些所谓“好汉”,本都是寻常人:董平是东平府的兵马都监,本该护民安邦;解珍、解宝是山野猎户,靠打猎谋生便可度日;孟康是造船工匠,一斧一凿能安身立命;吴用是乡村教书先生,本该传道授业。可他们在权力的腐蚀、生存的挤压、欲望的拉扯中,一步步撕碎了良知的遮羞布:董平用权力换美色,解珍兄弟用暴力泄怨气,孟康把手艺变成造战船的凶器,吴用把智慧当成构陷他人的毒刃。他们的恶没有统一的面孔:有李逵那般赤裸裸的宣泄,有宋江那般精致的利己算计,有张青、孙二娘开黑店那般被生存磨平的麻木,也有公孙胜那般借“道法”包装的冷漠——他明知梁山作恶无数,却只在需要时出手,其余时候便袖手旁观。
此番给一百单八将排“恶度”,不凭武功强弱——武松拳脚再狠,也抵不过宋江一句毒计;不依座次高低——卢俊义虽是二把手,作恶的主动远不及一个李逵。只论“恶”的分量:看其是主动挥刀还是被动沉沦——李逵杀小衙内是主动作恶,李云被朱富用蒙汗药麻倒后入伙是被动沉沦,二者恶的底色天差地别;看其是独恶其身还是裹挟他人——周通强娶民女是独恶,吴用赚卢俊义是裹挟全家,后者的危害更甚;看其是明火执仗还是暗下毒手——李立开黑店麻人是明恶,宋江骗李逵喝毒酒是暗恶,后者的虚伪更令人不齿。从李逵斧下的孩童,到宋江杯中的毒酒;从董平刀前的满门,到吴用计中的破家;从孙二娘黑店里的人肉包子,到戴宗向囚徒索要的“常例钱”,每一条好汉的恶,都是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宣和年间那片水泊的血腥,更是古往今来从未断绝的人性病灶。
写这本《恶水浒》,从不是要否定“反抗不公”的正当——林冲被高俅陷害,他的愤怒本值得同情;解珍兄弟被诬入狱,他们的冤屈本应昭雪。更不是要渲染“人性本恶”的悲观——谁生下来都不是刽子手,谁起初都曾有过良知。只是想追问:当“替天行道”成了作恶的幌子,就像现实中某些机构借“公益”之名敛财,我们该如何识破?当“兄弟义气”成了绑架的绳索,如同职场上有人喊着“团队利益”逼你背锅,我们该如何拒绝?当“生存不易”成了施暴的借口,就像小贩卖伪劣食品时说“我要养家糊口”,我们该如何坚守?
水浒的恶,从来不是遥远的故事。它藏在办公室里:为了业绩,偷偷篡改同事的项目数据,转头还笑着说“都是为了公司”,这是吴用的算计;它藏在街头巷尾:看到有人闯红灯,本来等红灯的人也跟着闯,嘴里念叨“大家都这样”,这是杨春的盲从;它藏在家庭聚会里:亲戚逼着你借钱给他炒股,说“都是一家人,你不帮我谁帮我”,这是顾大嫂的道德绑架;它藏在校园角落:看到有人被霸凌,明明看见了却低头走开,怕“惹祸上身”,这是乐和的沉默。
这些恶或许不大,却像水滴穿石般侵蚀着人心。读懂水浒里的恶,不是为了生出“人心险恶”的寒意,更不是为了站在道德高地批判谁——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瞬间,面临李逵的冲动、宋江的诱惑、乐和的沉默。读懂它,是为了“醒”:醒着不做那挥斧的暴徒,知道暴力永远换不来正义;醒着不做那操盘的伪君子,明白虚伪的“道义”终会崩塌;更醒着不做那沉默的帮凶,记得“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毕竟,历史早己证明,阻止恶蔓延的,从来不是什么“替天行道”的大旗,也不是什么“英雄救世”的传奇。而是每个普通人在那一刻的坚守:是拒绝篡改数据的正首,是红灯前停下脚步的坚持,是对道德绑架说“不”的勇气,是看到不公时出声的担当。这份坚守或许微小,却能聚成照亮黑暗的光——就像能戳破水浒滤镜的,从来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那句最简单的追问:“这样做,对吗?”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恶水浒(http://www.220book.com/book/M3X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