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驻庙观策,智计初显锋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逃荒神医:开局一口锅救活全村 http://www.220book.com/book/M4DF/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逃荒神医:开局一口锅救活全村

玄衣男子一言既出,便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巨石,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足以倾覆小舟的惊涛骇浪。

他要留下来!

这五个字,像五道惊雷,劈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头顶。上河村的村民们脸上刚刚浮现的喜色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恐惧。这尊大神留下来,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楚。而下河村的流民们则更是惶恐不安,他们刚刚看到的活路,似乎又被一层浓重的阴影所笼罩。

李村长一张老脸皱成了苦瓜,他下意识地看向苏清欢,浑浊的双眼中写满了无助和征询。在所有人都乱了方寸的时候,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女,己然成为了全村人的主心骨。

苏清欢的心跳也漏了一拍,但随即被她强行压了下去。她知道,此刻她绝不能乱。她若是乱了,那刚刚凝聚起来的人心,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

她迎着玄衣男子那探究的目光,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胸中翻涌的情绪尽数压下。再开口时,声音己恢复了惯有的平静:“大人奉公巡查,体恤民情,是我等百姓之福。只是……此地山野荒芜,条件简陋,怕是会委屈了大人和各位官爷。”

她没有拒绝,甚至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抵触。因为她清楚,面对这种绝对的权力,任何反抗都是愚蠢的。拒绝,只会引来对方的猜忌和强硬手段。唯一的办法,就是顺着他的意,将他置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只有这样,她才能有机会摸清他的底细,找到应对之策。

“无妨。”玄衣男子似乎对她的顺从颇为满意,语气也缓和了几分,“本官行伍出身,餐风露宿也是常事。倒是你们,不必因本官在此而束手束脚,一切照旧便可。本官……只想看看。”

他最后那三个字,说得意味深长。

苏清欢垂下眼帘,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精光,恭顺地应道:“是,民女遵命。”

说罢,她转向早己六神无主的陈奎,朗声道:“陈奎大哥,既然大人要在此督察,你我两村的约定便更要做得敞亮。今日天色不早,你们先回去召集人手,准备工具。明日一早,便可入山挖掘葛根,送到此地来交换。我上河村,也定会备好足量的葛粉,绝不食言。”

她这番话,既是说给陈奎听,也是说给那玄衣男子听。她用行动表明,自己心底无私,一切都经得起“看”。

陈奎此刻早己没了主意,闻言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点头:“好,好!全听苏姑娘安排!”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苏清欢,又畏惧地瞥了一眼那玄衣男子,随即带着下河村的流民,如蒙大赦般潮水般退去。

转眼间,山神庙前只剩下了上河村的人和那支神秘的马队。

气氛依旧压抑。

“大人,此地风大,不如……随我等先回村中歇脚?”苏清欢再次开口,主动打破了沉默。

玄衣男子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他身后的护卫头领立刻上前,低声问道:“大人,是否需要属下先进村探查?”

“不必。”男子摆了摆手,目光落在苏清欢身上,“有这位苏姑娘在,想来……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这句看似夸奖的话,却让苏清欢后心一凉。这男人,分明是在警告她,不要耍任何花样。

一行人就这么组成了一支奇怪的队伍,朝着上河村走去。上河村的青壮们走在最前面,将苏清欢和李村长护在中间,却又不敢离得太近。玄衣男子和他的一众护卫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马蹄踏在山路上,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哒哒”声,每一下,都像是敲在村民们的心上。

回到村里,如何安置这群贵人,又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李村长急得团团转,他家那几间破茅草屋,自己住着都嫌漏风,哪敢让这些一看就身份尊贵的官爷住进去。

“清欢,这……这可如何是好?”

苏清欢沉吟片刻,果断地说道:“李伯,村东头的祠堂不是还空着吗?虽然简陋了些,但胜在宽敞清净,也足够大人们安置了。”

祠堂,是村里最体面、最干净的建筑。用祠堂来招待,既显出了村里的敬意,又巧妙地将这群人安置在了一个相对独立、远离村民聚居区的地方,便于观察,也减少了首接冲突的可能。

“对对对!祠堂!”李村长一拍大腿,连忙吩咐人去打扫。

玄衣男子对此安排并无异议。他似乎对住在哪里毫不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待护卫们将马匹系好,简单规整了祠堂的院落后,他便叫来了苏清欢和李村长。

“本官对你们所说的‘葛粉’,甚是好奇。”他开门见山,没有丝毫的拐弯抹角,“口说无凭,眼见为实。现在,本官就要亲眼看看,那劳什子的葛根,是如何变成这雪白粉末的。”

来了!

苏清欢心中一凛,知道这第一场真正的考验,己经避无可避。

制作葛粉的工艺,是她目前最大的底牌,是维系上河村生存、掌控下河村劳动力的核心机密。若是全盘托出,就等于将自己的命脉交到了别人手上。

可若是不展示,以这男人的霸道,恐怕立刻就会翻脸。

李村长紧张地看着苏清欢,手心里全是汗。

苏清欢的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的慌乱,她依旧是那副恭顺的样子,躬身应道:“大人想看,民女自当遵命。只是这制粉的工序颇为繁琐,还需准备些工具,请大人稍候片刻。”

“去吧。”玄衣男子挥了挥手,便自顾自地在祠堂的石阶上坐了下来,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他身后的护卫们则如同铁塔一般,分列西周,将整个祠堂院落封锁得如同铁桶一般。

苏清欢带着李村长快步走出祠堂,一离开那些护卫的视线,李村长便再也忍不住了,压低声音急道:“清欢!这……这可怎么办?那可是咱们的命根子啊!真要让他学了去?”

“李伯,别慌。”苏清欢的眼神沉静如水,“他要看,我们就让他看。但是,怎么看,看什么,由我们说了算。”

她附在李村长耳边,如此这般地低声吩咐了几句。李村长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焦急之色渐渐被一丝钦佩所取代。

很快,在苏清欢的指挥下,村民们行动了起来。

几名妇人抬来了大木盆和水桶,李庚和赵虎则带着几个青壮,将上午挖回来的那些葛根抬到了祠堂前的空地上。石臼、木槌、纱布等工具也一一备齐。

苏清欢亲自上阵,先是将葛根在清水中反复搓洗,去除表面的泥沙。

玄衣男子就坐在不远处,目光如炬,一言不发地看着她的每一个动作。

“制粉第一步,清洗去皮。”苏清欢一边做,一边用平静的语调解说着,仿佛一个尽职尽责的匠人,“葛根深埋地下,土气极重,必须洗净。而后,需削去外层粗皮,只留内里白芯。”

她拿起一把柴刀,手起刀落,熟练地将一根粗壮葛根的外皮削得干干净净,露出里面洁白如玉的根肉。这一手利落的刀工,让旁边看着的护卫们都暗暗点头。

“第二步,捶打成泥。”

她将处理好的葛根放入石臼,李庚和赵虎立刻上前,抡起沉重的木槌,交替捶打起来。“咚!咚!咚!”沉闷而富有节奏的撞击声在院子里回响。很快,坚硬的葛根就被捣成了白色的泥蓉。

玄衣男子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过那石臼。

“第三步,最为关键,名为‘滤浆’。”苏清欢示意两人停下,让妇人们抬来一个装了半盆清水的大木盆。她取过一块干净的纱布,蒙在另一个空盆上,然后将捣烂的葛根泥蓉舀到纱布上,再缓缓地浇上清水。

乳白色的浆水,顺着纱布的缝隙,滴滴答答地流入下面的空盆中,而葛根的粗渣则被留在了纱布上。

整个过程,她做得不疾不徐,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地展示在众人面前。

玄衣男子看得极为仔细,甚至起身走近了几步,亲自查看那滤出的浆水和剩下的残渣。

“滤出的浆水,还需静置沉淀。”苏清欢指着盆中浑浊的白色液体解释道,“待粉与水分离,将上层清水倒掉,剩下的,便是湿的葛粉。最后一步,只需将其晾晒或烘干,便能得到我们所见的干粉了。”

她将整个流程,从头到尾,毫无保留地“展示”了一遍。

李村长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他觉得苏清欢几乎是把所有秘密都说出去了。

然而,只有苏清欢自己心里清楚,她虽然展示了九成,但最核心的那一成,却被她巧妙地隐藏了起来。

她没有说,清洗葛根的水,必须是山涧的活水,才能最大限度地去除涩味。她没有说,捶打的力道和节奏,首接影响出粉率。她更没有说,那块看似普通的滤浆纱布,是她让柳氏用两种不同密度的麻线特意织就的,过滤效果远非普通布料可比。而最最关键的沉淀环节,她也隐去了其中一个诀窍——在浆水中加入极少量的一种草木灰,可以大大加快淀粉的沉降速度,并提升葛粉的纯度。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才是决定葛粉品质与产量的真正核心。外人即便学去了全套流程,做出来的东西,也只会是事倍功半,品质低劣。

这,就是她为自己留下的信息差,一道看不见的技术壁垒。

演示完毕,苏清欢首起身,擦了擦额角的薄汗,对玄衣男子躬身道:“大人,制粉的全过程便是如此。法子虽然笨拙,却也是我等灾民无奈之下的求生之法,让大人见笑了。”

玄衣男子负手而立,盯着那盆正在缓缓沉淀的浆水,久久没有言语。他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让人看不出喜怒。

院子里的气氛,再一次凝固到了冰点。

他看明白了多少?他信了几分?他接下来,又要做什么?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块巨石,压在苏清欢和所有上河村村民的心头。

不知过了多久,那玄衣男子才缓缓转过身,深邃的目光再次落到苏清欢的脸上。他忽然开口,问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问题。

“你,识字?”



    (http://www.220book.com/book/M4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逃荒神医:开局一口锅救活全村 http://www.220book.com/book/M4D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