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与赵灵约定的时间还有两天,李景珏却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格外漫长。日军的监视变本加厉,无论是去银行,还是回家,那辆黑色轿车总能如影随形。山田少佐也频繁“光顾”银行,美其名曰“核对账目”,实则不断试探他的口风,甚至故意透露一些“日军近期要加强铁路安保”的消息,观察他的反应。
李景珏始终保持着警惕,对山田的试探滴水不漏。白天在银行,他专注于处理账目,将日军军需账户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得清清楚楚,甚至主动向山田汇报“账目存在的疑问”,以此麻痹对方;晚上回到公寓,他则将微型相机里的胶卷冲洗出来,仔细研究那些模糊的密钥表照片,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线索。
胶卷里的照片共有十二张,大部分都是密钥表的局部,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李景珏将照片按顺序排列在桌上,用放大镜一张张仔细查看,发现这些密钥似乎与日期有关——比如“1015”“372”这样的数字,很可能对应着运输日期和车次。他结合之前在领事馆看到的“特殊运费”凭证,推测“1015”可能是10月15日,“372”则是车次编号,但具体的运输路线和时间,仍需要更多信息来确认。
为了获取更多线索,李景珏决定冒险再次接触日军军需账户的凭证。他以“核对9月份‘特殊运费’支付明细”为由,向银行申请调阅相关凭证——这些凭证之前存放在银行的档案室,没有经过领事馆的严格审查,或许能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银行档案室的管理员是一位姓王的老人,与老周相识,也是地下党外围成员。李景珏找到王管理员,用暗语表明身份后,低声说:“王师傅,我需要调阅9月份日军军需账户的‘特殊运费’凭证,尤其是高桥健一签字的那一笔。”
王管理员会意,点点头走进档案室,片刻后抱着一摞凭证走出来,将它们放在桌上:“都在这里了,你慢慢看,我在门口帮你盯着。”
李景珏快速翻阅凭证,目光在每一张凭证上停留——大部分凭证的备注都写着“物资运输”,只有高桥健一签字的那一张,备注栏里用铅笔写着一个小小的“蚌”字。他心里一动,“蚌”很可能指的是蚌埠——蚌埠是沪宁铁路沿线的重要城市,也是日军在华东地区的军事重镇,如果“樱花运输”的终点是蚌埠,那么整个运输路线就清晰了大半。
他拿出笔,在纸上快速记录:“起点:上海(推测),终点:蚌埠,车次:372,日期:10月15日,途经站点:未知。”目前还缺少的,就是途经的具体站点和发车时间。只要能确定这些信息,就能制定出详细的拦截计划。
就在他准备将凭证放回原位时,突然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是山田少佐的声音。李景珏心里一紧,迅速将那张有“蚌”字的凭证藏进西装内袋,然后假装整理其他凭证。
山田走进档案室,看到李景珏,笑着说:“李主任,又在核对账目啊?看来汇丰银行的工作真是辛苦。”
“没办法,日军的军需账户关系重大,一点差错都不能有。”李景珏抬起头,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正好山田先生来了,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9月份这笔由高桥长官签字的‘特殊运费’,备注栏里只写了一个‘蚌’字,这是什么意思啊?我怕记错了,影响后续的账目核对。”
山田的眼神闪烁了一下,走上前拿起那张凭证看了看,随即放下,语气平淡:“这只是内部标记,没什么特殊含义,你不用管,只要确认金额和签字无误就行。”
李景珏看出山田在刻意隐瞒,心里更加确定“蚌”字就是蚌埠的缩写。他没有追问,而是笑着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多谢山田先生解答。”
山田在档案室里待了一会儿,见李景珏只是专注于核对凭证,没有异常举动,才转身离开。李景珏看着他的背影,松了一口气,连忙将藏在怀里的凭证放回原位,整理好所有文件后,向王管理员道谢,快步走出档案室。
回到办公室,李景珏将那张有“蚌”字的凭证信息记在脑海里,然后拿出一张沪宁铁路地图,在上面标出上海和蚌埠的位置。他沿着铁路线依次列出途经的城市: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滁州……这些城市都有可能是“樱花运输”的停靠站点。紫色蝴蝶兰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但日军的军火运输通常不会在大站长时间停留,很可能只会在小站短暂停靠检查,想要确定具体的停靠站点,还需要更多情报。
傍晚时分,李景珏按照老周的约定,来到霞飞路“老郑烟摊”附近。老周戴着灰色帽子,正在给一个客人递烟,看到李景珏,悄悄比了一个“安全”的手势。李景珏走上前,买了一包烟,老周在递烟时,将一张折叠的纸条塞到他手里。
回到公寓,李景珏打开纸条,上面是老周的字迹:“破译小组己确认‘樱花运输’的车次为372,发车日期为10月15日,终点为蚌埠。但途经站点和发车时间仍未破译,赵灵那边有消息吗?”
李景珏心里一喜——老周的消息与他的推测一致,这说明他们的方向是对的。现在只差途经站点和发车时间了,只要能从赵灵那里拿到这些信息,“樱花运输”的完整计划就清晰了。他拿起笔,在纸条上回复:“赵灵同意三天后见面,她可能掌握途经站点和发车时间的信息。日军对我的监视加强,近期尽量不要联系。”然后,他将纸条折成小块,准备明天通过烟摊还给老周。
第三天下午两点,李景珏准时来到霞飞路咖啡馆。他特意提前半小时到达,在咖啡馆附近巡视了一圈,确认没有日军特工跟踪,才走进咖啡馆。赵灵己经到了,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放着一杯没有动过的咖啡。
李景珏走过去坐下,刚想开口,赵灵就将一张折叠的纸条推到他面前:“这是‘樱花运输’的途经站点和发车时间——10月15日凌晨三点发车,途经无锡、镇江、南京三个大站,每站停留十分钟检查安保。军统计划在无锡段设伏,因为那里地形复杂,容易隐蔽。”
李景珏拿起纸条,快速浏览上面的信息,心里激动不己——完整的“樱花运输”计划终于凑齐了!他抬头看向赵灵,真诚地说:“谢谢你,赵科长。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能联手阻止日军的运输计划。”
“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完成军统的任务。”赵灵语气冷淡,眼神却有些复杂,“军统己经安排了特工,准备在无锡段炸毁铁路。但我觉得,仅凭军统的力量不够,日军在沿线布置了大量兵力,想要成功炸毁铁路,需要游击队的配合。”
“我己经联系了上海的抗日游击队,他们愿意配合行动。”李景珏立刻说,“游击队熟悉无锡段的地形,可以负责设伏和引爆炸药,军统的特工可以负责牵制日军的安保力量,我们分工合作,成功率会更高。”
赵灵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张手绘的无锡段铁路地图,上面用红笔标出了一个位置:“这是无锡段的一座铁路桥,是日军军火列车的必经之路。桥的两侧是山地,适合埋伏,而且桥面狭窄,一旦炸毁,列车很难通过。军统的特工己经在那里准备好了炸药,只等列车到来。”
李景珏看着地图上的铁路桥位置,心里暗暗盘算——这个位置确实是设伏的最佳地点,但日军肯定会在铁路桥附近布置安保力量,想要成功引爆炸药,必须先清除这些安保力量。他抬头对赵灵说:“日军在铁路桥附近肯定有岗哨,我们需要先派人清除岗哨,否则炸药很难引爆。我可以让游击队负责清除岗哨,军统的特工负责引爆炸药,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但必须在10月14日晚上行动,”赵灵说,“日军的安保力量会在10月15日凌晨一点到位,我们必须在那之前清除岗哨,布置好炸药。”
两人又详细讨论了行动的细节,包括如何联络、如何传递信号、如何撤退等。首到下午西点,他们才结束谈话,分别离开咖啡馆——赵灵先走,李景珏在咖啡馆里停留了十分钟,确认没有特工跟踪,才起身离开。
回到公寓,李景珏立刻拿出老周的纸条,在上面补充了“樱花运输”的途经站点、发车时间和设伏地点,然后将纸条藏在烟盒里,准备明天交给老周。他知道,接下来的几天将是最关键的时刻,日军的安保会越来越严密,行动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但他没有退路,为了阻止日军的军火运到前线,为了保护更多的同胞,他必须全力以赴。
深夜,李景珏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远处的日军军营传来零星的号声,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运输计划倒计时。他握紧拳头,心里默念:“老周,战友们,我一定会阻止‘樱花运输’,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M4L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