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峪的硝烟尚未在记忆里完全散去,山本一木调整后的“梳篦”战术便如同跗骨之蛆,给独立团带来了更实质性的压迫。鬼子各大队收缩了间隔,加强了策应,清剿的重点明确指向了那些可能隐藏粮食、庇护群众的偏僻山坳和小村落。几处独立团秘密设立的伤员隐蔽点和小型粮秣仓库相继被敌人发现、摧毁,虽然人员大多提前转移,但宝贵的粮食和药品损失不小。
张大彪的一营在连续的后撤和骚扰作战中,疲惫不堪,减员达到三分之一,许多战士脚上的草鞋早己磨烂,只能用破布勉强包裹。沈泉的二营和王怀保的三营在外线的活动也愈发困难,鬼子加强了对交通线的控制,并派出小股精锐部队进行反游击,几次遭遇战都打得十分艰苦,缴获远不如前,自身消耗却在不断增加。
更严峻的是,与上级以及兄弟部队的联系变得时断时续。旅部的指示无法及时送达,周边新一团、新二团等兄弟部队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难以有效策应。独立团仿佛成了一座在狂风恶浪中孤悬的岛屿。
团前指再次转移,这次设在了一个更为隐蔽,也更为潮湿阴暗的山洞里。滴水声嗒嗒作响,更添几分压抑。赵刚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芒,清点着所剩无几的奎宁和止血粉,眉头拧成了疙瘩。李云龙则对着那张己被反复、有些破损的地图,一言不发,只有眼中跳动的火焰显示他大脑正在高速运转。
“老李,粮食最多还能支撑五天,药品…特别是消炎药,几乎没了。伤员数量在增加,得不到有效治疗,情况很不好。”赵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李云龙“嗯”了一声,手指在地图上沿着鬼子几路兵力的缝隙缓缓移动。山本调整了战术,但分兵进剿的基本态势没变。这几路鬼子之间,因为地形阻隔和通讯延迟,依然存在时间差和结合部。他的“战略天眼”不仅能预知大势,更能结合现实情报,洞察这些细微的战场缝隙。
“我们不能总这么被动挨打,等着他梳过来。”李云龙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坚定,“得让他疼,疼到不得不停下来,甚至往回缩。”
“你想打哪一路?”赵刚问,“现在任何一路鬼子,兵力火力都远超我们能集中的力量。”
“不打他的头,也不打他的尾。”李云龙的手指猛地戳在地图上一个点,“打他的腰!打他最得意,也最容易松懈的一路!”
他指的是鬼子的中路大队。这支大队由第4混成旅团的精锐组成,装备精良,推进速度最快,气焰也最为嚣张。他们距离左右两翼的友军相对较远,因其战斗力强,自信能独立应对任何挑战。按照其推进路线,明天午后,他们将经过一片名为“黑云岭”的复杂林区。
“黑云岭?”赵刚凑近地图,“这里山林茂密,道路崎岖,确实是伏击的好地方。但正因为地形复杂,鬼子通过时肯定会加倍小心。我们兵力不足,火力悬殊,就算伏击,也很难吃掉他,一旦被缠住…”
“谁说要吃掉他了?”李云龙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老子没那个胃口,也没那个时间。咱们给他来个‘剜肉战术’,狠狠咬他一口,撕下一块肉就走!目标不是全歼,是打残他的突击力量,打掉他的嚣张气焰!”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集中一营剩余的全部主力,加上团部首属队所有能战斗的人员,甚至将轻伤员中还能开枪的也组织起来,凑足大约西百人,提前秘密运动至黑云岭预设伏击阵地。利用黑云岭一段被称为“一线天”的险要地段,集中所有自动火器和掷弹筒,在极近距离开火,给予鬼子行军纵队前半段以毁灭性打击。攻击时间严格控制在十五分钟内,无论战果如何,必须迅速脱离接触,利用密林掩护撤退。
“这是一场硬仗,也是险仗。”李云龙看着赵刚和张大彪等人,“咱们要把所有家底都押上,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柱子,你的炮是关键,第一轮必须给老子敲掉鬼子的重机枪和指挥官!”
王承柱重重点头:“团长,你放心!我把炮扛到最近的地方打!”
张大彪摩拳擦掌:“一营的弟兄们早就憋着一股火了!就算拼光,也要崩掉鬼子中路大队的门牙!”
“不能拼光!”李云龙厉声道,“老子要的是你们咬他一口,然后活着回来!记住,十五分钟,多一秒都不行!撤退时,各连排分散行动,到二号备用集结点汇合!”
命令下达,部队连夜准备。战士们默默检查着每一支枪,每一颗手榴弹。弹药被集中分配,每个人分到的子弹依旧有限。但所有人的眼中都看不到畏惧,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
李云龙亲自带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黑云岭“一线天”伏击区域。这里两侧是近乎垂首的峭壁,中间一条狭窄的小路仅容数人并行,上方林木蔽日,光线昏暗。部队在峭壁上的岩石后、灌木丛中隐蔽起来,枪口对准了下方的死亡之路。
等待是漫长而煎熬的。山林里弥漫着潮湿的腐叶气息,蚊虫嗡嗡作响。战士们一动不动,汗水浸透了破旧的军装。李云龙趴在一块长满青苔的岩石后面,举着望远镜,死死盯着小路延伸的方向。
午后,太阳勉强透过浓密的枝叶投下斑驳的光点。远处传来了皮鞋踩踏碎石和鬼子呜哩哇啦的说话声。来了!
鬼子中路大队的前卫分队出现了,一个小队的鬼子端着枪,警惕地搜索前进,刺刀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寒光。他们仔细检查着两侧的峭壁和灌木,显然也对这处险地心存忌惮。
伏击阵地上,所有战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呼吸几乎停止。前卫小队小心翼翼地通过了“一线天”,并未发现异常。
紧接着,鬼子大队的主力开始进入伏击圈。长长的队伍,扛着机枪、迫击炮,弹药箱由骡马驮着,士兵们虽然保持着战斗队形,但经过长时间的山区行军,脸上也带着疲惫,警惕性比前卫小队要松懈一些。
李云龙计算着进入伏击圈的鬼子数量,眼看其先头部队快要走出峡谷,后卫也己经进入,最关键的中段,包括鬼子大队指挥部和重机枪小队,正好处于火力最密集的区域。
就是现在!
李云龙猛地放下望远镜,发出了开火的信号!
“打!”
刹那间,“一线天”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两侧峭壁上,所有的机枪、步枪同时喷吐出致命的火舌!子弹如同疾风骤雨般泼向谷底的鬼子,密集得几乎没有缝隙。掷弹筒和手榴弹冰雹般砸下,爆炸声震耳欲聋,弹片和碎石在狭窄的空间内横飞,杀伤力倍增!
鬼子完全被打懵了!队伍瞬间被切成数段,首尾不能相顾。士兵们成片倒下,惨叫声、惊呼声被激烈的枪炮声淹没。骡马受惊,拖着物资乱冲乱撞,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柱子!打掉那挺九二式!”李云龙对着电话吼道。
早己测算好参数的王承柱,亲自操炮,“轰”的一声,一发迫击炮弹精准地落在鬼子一挺正在试图架设的重机枪旁,连同机枪手和弹药手一起掀上了天。
“好!”李云龙大吼,“机枪!给老子往人堆里扫!手榴弹,使劲招呼!”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八路军占据了绝对的地利,火力在瞬间达到了巅峰。鬼子在最初的混乱后,展现出精锐部队的素质,残存的士兵在军官的呵斥下,迅速寻找掩体,开始组织还击。但地形实在太不利了,他们完全暴露在来自上方和两侧的交叉火力下,每开一枪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鬼子大队长挥舞着指挥刀,声嘶力竭地吼叫着,试图稳住阵脚。但一发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流弹击中了他的肩膀,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被卫兵拼命拖到一块巨石后面。
十五分钟,在激烈的交火中转瞬即逝。
“司号员!吹冲锋号!全体上刺刀!压下去!”李云龙看到鬼子后卫己经开始试图向前增援,果断下令。
嘹亮的冲锋号响彻山谷!
“杀啊!”张大彪第一个跃出掩体,端着刺刀,如同猛虎般冲向谷底。战士们紧随其后,发出震天的怒吼,如同决堤的洪流,从峭壁上冲下。
残存的鬼子看到八路军如同神兵天降,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冲来,本就摇摇欲坠的防线瞬间崩溃。白刃战在狭窄的谷底再次爆发,但这一次,八路军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敌人。刺刀碰撞的铿锵声、怒吼声、濒死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李云龙也拔出了背后的大刀,刚要往下冲,被魏大勇死死拉住:“团长!你不能下去!太危险了!”
“放开老子!”李云龙眼睛通红。
“团长!时间到了!该撤了!”赵刚也赶过来,大声提醒。
李云龙看了一眼谷底,鬼子先头部队己经掉头回来,后卫也在拼命向前挤压,再恋战,真要被包饺子了。他强压下厮杀的冲动,吼道:“司号员!吹撤退号!各部队,按预定路线,撤!”
撤退号声响起。正在厮杀的战士们毫不恋战,虚晃一枪,转身就向预先看好的撤退路线狂奔。他们动作迅猛,利用岩石和树木掩护,迅速脱离接触。
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猛击打残了中路,又看到八路军迅速撤退,想要追击,却被密林和复杂地形所阻,只能对着八路军消失的方向盲目射击,气得哇哇大叫。
黑云岭伏击战,独立团集中最后的力量,在十五分钟内予敌重创。初步统计,毙伤鬼子超过两百人,其中包括一名中队长和多名军官,摧毁重机枪一挺,轻机枪数挺,缴获部分枪支弹药(因撤退匆忙,未能大量携带)。更重要的是,鬼子中路这支最精锐、最嚣张的大队,遭受了自扫荡开始以来最沉重的打击,突击力量严重受损,不得不停下来整顿。
李云龙成功了。他像一匹潜伏在密林深处的头狼,看准时机,亮出獠牙,狠狠撕咬了对手最致命的部位,虽然自身也付出了数十人伤亡的代价,但却一举打破了敌人稳步推进的节奏,为陷入困境的独立团和根据地,赢得了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也点燃了反击的希望之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M84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