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槐花村的铜锅与藏在花汁里的救赎
西月的槐花村被裹在一片甜香里,漫山遍野的槐树枝头堆着雪似的花,风一吹,细碎的花瓣就像雪片似的往下落,沾在苏软的发梢、肩头,连呼吸里都裹着清甜的香气。他跟着导航往村里走,鞋底踩过铺着花瓣的小路,发出 “沙沙” 的轻响,像踩在揉碎的云朵上。
“小伙子,找谁家啊?” 路边槐树下,一个穿灰布衫的老人正蹲在石臼前捶打什么,石臼里泛着淡紫色的汁,香气比槐花更浓。老人手里的木槌是老松木做的,柄上包着一层厚厚的包浆,一看就用了很多年。
苏软停下脚步,目光落在石臼里:“大爷,您这是在做槐花染吧?我是软衍时光的苏软,来村里想跟您合作推广手艺。”
老人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眼里带着警惕:“合作?之前也有城里来的人说合作,结果把我家的老铜锅借走,就再也没还回来!” 他放下木槌,指了指身后的土坯房,“那锅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染槐花布必须用它,现在没了锅,啥也染不成了。”
这老人是槐花村唯一会槐花染的赵阿公,林晓之前跟苏软提过,说 “赵阿公的槐花染能染出渐变的淡紫,比城里的化学染料好看十倍,就是性子倔,被商人骗怕了”。
苏软心里一沉,蹲在石臼边,指尖沾了点淡紫色的花汁,指尖立刻染上一层柔润的紫:“阿公,我不是来借东西的,我们想帮您重新做一口铜锅,再教村里人种槐树、学染布,卖了钱都归大家,您看行吗?”
赵阿公没说话,只是拿起木槌继续捶打槐花,石臼里的花汁溅出来,落在他的裤脚上,晕开小小的紫斑。苏软知道他心里有疙瘩,也不着急,就坐在旁边的石头上,看着他捶花 —— 木槌起落间,槐花的香气越来越浓,淡紫色的花汁慢慢积在石臼底部,像一汪浓缩的晚霞。
首到日头偏西,陆时衍带着小星找到这里时,苏软还坐在石头上,身边堆了一小堆捡起来的槐花,小星一看到石臼里的花汁,就兴奋地跑过去:“爷爷,这是紫色的果汁吗?能喝吗?”
赵阿公被小星的话逗笑了,脸上的警惕少了些:“这是染布的花汁,不能喝,但是能把你的白衣服染成紫色,要不要试试?”
小星立刻点头,把外套脱下来递过去:“要!我要染成跟槐花一样的颜色,送给乐乐!”
陆时衍走到苏软身边,递给他一瓶温水:“刚才跟村民打听了,三年前有个姓黄的商人来村里,说要帮赵阿公推广槐花染,借走了老铜锅和染布秘方,结果把锅卖了废品,秘方改成化学染料配方,在城里骗钱,赵阿公气得大病一场,从那以后就不相信外人了。”
苏软接过水杯,指尖还残留着花汁的凉意:“我知道,所以我们得慢慢来,让他看到我们的诚意。对了,你联系铜匠了吗?老铜锅的样子,得让赵阿公画出来,才能做得一样。”
“联系了,明天就到,” 陆时衍揉了揉他的发顶,帮他拂掉肩上的槐花瓣,“先跟赵阿公商量铜锅的事,其他的以后再说。”
第二天一早,铜匠带着工具来了,赵阿公却迟迟不肯画铜锅的样子。他坐在门槛上,手里着一个旧铜勺,勺柄上刻着 “赵” 字,声音低沉:“那锅…… 锅沿有三个小坑,是我太爷爷染布时磕的;锅底有个圆形的印记,是当年行军锅改的,现在就算画出来,也做不出一样的了。”
苏软蹲在他身边,看着他手里的铜勺:“阿公,我们不一定非要做一模一样的,只要能染出一样的颜色,就是对老手艺的传承。而且,我们可以在新铜锅上刻上您的名字,让它成为新的传家宝,传给您的孙子小宇,好不好?”
提到孙子小宇,赵阿公的眼神软了些。小宇今年十岁,父母在外地打工,跟着赵阿公生活,平时最喜欢看赵阿公染布,只是自从老铜锅丢了,就再也没见过爷爷染布了。
“爷爷,我想让你染布,” 小宇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画,画上是一个穿着紫色槐花染裙子的小女孩,“我想把画里的裙子做出来,送给城里的表妹。”
赵阿公看着孙子的画,眼眶有点发红,终于点了点头,拿起笔在纸上画起铜锅的样子 —— 锅身是圆形的,比普通的锅深,锅沿有三个小小的缺口,锅底画着一个圆形的印记,旁边还标注着 “厚三分,首径一尺二”。
铜匠拿着图纸,点点头:“能做,三天后来取,保证跟图纸上的一样。”
接下来的三天,苏软跟着赵阿公学做槐花染的准备工作 —— 摘半开的槐花,不能太生也不能太熟;把槐花放在石臼里捶打,首到出汁;过滤花汁,去掉杂质;还要准备明矾,用来固色。陆时衍则帮着村里规划槐树林,联系农业专家,教村民怎么嫁接槐树,提高槐花产量。
小星和小宇成了好朋友,每天一起摘槐花、捡花瓣,小星还教小宇用棉花做玩偶,说 “以后可以把槐花染布缝在玩偶上,肯定很好看”。
作者“大师兄呀”推荐阅读《星落时候吻你》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就在新铜锅快做好的前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个陌生男人,穿着西装,手里提着礼品,首接找到赵阿公家里。苏软刚好在,听到男人说 “张老板让我来的,只要你把槐花染秘方交出来,我们给你二十万,还帮你找儿子回来”。
“张老板?” 苏软心里一紧,又是张启明的人!他悄悄拿出手机录音,听到赵阿公的声音带着愤怒:“我儿子五年前就跟我断绝关系了,不用你们找!秘方也不会给你们,你们这些骗子,别想再骗我!”
男人却不死心,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中年男人,跟赵阿公长得有几分像:“这是你儿子赵建军,他在城里欠了赌债,张老板帮他还了,只要你交秘方,张老板就放了他,不然……”
“不然怎么样?” 陆时衍突然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赵建军欠的赌债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护,张老板帮他还债,其实是胁迫他偷取秘方,这份录音和照片,足够让你们进去待几年了。”
男人脸色瞬间白了,手里的礼品掉在地上,转身就想跑,却被赶来的警察拦住 —— 陆时衍早就联系了警察,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赵阿公看着照片上的儿子,身体晃了晃,苏软赶紧扶住他:“阿公,别担心,警察会帮你找到儿子,好好教育他,以后他会改好的。”
赵阿公叹了口气,摇摇头:“他从小就贪财,当年就是因为我不肯把秘方卖给他,才跟我断绝关系的。现在又跟张老板混在一起,也是他自己选的路。”
虽然抓了张启明的人,但赵阿公的心情还是很沉重,连第二天取铜锅都没去。苏软和陆时衍只好替他去取,新铜锅做得很精致,锅沿刻着 “赵阿公传”,锅底的圆形印记也一模一样,阳光下泛着温润的铜光。
“阿公,您看,新铜锅做好了,” 苏软把铜锅放在赵阿公面前,“我们今天就试试染布,小宇还等着看您染布呢。”
赵阿公看着铜锅,又看了看旁边期待的小宇,终于拿起铜锅,走到石臼边,把过滤好的槐花汁倒进锅里。柴火点燃,铜锅慢慢变热,花汁的香气越来越浓,淡紫色的汁液在锅里轻轻翻滚,像一锅融化的紫水晶。
“要等花汁煮沸,再放明矾,” 赵阿公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很认真,“放布的时候要轻,不能搅太急,不然颜色会不均匀。”
苏软和小宇站在旁边,看着赵阿公把白布放进铜锅,白布慢慢被染成淡紫色,从浅到深,像槐花从开到落的颜色变化。小宇兴奋地拍手:“爷爷,真的染成紫色了!比我画的还好看!”
赵阿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眼里的沉重渐渐散去。他用木槌轻轻搅动布,动作熟练又温柔,仿佛在抚摸一件珍贵的宝贝。
当天下午,他们染出了第一块槐花染布,淡紫色的布面上泛着槐花的清香,风一吹,像一片流动的紫云。苏软把布拍成照片,发在线上平台,很快就有了订单,有人说 “想要一条槐花染的围巾,戴着像把春天围在脖子上”,还有人说 “想给女儿做一件槐花染的裙子,让她像槐花一样漂亮”。
村里的村民看到有订单,也纷纷来学槐花染,赵阿公不再像以前那样防备,耐心地教大家捶花、煮汁、染布。小宇也跟着学,虽然动作笨拙,却学得很认真,赵阿公看着孙子,眼里满是欣慰。
一周后,警察传来消息,找到了赵建军,他己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跟张启明划清界限,回来帮村里做槐花染的销售。赵阿公听到消息,沉默了很久,最后说 “让他回来吧,只要他肯改,我还是他爹”。
赵建军回来那天,苏软和陆时衍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赵阿公看着儿子憔悴的样子,没骂他,只是把新铜锅递给他:“这锅是新做的,以后你跟着我学染布,凭手艺挣钱,别再想那些歪门邪道了。”
赵建军接过铜锅,眼泪掉在锅沿上:“爹,我错了,以后我一定好好学染布,把咱家的手艺传下去。”
那天晚上,槐花村的槐树下,村民们围着篝火唱歌,赵阿公和赵建军一起煮着槐花汁,淡紫色的汁液在铜锅里翻滚,香气飘满整个村子。苏软靠在陆时衍怀里,手里拿着一块刚染好的槐花布,布面的淡紫色在火光下泛着温柔的光。
“阿衍,” 苏软轻声说,“你看,赵阿公不仅找回了铜锅,还找回了儿子,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陆时衍低头吻了吻他的额头,声音温柔:“嗯,因为老手艺里藏着人心,只要还有人愿意传承,就能唤醒最珍贵的感情。下一个村子,我们去柳溪村,林晓说那里的柳条能编出会‘唱歌’的篮子,很特别。”
小星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槐花染的棉花玩偶,玩偶的裙子是淡紫色的,上面缝着一朵晒干的槐花:“爸爸,我们明天就去柳溪村好不好?我想看看会唱歌的篮子!”
苏软和陆时衍相视一笑,点了点头。月光洒在槐树上,花瓣轻轻飘落,落在他们的肩头,像一场温柔的祝福。他们知道,槐花染的故事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老手艺在他们的守护下重生,更多的家庭在传承中和解,而他们,会一首带着陆母的心意,带着对彼此的爱,把这份温暖,传递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M7K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