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1章沪上机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回1976:我的完美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7IO/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重回1976:我的完美人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回1976:我的完美人生最新章节随便看!

西山研讨会的影响,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的涟漪持续扩散。林枫在会上的发言稿,经过沈教授的整理和推荐,被一家内部刊物摘要刊登,虽然只是寥寥数百字,但在特定的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林枫收到了几封来自外地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信,有的是探讨问题,有的是邀请他参与相关研究。他都谨慎地回复,态度谦逊,多以学习请教的口吻,既维持了联系,又不过分张扬。

学校里,系领导找他谈了一次话,勉励他继续努力,并表示会在奖学金、未来毕业分配等方面给予重点考虑。连平时不太管学生事务的系党总支书记,见到他也会亲切地点头示意。

林枫依旧每天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只是去沈教授项目组和周斌老师那里跑得更勤了。他深知,学术上的根基越扎实,他那隐秘的第二重身份就越安全。

王大川私下里嚷嚷着要林枫请客,庆祝他“一鸣惊人”。林枫没有推辞,周末叫上同宿舍的三人,又邀请了周斌老师,一起去校门口新开的一家小饭馆吃了顿涮羊肉。席间气氛热烈,林枫依旧是那个话不多但句句在点的沉稳青年,丝毫没有得意忘形,这让周斌更加高看他一眼。

这天,林枫正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吴老托人捎来口信,让他周末去店里一趟,有要事相商。

周末,林枫准时来到琉璃厂。吴老店里难得清静,只有他一人坐在柜台后,面前放着一封己经拆开的信。

“小子,来了。”吴老示意他坐下,把信推过去,“津门老魏来的信,你看看。”

林枫接过信,快速浏览。信里说,沪上最近有个小范围的交流活动,有几个南洋回来的华侨,带了些东西想出手,其中不乏精品。老魏因为家里有事走不开,推荐吴老去看看,信里还特意提了一句“若林小友得空,不妨同往,年轻人多见见世面”。

沪上?南洋华侨?林枫心中一动。这可是接触外路货、开阔眼界的好机会!而且由魏爷推荐,吴老带队,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保障。

“吴老,您的意思是?”林枫放下信,问道。

“我年纪大了,懒得跑远路。”吴老敲了敲烟袋锅,“不过老魏信里说得恳切,那边也确实可能有好东西。你要是感兴趣,就跑一趟?就当替我去了。路上盘缠和开销,我出。”

林枫立刻明白了吴老的用意。这是给他创造独当一面的机会,也是进一步考验和锻炼他。他略一沉吟,便点头答应:“既然魏爷和吴老信得过我,我愿意去一趟。不过盘缠不用吴老出,我平时省下些助学金,够用。”

他不想在经济上过于依赖吴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很重要。

吴老欣赏地点点头:“行,有骨气。那你就自己去。这是地址和联系人的方式,到了沪上就找这个人,说是京城吴老铺子里的伙计就行。”他递给林枫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名字和一个地址。

“记住,”吴老神色严肃起来,“沪上水深,鱼龙混杂。多看少动,拿不准的宁可错过,也别逞强。一切以安全为上。”

“晚辈牢记在心。”林枫郑重接过纸条。

离开琉璃厂,林枫开始积极准备这次沪上之行。他向系里请了几天事假,借口是老家有远房亲戚病重需要探望。沈教授和周斌都爽快地批了假,还嘱咐他路上小心。

他仔细规划了行程,买了最便宜的硬座火车票。动身前一晚,他进入空间,仔细清点可动用的资金。除了手头剩余的现金,他将空间里一批品质最好的野山参和灵芝小心包好,准备带到沪上见机行事。这些东西体积小、价值高,比带大量现金安全。

他还特意带上了那本方凳和几套有代表性的邮票,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作为学习对照的样本。最后,他将苏婉清送的那方绣着青松的手帕仔细叠好,放进贴身口袋。

第二天,他告别室友,踏上了南下的列车。硬座车厢里拥挤嘈杂,各种气味混杂。林枫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北方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期待。

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火车终于驶入了沪上车站。与首都的庄严厚重不同,沪上给林枫的第一印象是繁华、拥挤且充满活力。高楼更多,街上行人的衣着色彩更鲜艳,步伐也更匆忙。

他按照地址,找到了位于老城厢的一家不起眼的招待所。联系人是个精干的中年人,姓徐,看了吴老的便条,又打量了林枫几眼,便安排他住下,言谈间颇为客气,但透着谨慎。

“小林同志,先休息一下。晚上有个便饭,几位朋友聚聚,你也一起来,认认人。”徐先生说道。

晚上,在一家本帮菜馆的小包间里,林枫见到了这次交流活动的核心人物。除了徐先生,还有两位气质儒雅的老者,据说是沪上收藏界的名家,另外就是三位南洋华侨打扮的人,为首的是一位姓陈的老先生,衣着考究,说着一口带闽南口音的普通话。

席间谈话主要是徐先生和两位沪上名家与陈老先生寒暄,聊些风土人情,并不首接涉及交易。林枫安静地坐在末位,认真倾听,偶尔礼貌性地微笑,绝不插话。

陈老先生似乎对林枫这个沉默的年轻人有些好奇,用餐间隙,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问他:“这位小兄弟,也是同道中人?”

林枫放下筷子,恭敬地回答:“陈老先生好,晚辈林枫,是京城吴老铺子里帮忙的学徒,跟着吴老和魏爷学点皮毛,这次主要是来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他语气不卑不亢,点出了吴老和魏爷的名号,既表明了来历,又显得谦虚。

陈老先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点了点头:“吴老哥和魏老哥都是行里的翘楚,你能跟着他们学,是福气。年轻人,多看看好。”

饭后,陈老先生才示意随从拿出一个古朴的紫檀木盒。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件瓷器:一件是釉里红玉壶春瓶,发色纯正,宛如霞光;另一件是斗彩海兽纹小罐,色彩斑斓,栩栩如生。

两件东西一拿出来,连那两位沪上名家都忍不住吸了口气,连声称赞。

林枫也凝神细看。东西确实是开门老,而且品相极佳,显然是传承有序的珍品。尤其是那件釉里红,发色均匀,几乎没有瑕疵,堪称极品。

陈老先生叹了口气,说道:“不瞒各位,家里生意遇到些困难,不得己才出让这几件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价格方面,好商量,只希望为它们找到懂行的好归宿。”

接下来便是讨价还价的环节。沪上两位名家显然极为心动,但价格咬得很死。林枫始终安静地听着,不发一言,心里却在快速盘算。这两件东西的价值,远非他目前财力所能及,而且太过扎眼,不适合他现阶段入手。

最终,其中一件被一位沪上名家以高价订下,另一件因为价格差距未能成交。

散场后,徐先生送林枫回招待所,路上看似随意地问:“小林,你觉得那件没成交的斗彩小罐怎么样?”

林枫知道这是在考他,谨慎地回答:“徐叔,东西是顶好的东西,晚辈不敢妄评。只是觉得,海兽纹饰繁复,彩釉如此艳丽夺目,虽是真品,但似乎……与晚辈见过的几件明代斗彩的含蓄韵味,略有不同,或许更符合清代宫廷的审美趣味。”

他没有首接说不好,而是从艺术风格上提出了一个细微的差异点。

徐先生闻言,深深看了林枫一眼,脸上露出了笑容:“吴老哥果然没看错人。眼力毒,话更稳。那件小罐,确实是雍正仿成化,虽也是官窑精品,但价值终究差了一筹。你能看出来,很不简单。”

回到房间,林枫长舒一口气。沪上第一关,算是顺利通过。他不仅见到了真正的精品,展现了眼力,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徐先生的初步认可。

他知道,这次沪上之行,绝不会空手而归。更大的机遇,或许还在后面。而他,己经做好了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M7I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回1976:我的完美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7I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