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秋信裹着桂糖香
十月的风裹着桂花香撞进老房子的院门时,邱莹莹正踮脚往廊下挂纸灯笼。竹篾骨架在她指尖轻晃,映得她发梢沾着的桂瓣像撒了把碎金。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她回头,看见汤伟拎着保温桶站在青石板上,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腕骨处还沾着上午画图时的铅笔灰——他最近在负责老城区改造项目,总说“要把梧桐树的故事写进建筑里”。
“歪了。”他走过来,指尖轻轻扶住灯笼的流苏,“奶奶说过,灯笼要挂成半圆,风一吹才像月亮掉进院儿里。”
邱莹莹仰头看他。他的眼镜片上蒙着层薄雾,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子,和三年前他们在老房子整理奶奶遗物时一模一样——那时他翻出一沓旧信,指着其中一封说:“你瞧,奶奶给我写的,说‘小伟要是对媳妇不好,我这把老骨头就不饶他’。”
------
周末的清晨,厨房飘着小米粥的甜香。
邱莹莹搅着砂锅里的粥,余光瞥见汤伟倚在门框上看她。他手里捧着杯热豆浆,杯壁上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淌,在青石板上洇出个小圆圈。
“今天社区来电话。”他突然说,“说后巷的老邮局要改造成社区图书馆,想请我们参与设计。”
邱莹莹的手顿了顿。老邮局是她初中时常去的地方,红砖墙上爬满梧桐藤,她曾在那里给汤伟写过第一封情书——用奶奶教的“并蒂莲”折法包着的信笺,藏在还书台的缝隙里。
“他们说,希望保留那面爬满梧桐叶的老墙。”汤伟走到她身边,低头看她搅粥的动作,“还说……要留棵老梧桐,就种在院儿中央。”
邱莹莹的指尖微微发颤。她想起去年深秋,她和汤伟路过老邮局,那棵两人合抱的老梧桐正落着叶,汤伟捡了片最大的夹在她笔记本里,说:“这叶子比咱们的结婚照还老,以后要当传家宝。”
“我想把图书馆设计成半开放式的。”她轻声说,“用玻璃顶棚罩住老墙,让梧桐叶的影子落在书页上。读者抬头就能看见——”
“看见十年前的自己。”汤伟接完话,笑了。他从口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草图,“昨晚画的,你看看?”
纸页上是用铅笔勾勒的院落:红砖老墙被玻璃顶棚温柔包裹,梧桐树的枝桠斜斜探进来,树下摆着木桌木椅,桌上散落着几本翻开的书。最角落画着个小细节——窗台上摆着个粗陶花盆,里面种着株石蒜,叶尖沾着水珠。
“石蒜?”邱莹莹凑近看。
“奶奶说,你最爱石蒜。”汤伟的手指抚过石蒜的花瓣,“她说你高考前总在院儿里看石蒜开花,说‘红得像火,能把日子烤得暖乎乎的’。”
邱莹莹的眼眶突然发酸。她想起去年清明,奶奶坐在藤椅上看她整理石蒜,轻声说:“阿伟这孩子,记性好。那年小邱高考,我在厨房煮桂圆鸡蛋,他蹲在院儿里给石蒜浇水,说‘等小邱考完,我要给她折支石蒜花’。”
------
下午三点,汤伟的手机响了。
是项目组的同事打来的,说老邮局的墙体检出有虫蛀。邱莹莹看着他挂了电话后的表情,知道他又要加班。她默默把他西装口袋里的胃药换成自己新买的蜂蜜款,又往保温桶里添了勺藕粉——他最近总说胃不舒服,医生说要吃软乎的。
“晚上我熬莲藕排骨汤。”她帮他理了理皱巴巴的领带,“你早点回来。”
汤伟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镜片后的眼睛里全是温柔:“等我。”
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时,邱莹莹听见隔壁张奶奶喊:“小邱啊,来我家尝尝新腌的糖蒜!”她应了声,拎着保温桶往张奶奶家走,路过老邮局时,瞥见墙根下的梧桐叶正打着旋儿往下落,像封封未寄的信。
------
张奶奶家的客厅飘着糖蒜的甜香。
老人坐在藤椅上剥毛豆,膝头摊着本相册,指着张泛黄的照片说:“你瞧,这是我和你奶奶年轻时候,在老邮局门口拍的。”
照片里两个扎麻花辫的姑娘抱着个铁皮邮箱,身后是爬满梧桐藤的红砖墙。邱莹莹凑近看,发现照片边缘有行褪色的钢笔字:“秀芬、桂兰,要做一辈子的好姐妹。”
“你奶奶走前,总念叨要把这照片挂在图书馆里。”张奶奶摸出块桂花糖塞给邱莹莹,“她说‘小邱和小伟要是能在老地方看书,我这把老骨头就安心了’。”
邱莹莹含着糖,甜得舌尖发颤。她想起奶奶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阿伟这孩子,我放心。你要替我看着他,把日子过成诗。”
------
傍晚六点,汤伟还没回来。
邱莹莹煮好莲藕排骨汤,热了三次,又凉了三次。她坐在院门口的石凳上,望着老梧桐的影子渐渐拉长,忽然听见巷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汤伟抱着个纸箱跑过来,白衬衫上沾着墙灰,额角还挂着汗:“对不起,临时改了方案……”
“没事。”邱莹莹接过纸箱,里面掉出个粗陶花盆,“这是?”
“项目组的同事说,老邮局的墙根下有株野石蒜。”他蹲下来,把花盆捧到她面前,“我挖回来了,种在你窗台好不好?”
花盆里的石蒜才冒出两片新叶,嫩得像婴儿的手指。邱莹莹摸了摸叶片上的泥土,想起奶奶说过的话:“石蒜是活的时钟,每年秋天准时开花,提醒我们——”
“提醒我们什么?”
“提醒我们,有些东西不会变。”汤伟抬头看她,目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就像这老房子,就像我们。”
------
晚上八点,老房子的书房飘着墨香。
邱莹莹坐在书桌前画图书馆的设计图,汤伟靠在她肩上看建筑杂志。窗台上的石蒜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像团跳动的火苗。
“叮铃——”
手机响了,是小棠的消息:“莹莹,我怀孕了!要办产检手册,你陪我去好不好?”
邱莹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她转头看向汤伟,他也正笑着看她,镜片后的眼睛里全是星光。
“好啊。”她握住汤伟的手,“明天请半天假,陪你一起。”
汤伟捏了捏她的手背:“我妈说要给未来的孙子织虎头鞋,让我问问你……”
“要红色的。”邱莹莹接口,“要绣并蒂莲,和奶奶的镯子一样。”
------
深夜,邱莹莹躺在汤伟怀里,听着他均匀的心跳。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风里裹着桂花香。她摸着腕间的并蒂镯,想起奶奶临终前的话:“小邱,有些爱像梧桐树,春天发芽,夏天遮阴,秋天落叶,冬天藏枝,可根啊,永远扎在土里。”
“在想什么?”汤伟的声音带着睡意。
“在想我们的孩子。”邱莹莹轻声说,“要是他问‘妈妈,什么是幸福’,我就带他来老房子的院儿里,指给他看——”
“看什么?”
“看他爸爸种的石蒜,看他奶奶种的梧桐,看他妈妈煮的藕汤,还有……”她的手指轻轻抚过汤伟的眉骨,“看他爸爸每天早上帮他理衣领的样子。”
汤伟笑了,在她额头上落下一个吻:“那我一定告诉他,幸福是你和他一起,把每一个今天,都过成明天想起来会笑的日子。”
------
月光漫过窗台,落在石蒜的新叶上。
老梧桐的影子在地上铺成一片温柔的海,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桂香,像句没说完的情话,轻轻落进两人的梦里。
而在他们脚边,那盆刚种下的石蒜正悄悄舒展叶片,叶尖凝着的露珠里,映着两个重叠的影子——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都是属于他们的、永远不会褪色的秋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M8E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