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0章一语惊四座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回1976:我的完美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7IO/ 章节无错乱精修!
 

西山宾馆坐落在京郊,环境清幽,戒备森严。能够在这里召开的会议,级别可想而知。

林枫跟着沈教授和周斌走进会场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庄重而凝练的氛围。与会者大多是西十岁以上的干部和学者,衣着朴素,但眉宇间透着干练和权威。像林枫这样年轻的面孔,几乎是凤毛麟角,引得不少人侧目。

沈教授低声叮嘱:“林枫,放松点,多看多听,发言的时候抓住重点,言简意赅。”

“我明白,沈教授。”林枫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他今天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戴着苏婉清送的那条围巾,看起来干净又略带几分书卷气,符合他学生的身份。

会议开始,首先是部委领导讲话,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特别是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接着是几位资深专家做主题报告,观点各有侧重,但基调都偏向谨慎,强调必须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进行改革。

林枫认真听着,快速做着笔记,大脑飞速运转,将各位领导的讲话精神和专家观点与自己掌握的资料、之前的思考进行印证、融合。

轮到“青年代表发言”环节了。前面几位来自其他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年轻教师或研究生,发言虽然不乏亮点,但多少有些照本宣科或过于理论化。

主持人念到林枫的名字时,会场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很多人都好奇地望向这个站起来的身材挺拔、面容尚带青涩的年轻人。

林枫走到发言席,先向主席台和与会者恭敬地鞠了一躬。他没有拿厚厚的稿子,只有几张写满关键词的卡片。

“各位领导,各位前辈老师,大家好。我是首都经济学院的学生林枫。非常感谢课题组给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下面,我结合参与资料整理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主要就如何破解当前农村‘卖难买难’的困局,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他开场谦逊,语气平稳,瞬间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我认为,解决‘两难’问题,核心在于打通梗阻,降低交易成本。而当前最大的梗阻之一,在于信息不通和中间环节过多。”他开门见山,点出要害。

“农民不知道城里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城里也不知道农村有什么,质量如何。结果就是,要么东西烂在地里,要么被少数中间商层层压价。而要打破这种信息壁垒,除了加强国家的计划指导和信息发布外,是否可以尝试引入一种‘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的机制?”

他巧妙地用了经济学隐喻。“比如,是否可以由供销社系统牵头,在每个县甚至公社,建立定期的、开放的‘农副产品信息交流集市’?不仅是实物交易,更重要的是信息发布和订单洽谈。让国营商店、集体食堂、甚至刚出现的个体饭馆,首接与生产队、专业户见面,看样品,谈价格,签合同。”

这个设想比之前项目组讨论的“服务社”更进了一步,首接指向了信息平台和合同农业的雏形。

“这样一来,”林枫继续阐述,“农民可以根据订单安排生产,减少盲目性;采购方可以确保货源和质量,降低搜索成本;国家可以通过管理集市、监督合同执行,进行有效调控。这比单纯地打击投机倒把,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接着列举了几个课题组收集到的真实案例,用数据说明信息不畅导致的损失,以及个别地区自发形成的类似集市的积极效果。他的发言有理论、有实际、有数据、有案例,逻辑清晰,说服力强。

会场里非常安静,大家都在认真倾听。不少之前持保守观点的老专家,也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林枫最后总结道:“当然,这种‘信息集市’的建立,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信用体系和监管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认为,这或许是未来搞活农村流通、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一条可行路径。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他再次鞠躬,走下发言席。

短暂的寂静后,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同于之前的礼貌性鼓掌,而是带着由衷的赞赏和认可!

主持会议的部委领导笑着对旁边的沈教授说:“老沈,你们学校这个学生不得了嘛!眼光很准,思路很活,是块好材料!”

沈教授脸上乐开了花,与有荣焉。

会后休息时间,好几位领导和专家主动走过来与林枫交谈,询问他一些细节,甚至讨论起可行性。林枫不卑不亢,对答如流,既坚持核心观点,又充分尊重前辈意见,表现得体大方。

周斌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林枫,你今天可是给咱们学校、给咱们课题组长了大脸了!”

林枫谦虚地笑笑:“都是领导们指导得好,课题组基础工作扎实,我就是把大家的想法系统梳理了一下。”

他心里清楚,这次发言的成功,不仅在于观点新颖,更在于他精准地把握了会议的基调——改革是共识,但必须在可控范围内。他的建议,看似大胆,实则每一步都嵌入了国家主导的框架内,让保守派觉得安全,让改革派看到希望。

这次西山之行,林枫这个名字,算是正式进入了一些高级决策者的视野。这为他未来的人生道路,铺下了一块极其重要的基石。

晚上回到学校,林枫虽然疲惫,但精神亢奋。他没有大肆宣扬,只是跟室友简单说了句开会回来了,便照常洗漱休息。

夜深人静时,他进入空间。看着那些古籍、紫檀凳、邮票,再回想今天会场的场景,他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一个是隐秘的财富世界,一个是光明的学术仕途,两者看似平行,却因为他这个重生者,产生了微妙的交集和相互促进。

他给苏婉清写了一封短信,只简单说研讨会顺利,见识了很多,很想念她。更多的细节和喜悦,他留待将来慢慢分享。

他知道,西山献策只是开始。随着改革春风的吹拂,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遇正在前方等待。而他,己经做好了准备,将继续以这种低调而高效的方式,同时耕耘着属于自己的双重世界,稳步走向那个既定的、辉煌的未来。他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回1976:我的完美人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M7I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回1976:我的完美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7I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