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车间的传送带还在轰隆隆转着,可上面的苹果汁箱子越堆越多,像座小山。老李蹲在地上,数着退货单上的数字,声音都发颤:“老板,这是今天第三家退货的超市了,说张老板那边给3块1,还包运费,咱们5块的价,根本没人要。”
宋仁投站在原料堆前,拿起一个苹果着。果皮上的白霜还在,是昨天从中间商手里收的,4块一斤,光这一个苹果的成本就快1块钱。他想起上周去张老板的工厂考察,远远看到农户的三轮车首接开进后门——那时候就该想到,他们是跳过中间商了。
“走,去城郊。”宋仁投突然转身,抓起外套就往外走,“老李,你跟我去王大爷的苹果园,张叔,你盯着车间,别让生产停了。”
王大爷的苹果园在山脚下,车子刚停稳,就看见老爷子蹲在田埂上抽烟,身边的竹筐里装满了红苹果,却没人来收。“仁投?你咋来了?”王大爷看到他,把烟屁股摁在土里,“是不是来买苹果?可我这货都跟李中间商订好了,他说今天来拉,到现在还没来。”
宋仁投蹲下来,拿起一个苹果擦了擦,咬了一口——脆甜多汁,比中间商送的品质好多了。“王大爷,我不是来买,是来跟您合作的。”他把嘴里的苹果咽下去,开门见山,“我首接从您这儿收,3块5一斤,比李中间商给的3块高5毛,现款现货,不拖欠。”
王大爷的眼睛猛地亮了,又飞快暗下去,抓着烟袋的手都在抖:“3块5?真的?可我跟李中间商签了协议,要是卖给别人,得赔5000块违约金。我这果园一年才赚两万多,赔不起啊。”
“违约金我出。”宋仁投从包里掏出拟好的协议,摊在田埂上,“您看,协议上写得明明白白,价格3块5,涨了随行就市,跌了我也按3块5收。您要是信我,现在就签,李中间商那边的违约金,我明天就让财务打给您。”
王大爷盯着协议上的字,老花镜滑到鼻尖。风一吹,田埂上的草晃得厉害,他突然抬头问:“你去年开超市,是不是从城西刘婶那儿收过白菜?她跟我说,你给的价比别人高两毛,还帮她把烂菜拉去喂猪。”
宋仁投笑了:“是有这事。刘婶的白菜好,就该卖好价。”
“行!我信你!”王大爷突然拍了下大腿,抓起笔在协议上按了手印,“李中间商那人,去年就欠我一万块货款没给,要不是签了协议,我早不跟他合作了!”
刚签完协议,远处传来三轮车的声音。李中间商带着两个伙计,摇摇晃晃地开过来,看到宋仁投,脸立刻沉了:“王大爷,你跟他签啥呢?咱们不是说好今天拉货吗?”
王大爷往宋仁投身后站了站:“李老板,我跟仁投合作了,你那货,我不卖了。”
“不卖了?”李中间商跳下车,指着王大爷的鼻子骂,“你忘了你签的协议?违约金5000块,你拿得出来吗?”
宋仁投往前一步,挡在王大爷身前:“违约金我出。李老板,你欠王大爷的一万块货款,是不是该结了?”
李中间商的脸一下子白了,往后退了半步:“我……我啥时候欠他钱了?你别血口喷人!”
“去年十月十三号,你拉走他500斤苹果,说过年前结款,到现在没给。”宋仁投从手机里调出刘婶给的录音,“王大爷怕你不认账,让刘婶录了音,要不要我放给你听听?”
李中间商的脸涨成了猪肝色,狠狠瞪了王大爷一眼,灰溜溜地跳上三轮车:“行,宋仁投,你等着!”
看着三轮车开远,王大爷抹了把汗:“仁投,谢谢你啊,要不是你,我这钱还得不上。”
“谢啥,应该的。”宋仁投拍了拍他的肩膀,“您帮我联系下其他果农,就说我按3块5收,违约金我出,愿意合作的,今天就能签协议。”
王大爷的行动力真快,不到一下午,就联系了周边五个果农。宋仁投带着协议和现金,跑了五个果园,签了二十万斤苹果的首采协议。夕阳西下时,他回到工厂,手里的采购单上,苹果价从4块降到3块2,梨从3.8块降到3块,桃子从4.2块降到3.5块——总成本一下子降了20%。
“老李,调价。”宋仁投把采购单拍在桌子上,“苹果汁出厂价调至3块,比张老板他们低2毛,包装上印‘产地首采,无中间商赚差价’,明天一早就送各大超市。”
老李眼睛都亮了,抓起单子就往财务室跑:“好嘞!我这就去办!”
第二天一早,工厂的送货车刚开到城东的惠民超市,就被老板刘婶拦下来了。“仁投,你这价真3块?”刘婶扒着车门看,“张老板昨天还跟我说,你肯定得降到2块8,不然撑不住。”
“3块,一分不少,也一分不多。”宋仁投递过去一箱样品,“您尝尝,这是王大爷家的苹果榨的,比张老板那边的甜,成本低是因为跳过了中间商,不是偷工减料。”
刘婶打开箱子,倒出一杯苹果汁尝了尝,眼睛一亮:“比张老板的甜!行,我订50箱,要是好卖,以后就跟你家进。”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上午的功夫,就有八家超市来订货。送货车一趟趟跑着,车间里堆着的苹果汁箱子越来越少。老李拿着销售单冲进办公室,声音都带着笑:“老板!50吨库存清完了!城西的王老板还说,要订100箱,问能不能长期合作!”
宋仁投正在看新的采购协议,闻言抬头笑了笑:“告诉王老板,长期合作可以,价格再降1毛,2块9,但是得预付30%定金。”
就在这时,张老板的电话打来了。宋仁投接起,就听见那边的吼声:“宋仁投,你故意跟我作对是吧?降到3块,你赚什么钱?”
宋仁投靠在椅子上,手指敲着桌子:“张老板,我成本多少,就卖多少,不像你,靠压价挤垮同行。你要是想继续压,尽管来,我2块8也能卖,反正我从农户手里收的货,成本比你低1块多。”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张老板气急败坏的声音:“你……你等着!”
挂了电话,老李凑过来:“老板,张老板会不会耍阴招?比如让中间商不给咱们供货?”
“他想耍,也没人理他了。”宋仁投拿出手机,给王大爷发了条微信,“你看,王大爷刚告诉我,周边十个果农,都跟我签了首采协议,中间商现在想收都收不到货。”
老李看着手机里的消息,笑得合不拢嘴:“还是老板你有远见!这一下,张老板他们彻底没辙了!”
宋仁投站起身,走到车间门口。阳光照在传送带上,刚榨好的苹果汁冒着热气,甜香飘满了整个工厂。他想起父母当年开超市时,总说“做生意要实在,别赚黑心钱”——现在他做到了,靠实在和农户合作,靠实在打破同行的阴谋。
“老李,去准备下。”宋仁投转身往办公室走,“张老板他们肯定还会有动作,咱们得提前准备。明天去趟城南的梨园,把梨的首采协议也签了,以后咱们不光做苹果汁,还要做梨膏、桃罐头,把产品线扩起来。”
老李点点头,转身就去安排。宋仁投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农田。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伏,像波浪一样。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张老板他们不会轻易认输,但他不怕——他有农户的支持,有实在的价格,有过硬的品质,就算再打价格战,他也能赢。
傍晚的时候,仁月打来电话,声音甜甜的:“哥,我听说你把价格降下来了,超市都来订货了?”
“嗯,差不多清完库存了。”宋仁投笑着说,“等周末你回来,哥带你去王大爷的果园摘苹果,比超市买的甜多了。”
“好呀!”仁月的声音里满是期待,“哥,你真棒!我就知道你能解决!”
挂了电话,宋仁投靠在椅子上,嘴角带着笑。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不会轻松,张老板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反击,但他不怕——他有信心,靠产地首采的优势,靠实在的经营,把工厂做起来,把父母的心血传承下去。
而此刻的张老板办公室里,张老板把手机摔在桌子上,气得脸都红了:“宋仁投这个小子,居然跳过中间商,首接跟农户合作!这一下,咱们的成本优势全没了!”
旁边的李老板皱着眉:“张哥,要不咱们也跟农户签首采协议?反正宋仁投能签,咱们也能签。”
“你以为我没试过?”张老板狠狠拍了下桌子,“周边的果农,都跟宋仁投签了协议,说他实在,不拖欠货款,咱们以前欠农户的钱还没给,谁愿意跟咱们合作?”
王老板叹了口气:“那怎么办?再压价,咱们就得赔本了,总不能真跟宋仁投拼到2块8吧?”
张老板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的工厂,眼神阴沉沉的。他知道,宋仁投这一步,彻底打破了他的压价阴谋,要是再不想办法,他们三家真要被挤出市场了。
“看来,只能跟他谈谈了。”张老板沉默了半天,终于开口,“明天我去趟他的工厂,看看他愿不愿意合作。”
而此时的宋仁投,还不知道张老板的想法。他正在办公室里,拟定梨膏和桃罐头的生产计划。灯光下,他的笔在纸上飞快地写着,每一个字都透着坚定——他要把工厂做好,把父母的诚信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吃到实在、好吃的农产品。
夜色渐深,工厂的灯还亮着。传送带上的苹果汁箱子越来越少,新的梨膏生产线正在安装。宋仁投知道,只要他坚持实在经营,靠产地首采降低成本,靠过硬品质吸引客户,就算遇到再多困难,他也能挺过去。
而这一切,只是开始。他要让临江的农产品,走出临江,走向更远的地方,让父母的名字,和他的实在经营一起,被更多人记住。
(http://www.220book.com/book/M71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