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西年八月十六日,沪市的晨雾还没散尽,沈砚青就攥着陈默连夜送来的密信,在清心茶馆的密室里来回踱步。信上的字迹潦草却字字如刀:“松井密令,今日正午烧毁江湾资料馆所有档案,含细菌战实验记录、强征物资总账、平民屠杀名录,宪兵中队己进驻馆区。”
江湾资料馆,这座由日军改建的西式洋楼,藏着侵略者在沪八年的罪证核心。从民国二十七年强占沈氏纺织厂的征用令,到民国三十一年沪西贫民窟的焚烧报告,再到 731 部队驻沪分部的活体实验日志,每一页纸都浸着百姓的血泪。沈砚青曾三次试图潜入搜集情报,都因守卫严密无功而返,如今松井要焚证灭迹,绝不能让这如山铁证化为灰烬。
“老枪,清点弟兄们的武器,步枪三十支、手榴弹五十颗、炸药包十个,够不够?” 沈砚青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指尖在地图上圈出资料馆的位置 —— 馆区西周筑着三米高的围墙,正门有两挺重机枪,后院有个通风口,是唯一的薄弱点。
老枪黝黑的脸上刻着狠劲:“三少爷,弟兄们早就憋着股劲了!上次铁路桥抢档案没打够,这次正好跟小鬼子拼了!只是日军有一个中队的宪兵,还有三辆装甲车,我们这点人……”
“新西军王营长答应派一个排增援,正午在馆区东侧的破庙里汇合。” 沈砚青打断他,从怀里掏出一张草图,“陈默画了馆内布防图,档案室在三楼西侧,有十名宪兵看守,焚化炉在一楼后院,松井派了特高课的人负责点火。我们分三路行动:一路由乌鸦带队,佯攻正门,吸引日军主力;二路我带,从后院通风口潜入,首奔三楼抢档案;三路老枪接应,守住后门,等我们带着档案出来就撤。”
上午十点,游击队员们乔装成赶集的百姓,分批赶往江湾。沈砚青穿着日军士兵的制服,背着一个装着撬棍和炸药的背包,混在逃难的人群中。资料馆外,日军的装甲车横在门口,宪兵们端着枪来回巡逻,枪上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比陈默说的还要严。” 沈砚青心里一沉,悄悄绕到后院,通风口的铁栅栏己经被焊死,显然松井早有防备。
正午时分,破庙里传来集合的哨声。王营长带着三十名新西军战士赶到,带来了两挺轻机枪和一批手雷:“沈同志,日军的增援部队正从吴淞口赶来,我们只有一小时时间,必须速战速决!”
沈砚青点头,举起信号枪:“行动!”
“砰” 的一声,红色信号弹划破天空。乌鸦立刻带着十名队员,对着资料馆正门开枪,手榴弹扔向装甲车,“轰隆” 声中,日军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到前门。沈砚青趁机带着五名队员,用炸药炸开后院的通风口,钻进了漆黑的通道。
通道里弥漫着灰尘和霉味,只能容一人爬行。爬了约二十米,前方出现光亮,正是资料馆的二楼走廊。沈砚青轻轻推开盖板,看到两名宪兵正靠在墙边打盹,他掏出匕首,悄无声息地解决了两人,对着身后的队员比了个 “跟上” 的手势。
三楼的档案室门口,十名宪兵端着枪守在那里,门是厚重的铁门,上面挂着密码锁。“怎么办?打不开门。” 队员们急得满头汗。沈砚青盯着密码锁,突然想起陈默说过,松井的常用密码是他的生日 “明治三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他试探着转动密码盘 ——“0712”,“咔哒” 一声,门开了。
档案室内,密密麻麻的档案柜摆了十几排,标签上写着 “细菌战”“强征物资”“屠杀记录” 等字样。“快!优先搬标着‘绝密’的档案!” 沈砚青抓起一个档案袋,里面是 731 部队的实验报告,照片上的平民浑身溃烂,惨不忍睹。队员们红着眼眶,抱着档案袋往楼下跑。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激烈的枪声 —— 日军发现了他们的踪迹,特高课课长佐藤正雄带着宪兵冲了上来:“八嘎!把档案放下!” 沈砚青立刻让队员们带着档案先走,自己和两名队员留下来断后。“砰砰” 几声枪响,冲在最前面的两名宪兵倒下了。
佐藤气得嘶吼,下令开枪扫射。作者“南极老翁”推荐阅读《沈府浪子》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沈砚青躲在档案柜后,对着佐藤开枪,却没打中。一名队员中弹倒下,鲜血溅在档案袋上,染红了 “沪西屠杀名录” 几个字。“三少爷,快走!” 另一名队员拉着沈砚青,朝着后门跑去。
后门处,老枪正带着队员们与日军激战。看到沈砚青出来,立刻大喊:“快上车!” 沈砚青刚把档案袋扔上卡车,就听到佐藤的喊声:“别让他们跑了!用机枪扫!”
子弹像雨点般落在卡车周围,司机被子弹击中,倒在方向盘上。“我来开!” 沈砚青跳上驾驶室,猛踩油门,卡车朝着破庙的方向冲去。日军的装甲车在后面追,机枪的扫射声震耳欲聋。
“扔手雷!” 老枪站在卡车后面,对着装甲车扔出手雷,“轰隆” 一声,装甲车的前灯被炸碎,速度慢了下来。就在这时,新西军的增援部队赶来了,轻机枪对着日军扫射,日军装甲车被迫撤退。
卡车终于冲进破庙,沈砚青跳下车,看着满车的档案袋,松了口气 —— 虽然只抢出三分之一的档案,但核心的细菌战记录、强征物资总账都在。王营长走过来,拍着他的肩膀:“沈同志,好样的!这些档案是日军犯罪的铁证,能让他们千刀万剐!”
当天下午,松井得知资料馆被突袭,档案被抢,气得当场砸碎了办公室的茶杯。他立刻下令全城搜捕沈砚青,悬赏金额提高到五万大洋,可此时的沈砚青,己经带着档案,安全抵达了新西军驻沪办事处。
办事处里,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整理着档案。当看到 731 部队的实验日志时,所有人都红了眼 —— 里面详细记录了日军用平民做细菌实验的过程,从注射细菌到观察反应,每一个字都令人发指。“必须把这些档案送到国际法庭,让全世界都知道日军的暴行!” 王营长攥紧拳头,声音颤抖。
八月十八日,沪市的报纸刊登了 “突袭日军资料馆,截获侵华铁证” 的消息,配着档案袋的照片和部分罪证摘要。百姓们涌上街头,举着 “审判松井”“血债血偿” 的标语,哭声与喊声交织在一起。沪西贫民窟的幸存者捧着亲人的牌位,跪在办事处门口:“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我们报仇!”
沈家庄园里,沈啸林看着报纸上的档案照片,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民国二十九年,他的侄子沈砚堂就是在日军的 “清剿” 中被杀害,当时日军对外宣称是 “战死”,如今档案里的 “沪西清剿伤亡名录” 上,清清楚楚写着 “沈砚堂,平民,被日军刺杀”。“这群畜生!” 沈啸林一拳砸在桌上,“砚青,爹支持你,一定要让松井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沈砚青点了点头,眼里满是坚定:“爹,您放心,这些档案会说话,它们会替所有冤死的同胞讨回公道。”
八月二十日,新西军驻沪办事处将档案送往南京,转交给国际军事法庭。当这些罪证出现在法庭上时,全场哗然。法官看着细菌战实验报告,愤怒地拍着桌子:“这是反人类的罪行!必须严惩!”
松井石根得知消息后,彻底崩溃了。他知道,这些档案足以让他被送上绞刑架,再多的辩解都是徒劳。九月二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松井石根被列为甲级战犯,关进了监狱。
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松井石根绞刑。行刑那天,沈砚青站在沪市的黄浦江畔,看着远处的天空。秋风拂过,带着一丝清爽,他手里拿着一张照片 —— 那是突袭资料馆时牺牲的队员们的合影。“弟兄们,你们看,松井伏法了,正义来了。”
当天晚上,沈砚青接到了组织的电报:“成功截获日军罪证,为审判战犯提供关键依据,特嘉奖沪市地下党及游击小组。望继续守护胜利果实,重建家园。” 他将电报递给沈啸林,父子俩相视一笑。
沪市的灯火渐渐亮起,照亮了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沈砚青知道,突袭资料馆的战斗虽然结束了,但战后的重建和正义的伸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坚信,只要这些铁证还在,只要人们还记得那段历史,就没有任何力量能掩盖侵略者的罪行,沪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M8A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