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三章雪信藏着故园温

小说: 夏至未至之梧桐信   作者:邱莹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夏至未至之梧桐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M8EK/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十三章 雪信藏着故园温

十月的风裹着银杏叶撞进北航的宿舍楼时,邱莹莹正踮脚往阳台挂干花。浅黄的菊瓣在风里晃,她伸手去扶,指尖却先碰到个温热的纸筒——是汤伟从南方寄来的,封口处还沾着桂花香。

“小邱!取快递!”室友小棠探进头,“是北京寄来的,沉得很!”

邱莹莹应了声,转身时撞翻了桌上的相框。照片里她和汤伟穿着校服,站在老房子的梧桐树下,叶影斑驳落在两人交叠的手背上。她蹲下去捡,瞥见相框背面的字迹——是他去年毕业前写的:“等我们老了,要把这张照片挂在梧桐树下,让风替我们念台词。”

快递拆开时,桂花香“呼”地漫出来。是罐糖渍桂花,玻璃罐上贴着便利贴:“奶奶说北京的秋天短,要存够一冬的甜。”罐底压着张明信片,背面是汤伟的字:“今天在实验室做梧桐叶标本,想起你说‘叶脉是树的血管’,突然觉得,我们的血管里流的都是桂花香。”

------

北京的秋来得急。邱莹莹抱着保温杯往图书馆跑时,风己经卷着银杏叶扑人脸。她收到汤伟的消息:“我在你教室门口。”

推开门,他正站在走廊尽头的窗边,白大褂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蓝衬衫——和高中时那件一模一样。他手里提着保温桶,鼻尖冻得通红:“食堂的红烧肉不好吃,我给你带了奶奶炖的藕汤。”

邱莹莹接过保温桶,指尖触到他的手背。他的手总是凉的,哪怕大夏天也带着凉意,可此刻,保温桶的温度透过掌心渗进来,像团小火苗。

“奶奶最近总咳嗽。”他说,“我上周回家,她非让我给你带这个。”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双棉袜,“她说北京冬天冷,你总穿单鞋。”

棉袜是枣红色的,针脚歪歪扭扭,袜口还绣了朵小茉莉——和奶奶给汤伟织的围巾上的花样一模一样。邱莹莹突然想起上周给奶奶打电话,老人咳嗽着说:“阿伟这孩子,总记着我念叨你脚冷。上回视频看你穿单鞋,我就翻出压箱底的毛线……”

“奶奶还好吗?”她轻声问。

汤伟点头:“医生说肺里有点炎症,输了三天液。她非闹着要出院,说‘不能耽误小邱喝藕汤’。”他从帆布包里摸出个铁盒,“这是她藏在枕头底下的,说要等你寒假回家看。”

铁盒打开,是一沓信。最上面的是奶奶的字迹:“小邱吾孙媳:见字如面。阿伟这孩子,从小嘴笨,可他的心啊,早给你掏干净了。去年中秋,他蹲在院子里给我剥菱角,边剥边掉眼泪,说‘奶奶要是走了,谁给小邱煮酒酿圆子?’你瞧,他连后事都惦记着。”

邱莹莹的眼泪掉在信纸上。她想起去年清明,她和汤伟回老房子给爷爷上坟。奶奶坐在台阶上剥豌豆,突然说:“阿伟小时候怕黑,睡觉要攥着我的手。后来有了小邱,他就攥着小邱的手睡了。人啊,就是这样,把牵挂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还有这个。”汤伟从铁盒里拿出张照片,是奶奶年轻时的模样,抱着个襁褓站在梧桐树下。照片背面写着:“1985年春,阿伟百天,和秀芬在梧桐树下拍的。”

“奶奶说,这棵梧桐是你爷爷种的。”汤伟说,“爷爷走得早,她一个人把爸爸拉扯大,又把我带大。她说‘树大了,根就深了;人老了,记挂的人就多了’。”

邱莹莹摸了摸照片上的梧桐叶,想起汤伟说过的话:“奶奶总说,树是活的家谱,每片叶子都记着一代人。”此刻,她忽然懂了——所谓亲情,不过是老树根须下的土壤,把所有的牵挂和爱,都默默裹进年轮里。

------

十一月的北京下了第一场雪。邱莹莹站在图书馆门口等汤伟,雪花落在她的围巾上,很快化成水。她哈着气搓手,远远看见汤伟抱着个纸箱跑过来,白大褂上沾着雪,睫毛上挂着冰碴。

“给你的。”他递过纸箱,“实验室的师兄送的,说这是南方运来的桂花苗。”

纸箱打开,几株带着泥的小树苗蜷在里面,叶片上还沾着水珠。邱莹莹轻轻捧起一株,桂花瓣的甜香混着雪水的凉,首往鼻子里钻。

“奶奶说,等我们毕业了,要在老房子后院种满梧桐和桂花。”汤伟用袖口擦了擦树苗上的雪,“她说‘小邱喜欢热闹,要让院子里的花西季都开着’。”

邱莹莹望着他发顶的雪,突然想起去年冬天他们在老房子煮酒酿圆子。奶奶坐在灶前添柴,火光映得她的脸暖融融的:“阿伟啊,等你和小邱成了家,奶奶给你们蒸一辈子桂花米糕。”

“奶奶今天喝了藕汤。”汤伟说,“我喂她喝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夏至未至之梧桐信 她喝到一半就睡着了,呼吸匀得像小娃娃。”

邱莹莹点点头,把树苗小心放进纸箱:“等寒假,我们一起回家种。”

------

十二月的深夜,邱莹莹被电话铃惊醒。

是小棠的声音,带着哭腔:“莹莹,你快回来……奶奶住院了,很严重……”

她抓起外套往外跑,手机在手里震个不停。汤伟的消息一条接一条:“我在高速上,开了两小时了。”“医生说奶奶可能要转院。”“你别慌,我马上到。”

救护车的鸣笛声刺破夜色时,邱莹莹终于拨通了汤伟的电话。他的声音带着喘息:“我在急诊大厅,你奶奶在307病房。”

推开门的瞬间,邱莹莹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奶奶靠在病床上,身上插着管子,看见她进来,却努力扯出个笑:“小邱来啦?阿伟呢?”

“他马上到。”邱莹莹握住她的手,冰凉的触感让她心慌,“奶奶,我们给您带了桂花苗,等您好了,我们一起种。”

奶奶摇头,目光转向门口。汤伟拎着保温桶冲进来,白大褂上沾着雪,额角还挂着没擦干的水珠。他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俯身握住奶奶的另一只手:“奶奶,我带了藕汤,您喝一口。”

奶奶的手指动了动,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她的声音轻得像片雪:“阿伟……小邱……”

“我们在。”两人同时开口。

奶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泛着光:“好……好……”

监护仪的声音突然变得急促。医生冲进来,示意家属出去。邱莹莹抓住汤伟的手腕,他的手在发抖,却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渗进来:“别怕,我在。”

------

凌晨三点,奶奶在睡梦中走了。

邱莹莹跪在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老人的手己经凉了,却还是保持着握人的姿势,像小时候哄她睡觉时那样。汤伟蹲在她旁边,用纸巾轻轻擦她脸上的泪:“奶奶走得很安详,没有痛苦。”

“她最后一句话是‘好’。”邱莹莹抽噎着,“她说‘好’……”

汤伟把她的头按在自己肩上:“奶奶知道,你会好的。”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小棠红着眼睛走进来,手里捧着束白色雏菊:“我买了花……”

“谢谢。”汤伟接过花,放在床头柜上。雏菊的花瓣落在奶奶的手背上,像片未化的雪。

------

奶奶的后事办得很简单。老房子的院子里,摆了几桌素席。汤伟的爸爸从外地赶回来,红着眼眶给每位宾客倒茶。张奶奶抹着眼泪说:“秀芬啊,你走得太急,都没来得及喝上小邱煮的酒酿圆子。”

邱莹莹站在梧桐树下,看着汤伟指挥着亲友搬花盆。他穿着黑西装,背影挺拔,却还是改不掉低头整理衣领的习惯。她走过去,把怀里的保温桶递给他:“热了藕汤,你喝口。”

汤伟接过,喝了一口,突然说:“奶奶走前,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丝绒盒子,打开是枚银色的戒指,戒圈内侧刻着“QY CYZ”——和毕业时送的那枚一模一样。

“奶奶说,这是你去年生日我偷偷买的。”他说,“本来想等毕业典礼给你,后来……”

邱莹莹打断他:“现在戴也不晚。”

她踮脚,把戒指套在他无名指上。戒指的大小刚好,像量身定做的。汤伟低头吻她的额头,声音轻得像片雪:“奶奶还说,等我们有了孩子,要教他认梧桐叶,煮酒酿圆子,还要告诉他——”

“告诉他什么?”

“告诉他,有些爱,从青丝到白发,从春天到冬天,永远不会褪色。”

------

雪停的时候,邱莹莹和汤伟坐在老房子的台阶上。院子里,他们埋下了桂花苗。奶奶的老木箱就放在旁边,里面装着她的旧衣服、老照片,还有那封没寄出的信。

“奶奶说,这棵梧桐是她和你爷爷种的。”邱莹莹摸着树干上的纹路,“现在,我们的孩子会在树下玩,会听我们讲‘当年’的故事。”

汤伟靠在她肩上:“会的。”

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混着雪落的声音,像首温柔的歌。

而在他们脚边,那棵老梧桐正悄悄舒展枝桠,新抽的嫩芽上凝着的雪,像两片重叠的羽毛——一个是过去,一个是未来,都是属于他们的、永远不会褪色的冬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M8E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夏至未至之梧桐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M8E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