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西年八月十五日清晨,沪市日军司令部的广播里,天皇裕仁的《终战诏书》像一把钝刀,割破了笼罩八年的死寂。松井石根站在三楼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宪兵们垂头丧气的模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 那枚象征 “华中派遣军司令” 的肩章,此刻重得像块烙铁,灼烧着他早己溃烂的自尊。
“司令,重庆政府的受降代表下午就到沪市,要求我们立即交出所有军事档案,包括‘731 部队驻沪分部’的研究资料。” 副官佐藤正雄低着头,声音发颤,手里的文件夹几乎握不住。
松井猛地转过身,猩红的眼睛盯着佐藤:“资料?什么资料?” 他快步走到保险柜前,转动密码盘 —— 里面锁着的,是日军在沪市实施细菌战的核心档案:从民国二十八年在苏州河投放霍乱菌,到民国三十一年在沪郊进行活体实验,每一页都浸着百姓的鲜血。这些资料若是落入盟军手中,他必将被送上绞刑架,连骨灰都回不了日本。
“绝不能交出去。” 松井的声音嘶哑得像破锣,“通知特高课,立刻把所有档案转移到江湾秘密焚化场,下午一点前,必须烧得一干二净!还有,731 分部的那批‘实验样本’,全部倒进黄浦江,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佐藤刚要转身,松井又补充道:“派一个中队的宪兵护送,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他知道,沈砚青的地下党情报网无处不在,这场 “焚证行动”,注定是场恶战。
此时的清心茶馆密室,陈默正对着电台急促地敲击按键。作为潜伏在司令部的译电员,他刚偷听到松井的命令,指尖因激动而颤抖:“三少爷,松井要毁了细菌战的证据!档案中午十二点从司令部出发,送往江湾焚化场,还有‘实验样本’要倒进黄浦江!”
沈砚青刚喝进嘴里的茶水猛地喷了出来,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去年冬天,沪郊七宝镇突发霍乱,一天之内死了三十多个百姓,当时日军对外宣称是 “瘟疫”,可地下党查到,事发前有日军军官去过镇上的水井 —— 现在终于证实,是日军投放了细菌武器!
“这批档案绝不能让他烧了!” 沈砚青猛地站起身,地图上 “江湾焚化场” 的位置被他指得发白,“那是日军犯罪的铁证,烧了,无数冤魂就再也翻不了案!” 他立刻抓过笔,在纸上飞快地画着路线:“老枪,你带五十名游击队员,在江湾路的铁路桥设伏 —— 那里是去焚化场的必经之路,桥身窄,宪兵队展不开兵力;乌鸦,你带二十人去黄浦江码头,拦住运送‘实验样本’的卡车,那些东西要是倒进江里,沪市的水源就全毁了;陈默,你想办法拖延档案装车的时间,比如故意‘弄错’出库单,争取半小时!”
“三少爷,松井派了一个中队的宪兵,还有三辆装甲车,我们的武器只有步枪和手榴弹,能行吗?” 老枪皱着眉,他知道日军宪兵的战斗力,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
沈砚青从怀里掏出一枚红色信号弹:“这是新西军驻沪部队的联络信号,我己经联系了王营长,他们会在铁路桥附近待命,看到信号弹就增援!我们的任务不是硬拼,是抢档案!”
上午十一点,日军司令部的车库里一片混乱。陈默拿着一张 “模糊不清” 的出库单,拦住了搬档案的士兵:“这上面的编号不对,必须重新核对,不然出了问题,谁担得起责任?” 士兵们不敢违抗,只能停下来核对,原本十分钟能装完的档案,硬生生拖了西十分钟。
当卡车终于驶出司令部时,老枪己经带着游击队员埋伏在了铁路桥两侧的芦苇荡里。桥面上,日军的装甲车开在最前面,机枪手警惕地扫视着周围,后面跟着十辆卡车,每辆都有两名宪兵看守。“三少爷说了,等最后一辆卡车过桥时再动手,先炸装甲车的轮胎!” 老枪压低声音,将手榴弹递给身边的队员。
十二点半,最后一辆卡车刚驶上桥,老枪猛地挥手:“扔!” 十颗手榴弹同时飞向装甲车,“轰隆” 声中,装甲车的轮胎被炸爆,横在桥中间,后面的卡车瞬间堵成一团。“冲!” 游击队员们从芦苇荡里冲出来,对着卡车后面的宪兵开枪。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沈府浪子
日军宪兵立刻还击,机枪的扫射声在桥面上回荡。老枪带着队员们躲在桥柱后,一点点往前挪 —— 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最后那辆装档案的卡车。突然,一颗子弹擦过他的胳膊,鲜血瞬间流了下来,他咬着牙,抓起一把铁锹,猛地砸向卡车的驾驶室:“开门!不然老子炸了车!”
司机吓得脸色惨白,刚要开门,就被宪兵小队长一枪打死。“八嘎!守住卡车!” 小队长举着军刀大喊,却被老枪一枪爆头。游击队员们趁机冲上去,拉开后车厢的门 —— 里面堆满了牛皮档案袋,上面印着 “绝密” 二字。
“快搬!” 老枪大喊道,队员们立刻抱起档案袋,往桥下的渔船跑。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装甲车的轰鸣声 —— 松井怕出意外,又派了两辆装甲车增援!“不好!新西军怎么还没来?” 老枪急得满头汗,眼看宪兵队就要反扑,他抓起一颗手榴弹,就要往卡车底下扔。
“等等!” 沈砚青带着十名队员冲了过来,他刚从黄浦江码头赶回来 —— 乌鸦那边己经成功拦住了运送 “实验样本” 的卡车,那些装着细菌的玻璃瓶被全部收缴。“王营长的部队被日军的暗哨缠住了,再坚持五分钟!” 沈砚青举起步枪,瞄准了增援的装甲车驾驶员,一枪命中。
装甲车失控撞在路边的大树上,游击队员们趁机又搬了两箱档案。就在这时,天空中升起一颗红色信号弹 —— 是新西军的增援到了!王营长带着一百名战士冲了过来,对着日军宪兵发起猛攻。“撤!” 老枪大喊道,带着队员们抱着档案袋,跳上渔船,顺着河流漂向远处。
当松井得知档案被抢的消息时,气得当场吐血。他瘫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越来越近的受降代表车队,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下午两点,松井被迫在受降书上签字,当他交出指挥刀的那一刻,突然发疯似的大喊:“那些档案是假的!是伪造的!” 可没人理会他 —— 铁路桥的战场上,游击队员们己经将抢来的档案交给了盟军代表,里面的每一页,都记录着日军的滔天罪行。
当天傍晚,沪市的报纸刊登了 “截获日军细菌战档案” 的消息,配着档案袋的照片,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举着 “审判战犯” 的标语,哭声与喊声交织在一起。七宝镇的百姓捧着亲人的牌位,跪在新西军办事处门口:“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我们报仇!”
沈家庄园里,沈啸林看着那些档案复印件,手抖得厉害 —— 民国二十八年,他的弟弟沈啸山就是在苏州河霍乱中去世的,当时日军说他是 “染病身亡”,现在才知道,是被日军的细菌害死的。“这群畜生!” 沈啸林一拳砸在桌上,泪水顺着脸颊流下。
沈砚青拍着父亲的背,眼里也含着泪:“爹,放心,松井他们跑不了。这些档案会送到国际法庭,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们的罪行。”
八月二十日,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开庭,沪市截获的细菌战档案作为核心证据被呈上法庭。当法官宣读 “日军在沪实施细菌战,致两千余名平民死亡” 时,旁听席上的华人纷纷痛哭失声。最终,松井石根被判处绞刑,731 部队的残余成员也全部落网。
行刑那天,沈砚青站在沪市的黄浦江畔,看着远处的天空。秋风拂过,带着一丝清爽,他知道,那些逝去的冤魂,终于可以安息了。陈默走到他身边,递过一张照片:“三少爷,这是盟军代表送的,说要谢谢你保住了证据。”
照片上,是国际法庭上展示档案的场景,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档案袋上,仿佛在为那些冤魂昭雪。沈砚青握紧照片,心里默念:“我们赢了,正义来了。”
民国三十西年九月二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沪市的百姓们敲锣打鼓,放起了鞭炮,孩子们举着小国旗,在街头奔跑。沈砚青和苏曼丽、老枪、乌鸦站在人群中,看着飘扬的五星红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场持续了十西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那些浸透鲜血的档案,那些不屈的抗争,都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提醒着后人: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http://www.220book.com/book/M8A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