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窑的霜比别处落得早。天还没亮透,赵小军推开西厢房的门,就见林秀莲蹲在窑口,正用扫帚扫砖坯上的白霜。三十多岁的人,穿着他那件改小的旧棉袄,蓝布裙下摆沾着泥点,手里的扫帚柄被磨得发亮——那是她嫁过来时带的,用了快十年。
“嫂子,我来吧。”赵小军几步跨过去,从她手里抢过扫帚。十九岁的胳膊己经有了结实的弧度,扫起霜来又快又稳,带起的风卷着碎霜,落在林秀莲的鬓角,像落了点碎星子。
“刚出窑的砖得赶紧搬到棚里,”林秀莲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昨夜的霜重,怕冻裂了边角。”她说话时,眼角的细纹里还沾着点白霜,赵小军看着,忽然伸手想替她拂掉,手到半空又猛地收回,攥成拳头放在身后,指尖微微发颤。
林秀莲像没察觉,转身往棚里走:“王大户家的影壁墙今早该上最后一层砖了,他派来的伙计说卯时到,你去把那几块带‘禄’字的砖搬出来,我再检查一遍账目。”她的声音在霜气里显得格外清,像窑里烧得正好的青砖,透着股踏实的劲。
赵小军应着,转身去搬砖。那些刻着“禄”字的砖是他昨夜特意留的,字是林秀莲教他写的——她总说“字如其人,得端端正正”,手把手教他握笔时,她的指腹偶尔蹭过他的手背,比窑火还烫。此刻砖面还带着窑里的余温,他摸着上面的字,心里像揣了块刚出炉的红糖饼,暖得发甜。
搬完砖,他往灶房走,想看看林秀莲在做什么。刚到门口,就见她坐在小板凳上,借着窗棂透进来的微光纳鞋底。是给赵小军做的,鞋底己经纳了大半,密密麻麻的针脚像砖窑的地基,扎得又深又稳。她的银簪斜插在鬓边,是他上次赶集买的,当时她嗔怪“乱花钱”,却天天戴着,连睡觉时都小心地放在妆匣里。
“嫂子,”赵小军倚在门框上,声音有点闷,“王大户的伙计该到了吧?”
林秀莲抬头,眼里的光比窗缝里的晨光还亮:“快了。”她把针线往鞋底里扎得更深些,“你那新鞋也快好了,纳完这几行就给你上鞋帮,用的是上次你说的那块蓝布,耐脏。”
赵小军的耳朵尖腾地红了。那块蓝布是他前阵子在镇上瞅见的,说“嫂子做活时穿蓝布好看”,林秀莲当时没接话,却悄悄托人买了回来,一半做了她自己的新围裙,一半留着给他做鞋帮。
“嫂子,”他又开口,声音比刚才低了些,“等这批砖结了款,咱买台新的铡草机吧,你总用手铡草喂牲口,累得胳膊疼。”
林秀莲纳鞋底的针顿了顿,针尖在布里悬着,好一会儿才轻轻扎下去:“不用,手铡的草碎得匀,牲口爱吃。”她低头继续纳,眼角却悄悄红了——这后生记着她所有的累,比她自己还上心。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马蹄声。王大户的伙计到了,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跳下马就喊:“秀莲妹子,小军兄弟,我家老爷催得紧,赶紧装砖吧!”
林秀莲起身,把鞋底往布包里一塞,拿出账本:“张大哥来得早,先喝碗热粥暖暖身子,账我都算好了,你点点。”她说话时,赵小军己经转身去舀粥,粗瓷碗里的小米粥还冒着热气,上面浮着层厚厚的米油——是林秀莲特意多熬了半个时辰的,知道张大哥爱喝稠的。
张大哥喝着粥,看着棚里码得整整齐齐的砖,首竖大拇指:“秀莲妹子管账就是精细,小军兄弟的手艺也越发好了,你看这‘禄’字刻的,比城里的刻石匠还精神!”
赵小军听着,偷偷往林秀莲那边看,见她嘴角悄悄往上翘,像藏了块糖。他忽然觉得,比夸自己还让人欢喜。
装砖时,张大哥凑到赵小军身边,拍着他的肩膀笑:“后生,你跟你嫂子真是天生一对,一个管账一个掌窑,把个砖窑打理得比谁都兴旺。”
赵小军的脸“腾”地红到了耳根,刚想辩解,就听见林秀莲在棚外喊:“小军,把那几块备用砖也带上,路上别磕碰了。”声音不高,却像块棉花,轻轻按住了他心里的慌。他应着,转身搬砖时,看见林秀莲背对着他站在灶房门口,蓝布围裙被风掀起个角,露出里面新做的蓝布褂子,正是用他说好看的那块布做的。
送走张大哥,日头己经升到头顶。赵小军把空了的砖棚打扫干净,回头见林秀莲坐在灶房门口,又拿起了鞋底。阳光落在她的银簪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她的指尖在鞋底上翻飞,针脚比刚才更密了些。
“嫂子,歇会儿吧。”赵小军走过去,蹲在她身边,“我给你捶捶肩。”他的手掌大而有力,落在她的肩上,不轻不重地按揉着——知道她总低头纳鞋底,肩膀酸得厉害。
林秀莲的身子僵了僵,没躲,只是声音有点哑:“别闹,我把这几针拿完。”话虽这么说,手里的针却慢了下来,阳光透过她的发隙,落在赵小军的手背上,暖得像春天的风。
“嫂子,”赵小军忽然低声说,“等砖窑赚够了钱,咱把东头的荒地开出来,种点谷子吧?你说过爱吃新米熬的粥。”
林秀莲的针终于停了,停在鞋底正中央。她低头看着那块密密麻麻的针脚,忽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光:“好啊,到时候让你尝尝我的手艺,新米粥里放把红枣,甜得很。”
赵小军看着她的笑,心里像被窑火烘着,暖得发胀。他知道,有些话不用说明白,就像这鞋底的针脚,扎得越深,越不容易散。砖窑的火还在烧,日子就像这慢慢纳起的鞋底,一针一线都藏着暖,守着这份踏实,就能走过一个又一个落霜的清晨。
午后,林秀莲把纳好的鞋底收进木匣。匣子里还放着赵小军刻坏的半块砖坯——上面歪歪扭扭刻着个“莲”字,是他刚学刻字时的作品;放着他偷偷塞给她的麦芽糖纸,皱巴巴的,却被她抚平了;还有他买的那支银簪,在匣底闪着温润的光。她摸着银簪,忽然想起张大哥的话,脸上像被窑火烤过,烫得厉害。
赵小军在窑边打磨新刻刀,偶尔往灶房这边看。见林秀莲对着木匣出神,他的心跳又快了些,赶紧低头继续磨刀,刀光映着他红透的耳根,像落了点晚霞。
砖窑的烟囱又升起了烟,在霜后的晴空里散成淡淡的云。林秀莲把木匣锁好,走到窑边,看着赵小军磨得发亮的刻刀:“下午教我刻个字吧?就刻个‘安’字,图个吉利。”
赵小军猛地抬头,眼里的光比刀光还亮:“好!嫂子想学,我一定教好!”
阳光落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在窑前的空地上轻轻交叠。风卷着碎霜掠过砖窑,带着股淡淡的草木香,像极了他们之间没说出口的话,藏在烟火里,暖得恰到好处。
(http://www.220book.com/book/M8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