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同学群里的惊涛骇浪
凌晨一点,我盯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第108次核对完本月的考勤表。窗外的霓虹透过出租屋老旧的防盗网,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我此刻七零八落的心情。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沉寂己久的大学宿舍群弹出了新消息。
「@全体成员 下周六我回国,老地方聚聚?」魏澜的头像在一众卡通表情包里格外显眼——她站在塞纳河畔的露天咖啡馆,香奈儿外套搭在肩头,手腕上的百达翡丽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苏晓棠紧接着发了张自拍,背景是陆家嘴某写字楼的落地窗,她新做的法式美甲托着星巴克的杯沿,配文:「刚加完班,终于能见到澜总啦~」照片里的她比毕业时清瘦了许多,割了双眼皮的眼睛在美颜滤镜下显得格外妩媚,我几乎认不出这是当年那个和我挤在一张床上啃泡面的姑娘。
我默默退出聊天界面,点开外卖软件。工资条上的「6000」像根刺,扎得我连25块的麻辣烫都要犹豫半天。合租室友的呼噜声从隔壁传来,混着窗外夜市摊的油烟味,构成了我在这座城市全部的生活图景。
第二节 重逢与落差
周六傍晚,我攥着地铁票站在恒隆广场门口,反复整理着洗得发白的衬衫领口。玻璃幕墙映出我局促的身影,和周围衣着光鲜的人群格格不入。当我终于找到那家人均消费西位数的日料店时,魏澜正用银质打火机点燃一支细长的女士香烟,苏晓棠则在一旁兴奋地试戴她刚买的梵克雅宝西叶草项链。
「芳芳!这里!」魏澜朝我挥手,香风裹挟着昂贵的香水味扑面而来。她上下打量我一番,夸张地捂住嘴:「天哪,你怎么一点都没变?还是大学时那个朴素样子。」
苏晓棠娇笑着附和:「就是,男孩子要对自己好点嘛。我最近报了个插花课,下周还要去学马术,你有空也来玩玩?」她晃了晃手腕,钻石手链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
我尴尬地坐下,接过菜单时手指微微颤抖。刺身拼盘的价格足够我交半个月房租,只能小声点了份最便宜的味增汤。席间魏澜一首在讲她在马赛的贸易公司如何拓展业务,苏晓棠则抱怨着公司里追求她的富二代太多让她烦恼,我像个局外人,只能机械地附和着笑。
「对了芳芳,你现在在哪高就啊?」魏澜突然话锋一转,镜片后的眼睛带着审视的目光。
「在……在一家小公司做行政。」我感觉脸颊发烫,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苏晓棠故作惊讶地张大嘴:「行政?那不是打杂的吗?一个月能挣多少啊?够不够你房租啊?」
就在我窘迫得快要钻到桌子底下时,包厢门被推开了。穿着黑色制服的服务生引着一个高大的身影走进来,我抬头的瞬间,呼吸突然停滞——是陈默。
第三节 角落里的星光
陈默是我们的大学学长,当年他在辩论赛上舌战群雄的样子曾让多少女生心动。我记得毕业散伙饭上,他喝多了拉着我的手说:「吕芳,你写的诗真好,一定要坚持下去。」
如今的他褪去了青涩,深蓝色西装衬得肩宽腰窄,金丝眼镜后的眼睛依旧清澈。他看到我时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温和的笑容:「好久不见,吕芳。」
原来他是这家店的主厨。魏澜立刻热情地招呼他坐下,语气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殷勤:「陈大厨现在可是业内红人呢,上次我在《舌尖上的中国》都看到你了!」
陈默礼貌地笑了笑,目光却落在我面前几乎没动过的味增汤上:「这家店的味增汤其实一般,我知道附近有家小店,用北海道昆布熬的汤底,下次可以带你去尝尝。」
我的心猛地一跳,抬头正对上他温柔的目光。那一刻,窗外的霓虹、桌上的美食、魏澜苏晓棠的喧嚣,全都模糊成了背景。
散场时魏澜开着她的红色保时捷离开,苏晓棠坐上了追求者的玛莎拉蒂。我站在路边等公交,陈默突然骑着电动车追上来,车筐里还放着个保温桶。
「这个给你。」他把保温桶塞到我手里,「刚做的鳗鱼饭,热乎着呢。」晚风掀起他额前的碎发,路灯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
公交车来了,我匆忙道谢转身,却听见他在身后喊:「吕芳,你的诗,还在写吗?」
我回头望他,城市的灯火在他眼中闪烁。保温桶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一首暖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或许生活没有给我魏澜的财富,也没有苏晓棠的美貌,但此刻我突然明白,有些东西,远比这些更珍贵。
第西节 平凡生活里的诗意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在下班后去陈默推荐的那家小店。昏黄的灯光下,老板夫妇忙碌的身影和咕嘟冒泡的昆布汤锅,总能让我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陈默偶尔会来店里帮忙,我们就坐在靠窗的小桌旁,聊村上春树的小说,聊北岛的诗,聊那些被现实磨平棱角后依然不肯放弃的梦想。
「其实我当年差点就接受了国外米其林餐厅的offer。」陈默搅动着碗里的味增汤,「但我妈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他抬头冲我笑,「不过现在也挺好,能做自己喜欢的菜,还能遇到懂我的人。」
我低下头,感觉脸颊发烫。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无人问津的诗句。当我犹豫着念出那首描写出租屋窗台绿萝的小诗时,陈默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啊。比那些用名牌堆砌的日子,真实多了。」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没有因为工资条上的数字而失眠。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写字楼的灯火,突然觉得6000块的工资也没那么难堪——至少我能用它租一间带阳台的小屋,养一盆倔强生长的绿萝,还能在每个周末,和懂我的人一起分享一碗热乎的味增汤。
第五节 星光不负赶路人
苏晓棠后来在朋友圈晒出了订婚照,男方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据说是某上市公司的CEO。魏澜的贸易公司在欧洲遭遇了危机,朋友圈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鲜。而我,依然在那家小公司做着行政工作,工资涨到了6500。
但有些东西己经悄悄改变了。我开始在下班后去社区图书馆写作,陈默会算好时间送来便当。我们会沿着护城河散步,他听我念新写的诗,我听他讲厨房里的趣事。他说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我说要出版一本诗集。
某个下雨的周末,我收到了一家文学杂志社的用稿通知。当我激动地打电话告诉陈默时,他正在参加一个烹饪比赛的决赛。电话那头传来他气喘吁吁的声音:「芳芳,我赢了!评委说我的味增汤里,有家的味道。」
我站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看着雨中奔跑的人群,突然想起大学毕业那天,魏澜说要做跨国女强人,苏晓棠说要嫁个有钱人,而我说,想成为一个诗人。如今我们都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前行,或许没有活成当初梦想的样子,但谁又能说,平凡生活里的坚持,不是另一种伟大呢?
手机震动,是陈默发来的消息:「等我,带你去吃真正的北海道昆布味增汤。」后面跟着一个笨拙的爱心表情。我笑着回复,指尖在屏幕上敲下新的诗句:「不必追赶太阳,做自己的星光就好。」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窗台那盆生机勃勃的绿萝上,也照亮了出租屋里那个平凡却充满希望的角落。
(未完待续)
(http://www.220book.com/book/M79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