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4章 地俊星宋清:依附者的无恶之恶

小说: 恶水浒   作者:凡梦散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恶水浒 http://www.220book.com/book/M3XQ/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恶水浒

梁山聚义厅的廊下,宋清正蹲在地上清点酒坛,指尖划过坛口的红布,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坛里的女儿红是刚从祝家庄劫来的,酒液清冽,还带着江南的水汽,可他摸着酒坛,心里却没半分欢喜 —— 这些酒,这些堆在廊下的腊肉、成袋的米粮,哪一样不是梁山军从别处抢来的?他不敢细想 “抢” 字背后的事,只把注意力落在账本上,一笔一画记着 “女儿红三十坛,腊肉五十斤,精米二十石”,好像只要记清楚了,这些东西就和 “恶” 没关系了。

他本是郓城县乡下的农户,种着两亩薄田,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安稳。若不是宋江杀了阎婆惜,又被逼着上了梁山,他这辈子或许就守着田、娶个媳妇,安安稳稳过一生。可宋江上了梁山后,吴用派人去接他,说 “宋头领想念弟弟,想让你上山来,不用打仗,就管管宴席,日子比在乡下舒坦”。他犹豫过,知道梁山是 “反贼窝”,可一想到哥哥在山上孤零零的,又想到乡下的日子确实苦,终究还是收拾了包袱,跟着来人上了梁山。

刚上梁山时,他连聚义厅都不敢进。看着厅里那些满脸横肉、腰间别着刀的头领,听着他们谈论 “劫道”“打仗”,他总觉得浑身不自在,连话都不敢多说。宋江见他拘谨,便笑着说 “清弟不用怕,你只管做你的事,没人会为难你”,又安排他管 “排设宴席” 的差事 —— 这差事确实轻松,不用扛刀打仗,不用出谋划策,只需要在头领们聚会时,安排好酒肉、摆好桌椅,平日里清点库房里的食材就行。

可这 “轻松” 的差事,却藏着他不敢细想的 “红利”。他管的宴席,用的酒是抢来的,肉是抢来的,连桌上的碗筷,都是从官府的驿站里搬来的;他住的房间,比在乡下的土坯房宽敞,铺的是绸缎被褥,穿的是细布衣裳,这些东西,在乡下他想都不敢想。有次他回老家,给邻居带了两匹绸缎,邻居羡慕地说 “清哥现在出息了,跟着宋头领享大福了”,他笑着应着,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硌着 —— 他知道,这些 “福”,都是用别人的苦难换来的。

他从不敢问食材的来历。库房里的米粮堆得像小山,他只知道按数发放,从不敢问 “这米是从哪个农户家里抢来的”;坛子里的好酒一坛接一坛,他只知道按人头分配,从不敢问 “这酒是从哪个酒坊里劫来的”。有次李逵喝多了,拍着他的肩说 “清兄弟,你这酒好,是上次咱们打曾头市时抢的,那曾家的酒窖,藏得可深了!” 宋清听了,手里的酒壶差点掉在地上,他赶紧转身去添酒,避开了李逵的目光 —— 他宁愿不知道这些,宁愿骗自己 “这些东西都是梁山买来的”。

他也从不敢反对宋江的决定。宋江说要打祝家庄,他没说 “别打了,会死人的”,只默默准备好庆功宴的食材;宋江说要招安,他没说 “招安会不会有危险”,只跟着收拾行李,准备去东京。他知道自己是 “宋江的弟弟”,这个身份让他在梁山有了安稳的日子,也让他失去了说 “不” 的勇气 —— 他怕自己一反对,不仅会失去现在的生活,还会让哥哥为难。

有次宴席结束后,他收拾碗筷,看到桌上剩下的半块腊肉,突然想起乡下的日子。那年闹旱灾,田里颗粒无收,他和宋江啃了半个月的红薯干,连块肉都舍不得买。现在,腊肉剩下了没人要,他却再也找不回当年啃红薯干的踏实。他把半块腊肉包起来,想送给山下的农户,可走到山寨门口,又犹豫了 —— 守门的喽啰问 “宋头领,这是要送谁啊”,他突然觉得不好意思,好像送这块肉,就承认了自己在享受不该享受的东西,最终还是把肉带回了房间,扔在了灶台上,首到发霉也没动。

他的 “无恶”,其实是 “不敢有恶”,也是 “不愿见恶”。他没亲手杀过人,没抢过别人的东西,甚至没骂过一句脏话,可他却享受着恶带来的红利,靠着哥哥的身份,在梁山过着安稳的日子。这种 “无恶之恶”,比那些主动作恶的人更隐蔽,也更让人难以指责 —— 他看起来那么无辜,那么老实,可若没有他这样的 “依附者”,若没有人享受恶的成果,恶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强的延续动力。

就像现实里,贪官的亲属,没亲手收过贿赂,没参与过贪腐,却住着贪官用不义之财买的房子,开着贪官受贿来的车子,穿着名牌衣服,吃着山珍海味;恶霸的家人,没打过架,没欺负过百姓,却用着恶霸抢来的钱,过着富足的生活,对恶霸的恶行视而不见。他们都说 “我没做坏事,我只是过我的日子”,可他们忘了,自己的 “好日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自己的 “无辜”,其实是对恶的默许和纵容。

征方腊结束后,宋江被奸臣下毒害死,宋清没留在东京,也没再回梁山,而是带着宋江的灵柩,回了郓城县老家。他把梁山给的银子分了一部分给当年的邻居,又种起了那两亩薄田,日子过得和以前一样,只是再也没穿过细布衣裳,没吃过山珍海味。有人问他 “当年在梁山享了那么多福,现在后悔吗”,他想了很久,才说 “那些福,不是我的,我不该要”。

他后来在乡下终老,临死前,让儿子把梁山给的那些绸缎、金银都烧了。他说 “这些东西沾着血,我带不走,也不敢带”。他这辈子,没做过恶,却因依附哥哥,间接参与了恶的循环;没享受过几天真正踏实的日子,却因那些 “不该要的福”,愧疚了一辈子。

宋清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无数 “依附者” 的困境。它提醒我们,“没亲手作恶” 不代表 “无辜”,“享受恶的红利” 本身就是一种恶 —— 这种恶,看似轻微,却像温水煮青蛙,慢慢麻痹着人的良知,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恶的帮凶。它也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 “看似无辜” 的享受,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享受的东西,背后可能藏着别人的眼泪和鲜血。

毕竟,恶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有人做,也需要有人享受,需要有人默许。宋清的恶度只有 0.4,可他的故事却告诉我们:最该警惕的,不是那些张牙舞爪的恶,而是那些藏在 “无辜” 背后的、看似微不足道的 “无恶之恶”。



    (http://www.220book.com/book/M3X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恶水浒 http://www.220book.com/book/M3X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