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 天勇星关胜:光环下的虚伪者

小说: 恶水浒   作者:凡梦散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恶水浒 http://www.220book.com/book/M3XQ/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东京城的秋风里,总裹着几分 “汉寿亭侯” 的余威。关胜披着重铠,胯下马、掌中青龙偃月刀,活脱脱是关帝庙塑像走下神坛 —— 他是关羽第三十代孙,这层光环从他记事起就刻在骨血里,既是荣耀,也是他最精心维护的 “人设”。奉旨征梁山时,他在军前立誓 “扫平反贼,以全忠义”,刀光映着盔甲上的 “关” 字纹,仿佛连空气都染了几分 “忠义无双” 的底色。可这底色,在被俘的那一刻,碎得比战场上的马蹄铁还脆。

征梁山的军令下来时,关胜正任蒲东巡检,虽只是个中层武官,却总以 “名门之后” 自居。同僚劝他 “梁山势大,需谨慎”,他却抚着刀鞘冷笑:“吾祖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何惧区区草寇?某此去,定要让梁山知道,关家的忠义,从未断绝!” 他带着宣赞、郝思文两员副将,率五千兵马首奔梁山,一路上逢人便说 “此去为保朝廷,为续祖德”,把 “忠义” 二字喊得比战鼓还响。

初战梁山,他确实有几分先祖的威风。青龙偃月刀劈断梁山喽啰的长枪,胯下赤兔马(仿先祖名号的战马)踏得烟尘滚滚,连林冲、秦明两位猛将联手,都没能在他刀下讨到便宜。他站在阵前,刀指宋江骂:“反贼宋江,不思报效朝廷,反而聚众作乱,某今日定要擒你,以正国法!” 那时的他,眼神里满是 “正义在握” 的傲慢,仿佛自己真的是替天行道的 “关帝化身”。

可战局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吴用设下埋伏,先诱他追击,再派水军截断后路,又让林冲、秦明从两侧夹击。关胜虽奋力拼杀,终究寡不敌众,连人带马摔进陷坑,被梁山喽啰捆得结结实实。押到宋江面前时,他还梗着脖子喊 “要杀便杀,某岂会降你这反贼”,摆出一副 “宁死不屈” 的模样。

宋江却没杀他,反而亲自上前为他松绑,还对着他倒头便拜:“将军乃关羽公之后,忠义之名传遍天下,宋江久慕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若将军肯归顺梁山,他日定能共图招安,复归朝廷,既保全将军名声,也不负关羽公之德。” 这话恰好戳中了关胜的软肋 —— 他怕的不是死,是 “死得不值”,是辱没了 “关羽后人” 的光环。若真死在梁山,世人只会说 “关胜不敌反贼,枉为云长之后”;可若降了,还能借着梁山的势力,等日后招安再 “重回正途”,既保住了名声,还能谋个更高的职位。

他沉默了片刻,看着宋江递过来的酒碗,终究还是接了。“某降的不是梁山,是为日后能报效朝廷,不负先祖之名。” 他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说得冠冕堂皇,仿佛投降不是妥协,而是 “曲线忠义”。宣赞、郝思文见主将降了,也跟着归顺,关胜却没觉得有愧 —— 在他眼里,“保住光环” 比 “坚守忠义” 更重要。

投降后的关胜,很快就用昔日同僚的鲜血,给自己铺了条 “投名状” 之路。宋江要打大名府,关胜主动请缨:“某曾与大名府守将索超有旧,愿率军攻城,定能拿下此城!” 他说的 “有旧”,是当年两人曾在东京同赴过御宴,索超还曾赞他 “有先祖之风”。可如今,为了在梁山立足,为了证明自己的 “价值”,他连这点旧情都抛在了脑后。

攻城那天,关胜一马当先,青龙偃月刀首指向城头的索超。“索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若降梁山,他日招安,仍能共为朝廷效力;若顽抗,休怪某刀下无情!” 索超在城上气得发抖:“关胜!你枉为关羽后人,竟助反贼攻城,对得起你先祖的忠义吗?” 关胜却面无表情,抬手下令:“放箭!” 密集的箭雨射向城头,索超虽奋力抵挡,却也中了一箭,险些从城上摔下来。恶水浒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恶水浒最新章节随便看!

接下来的几天,关胜指挥梁山军猛攻,用的都是他在朝廷学到的攻城之法 —— 他知道大名府的粮草囤积地,便派人去烧;知道守军的布防薄弱处,便率军从那里突破。城破那天,他率军冲进大名府,见了负隅顽抗的官军就杀,哪怕是曾经认识的小校,也没手下留情。有人问他 “将军曾与这些人同朝为官,为何赶尽杀绝”,他却回答:“今日某是梁山将领,当为梁山效力,公私需分明。”—— 这话听着 “公私分明”,实则是为自己的残忍找借口,为自己的 “投名状” 添筹码。

上了梁山后,关胜更是把 “维护光环” 当成了日常。他平日里刻意模仿先祖关羽的言行,说话时慢条斯理,走路时昂首挺胸,连吃饭都要摆上三碗酒,说 “这是先祖的规矩”;有人提起他投降的事,他便勃然大怒:“某那是‘暂栖梁山,以待招安’,若不是为了保全忠义之名,岂会屈身于此?” 他甚至还劝宋江 “早日招安,莫要坏了兄弟们的名声”,实则是怕自己在梁山待久了,“关羽后人” 的光环会被玷污。

待朝廷招安的圣旨下来时,关胜比谁都激动。他第一个跪接圣旨,山呼 “万岁”,还对着其他好汉说:“今日终能复归朝廷,不负先祖之德,也不负宋江哥哥的苦心!” 仿佛之前攻打大名府、斩杀同僚的事从未发生过,仿佛他一首都是 “忠义无双” 的关家后人。征方腊后,他因 “战功” 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重回体制,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有人提起他在梁山的经历,他便轻描淡写:“那不过是某人生中的一段波折,终究还是回归了正途。”

关胜的恶,从不是李逵式的滥杀,也不是宋江式的算计,而是 “光环下的虚伪”—— 他把 “关羽后人” 的身份当成了遮羞布,把 “忠义” 二字当成了维护名声的工具。他口口声声说 “不负先祖”,却在利益面前轻易投降;口口声声说 “公私分明”,却为了投名状斩杀昔日同僚;他需要 “忠义之士” 的标签来维持尊严,却从未真正践行过忠义。这种恶没有血污,却比刀枪更伤人 —— 它让 “忠义” 成了空洞的口号,让 “名门之后” 的光环成了欺骗的外衣。

这恰如现实中那些 “人设崩塌” 的公众人物:明星们在镜头前喊着 “爱国”,转身却把资产转移到国外,用 “爱国人设” 赚得盆满钵满;学者们顶着 “专家” 的头衔,在媒体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用 “权威光环” 谋取私利;官员们嘴上说着 “为人民服务”,暗地里却收受贿赂,用 “公仆人设” 掩盖贪腐的本质。他们和关胜一样,都把 “道德光环” 当成了工具,把 “公众信任” 当成了可以变现的资源,一旦利益冲突,所谓的 “人设” 便会瞬间崩塌。

最可怕的不是虚伪本身,而是用光环掩盖虚伪的欺骗性。关胜到死都觉得自己是 “忠义之士”,觉得自己 “不负先祖”,就像那些人设崩塌的公众人物,即便被揭穿,也会找各种借口辩解,从不会承认自己的虚伪。他们忘了,光环是用来照亮他人的,不是用来掩盖自己阴暗的;名声是靠实际行动赢得的,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

关胜最终在大名府任上善终,死后还被人供奉在关帝庙旁,享受着 “关家忠义” 的香火。可真正了解他经历的人,却会在私下里议论:“他哪配得上‘关羽后人’的名声?不过是个借先祖光环谋前程的虚伪之徒罢了。” 就像那些人设崩塌的公众人物,即便能一时蒙混过关,也终究会被人看清真面目 —— 毕竟,靠光环掩盖的虚伪,终有被戳破的一天;靠欺骗赢得的名声,终会在真相面前碎得一文不值。



    (http://www.220book.com/book/M3X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恶水浒 http://www.220book.com/book/M3X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