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 展新篇章

小说: 刘墉传奇   作者:丽娜来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刘墉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M8M5/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刘墉赴任江苏巡抚的消息传出,金陵城顿时沸腾。江苏官场却暗流涌动,不少官员对这个以刚首著称的"刘青天"既敬且畏。

赴任途中,刘墉特意绕道苏州,在苏婉清墓前驻足良久。

"婉清,我要去你最喜欢的江南了。"他轻抚墓碑,"你说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如今我去,却己是物是人非。"

李卫在一旁轻声劝道:"公子,苏小姐在天之灵,定希望您振作精神,为百姓多做些实事。"

刘墉长叹一声,整了整衣冠:"走吧,莫让江苏同僚久等。"

金陵城外,江苏文武官员早己列队相迎。为首的是布政使赵文渊、按察使周明德,二人表面恭敬,眼中却藏着几分审视。

"下官恭迎抚台大人!"众官员齐声行礼。

刘墉下马还礼:"诸位同僚不必多礼。本官初来乍到,还望各位多多指教。"

寒暄间,刘墉敏锐地察觉到几位官员神色异常,尤其是主管漕运的粮道官员,似乎格外紧张。

入住巡抚衙门后,刘墉立即调阅近年卷宗。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江苏漕运损耗竟高达三成,远超其他省份;盐税征收不足定额六成;更有数十起悬案多年未破。

"好个鱼米之乡,竟是如此模样!"刘墉拍案而起,"明日开始,本官要亲自巡查各州县!"

第一站便是漕运枢纽镇江府。知府钱友德早早备下接风宴,山珍海味摆满三桌。

刘墉见状皱眉:"钱知府,如今百姓疾苦,何必如此破费?"

钱友德赔笑:"抚台大人初到江苏,下官略尽地主之谊..."

"不必了。"刘墉摆手,"本官想去码头看看。"

漕运码头一派繁忙景象,但刘墉很快发现问题:苦力们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监工手持皮鞭,动不动就打骂;粮包破损严重,撒漏的粮食竟无人收拾。

"这些撒漏的粮食如何处置?"刘墉问。

钱友德支吾道:"这个...自然是清扫后另行处理..."

刘墉走到一个正在扫地的老农前:"老伯,这些扫起来的粮食去哪了?"

老农惶恐地看钱友德一眼,不敢回答。

刘墉温声道:"老伯但说无妨,本官为你做主。"

老农这才低声道:"都...都让监工收走了,说是...说是损耗..."

刘墉面色一沉:"钱知府,这三成损耗,是这么来的?"

钱友德汗如雨下:"下官...下官失察..."

刘墉当即下令彻查。结果令人震惊:仅镇江一府,每年被贪墨的漕粮就达十万石!涉及官员数十人!

"好个漕运!好个钱知府!"刘墉震怒,"全部拿下,严惩不贷!"

消息传回金陵,江苏官场震动。布政使赵文渊连夜求见:"抚台大人,漕运之事牵扯甚广,是否...从长计议?"

刘墉冷笑:"赵大人的意思是,放任贪腐,姑息养奸?"

"下官不敢!"赵文渊忙道,"只是漕运系统盘根错节,若处置过急,恐生变故..."

"本官倒要看看,能有什么变故!"刘墉斩钉截铁,"凡有贪腐,一查到底!"

接下来的三个月,刘墉雷厉风行,彻查漕运、盐政、刑名各领域。一批贪官落马,百姓拍手称快。

然而阻力也越来越大。这日,刘墉收到一封匿名信:"刘墉,江苏不是山东,劝你好自为之。否则,苏婉清的悲剧恐将重演!"

刘墉勃然大怒,却也更警惕。他加强护卫,同时加快查案进度。

在查一桩旧案时,刘墉发现疑点:三年前,金陵富商沈三万突然暴富,而其竞争对手接连破产。更巧的是,当时主管商税的官员正是现任布政使赵文渊!

"立即调查沈三万和赵文渊的关系!"刘墉下令。

调查发现,沈三万竟是赵文渊的远房表亲!而且沈三万的起家资金,来自赵文渊主管的官银!

"好个赵文渊!竟敢挪用官银!"刘墉拍案而起,"立即查封沈家所有产业!"

然而差役赶到沈家时,发现早己人去楼空,账册也被销毁。显然有人走漏风声!

刘墉震怒:"查!是谁走漏消息!"

内查发现,问题出在按察使周明德身上。他表面配合查案,实则暗中向赵文渊通风报信!

"立即逮捕周明德!"刘墉下令。

但周明德似乎早有准备,竟在衙门内服毒自尽!留下遗书承认一切罪责,但绝口不提赵文渊。

线索再次中断。赵文渊反而倒打一耙:"抚台大人逼死同僚,未免太过苛酷!"

朝中也有御史弹劾刘墉"操之过急,致人死地"。

刘墉面临巨大压力。但他坚信赵文渊有问题,决定从另一个角度突破:调查周明德的死因。

经验丰富的仵作发现疑点:周明德中的毒需要半个时辰才发作,但他从被查到死亡不到一刻钟!说明毒是早就服下的!

"原来如此!"刘墉恍然大悟,"周明德是替死鬼!他早就被下毒,关键时刻被灭口!"

那么下毒者是谁?最大嫌疑就是赵文渊!

刘墉立即搜查赵文渊府邸,果然发现一种罕见毒药,与周明德所中之毒相同!

铁证如山,赵文渊无从抵赖,只好认罪。原来他挪用官银、勾结奸商、谋杀同僚,罪行累累。

江苏官场大地震。从布政使到知县,落马官员达百人之多!百姓欢呼雀跃,称刘墉为"刘青天再世"。

乾隆得知后,特旨嘉奖:"刘墉不负朕望,整顿江苏,功在千秋。"

然而刘墉并无喜色。他知道,官场积弊非一日之寒,江苏虽暂得清明,但根源未除。

更让他忧心的是,在查案过程中,他发现一些线索指向京中更高层的人物。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着一切。

这日,刘墉微服私访,在茶楼听到一番对话:

"听说刘青天要查盐引案了?"

"可不是嘛!这下那些盐枭要倒霉了!"

"未必吧?我听说盐枭背后有京里大人物撑腰..."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

刘墉心中一动:盐引案?他确实准备整顿盐政,但尚未公开。这些百姓如何得知?

回到衙门,他立即调阅盐引档案。果然发现重大问题:大量盐引被权贵垄断,普通盐商难以生存;更有人伪造盐引,走私贩私。

而最大的盐引持有者,竟是一个熟悉的名字:皇商范毓馪!

范毓馪是乾隆宠臣,掌控着北方盐业,没想到手也伸到了江苏。

"难怪江苏盐政如此混乱!"刘墉皱眉,"涉及皇商,此事棘手了。"

他决定先从伪造盐引入手。这类案件虽然小,但容易突破。

很快,差役抓获一伙伪造盐引的罪犯。主犯受刑不过,招出幕后主使:金陵知府钱友德!

原来钱友德在漕运案中侥幸脱身,转而勾结盐枭,继续为非作歹。

刘墉立即逮捕钱友德。审讯中,钱友德为求自保,爆出惊人内幕:他不仅勾结盐枭,还替京中某位大人物洗钱!而这位大人物,竟是当朝首辅大臣!

"首辅大人?"刘墉震惊,"你可有证据?"

钱友德取出一本密账:"这是首辅大人公子在江苏的生意往来,都是通过下官洗白的..."

刘墉翻阅密账,越看越心惊。首辅公子在江苏涉及盐引、漕运、地产等多个领域,非法获利数百万两!

"好个首辅!好个国之栋梁!"刘墉怒极反笑,"本官倒要看看,这次还有谁能保你!"

他立即将案情密奏乾隆。乾隆震怒,当即下令彻查。

首辅得知后,一面让儿子抵罪,一面在朝中煽动党羽弹劾刘墉:"刘墉在江苏大肆株连,恐生民变!"

朝中分为两派,争论不休。乾隆犹豫不决,命刘墉暂缓查案。

刘墉上疏力争:"陛下!首辅贪腐,证据确凿!若因权贵而废法,则国法何在?民心何存?"

乾隆最终被说服,下旨严查。首辅被罢官下狱,其党羽纷纷落马。

江苏官场彻底清明。刘墉趁势推行改革:漕运实行"包干制",减少中间环节;盐政引入竞争,打破垄断;刑名简化程序,快速结案。

百姓称颂:"刘青天一到,江苏变清天!"

然而刘墉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这日,他接到一封密信:"刘墉,你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好自为之!"

信末画着一只黑鹰——正是当年暗杀组织的标志!

"他们又回来了..."刘墉喃喃自语。

作者“丽娜来到”推荐阅读《刘墉传奇》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M8M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刘墉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M8M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