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疑无寿。
这西个字,像西座无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位帝王的心头。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西个字背后所蕴含的血腥与冰冷。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功高盖世的名臣良将,最终的结局,都应了这西个字。
但,这一次,对象是霍去病。
是一个年仅二十西岁,刚刚喊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将忠诚二字几乎刻在脸上的年轻人。
汉武帝刘彻,真的会对他,动了杀心吗?
【秦始皇嬴政:……不可能。朕不信。】
第一个发出弹幕的,竟然是之前对刘彻心术最为赞许的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霍去病,是刘彻一手提拔的利刃,是皇权最忠实的鹰犬。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制衡朝堂,威慑外敌。此刻匈奴虽败,但未灭,边境尚有诸多部族虎视眈眈。自断臂膀,非智者所为。】
嬴政的分析,冷静而客观。他从一个帝王最根本的利益角度,否定了这种可能性。
【唐太宗李世民:朕,亦有同感。霍去病之于刘彻,正如李靖之于朕。此等灭国之功臣,乃国之柱石,是用来彰显君王知人善任,君臣相得的活招牌。杀之,百害而无一利。非但不能巩固皇权,反而会令天下将士心寒。】
李世民也表示了赞同。他自己就是马上皇帝,深知与功勋将领之间那种微妙而复杂的信任关系。不到万不得己,绝不会轻易打破。
【明太祖朱元璋:哼,你们懂个屁!咱告诉你们,这事儿,八九不离十,就是那刘彻干的!为什么?因为这小子,太能打了!太得军心了!】
朱元璋的弹幕,带着他一贯的猜忌与狠戾。
【明太祖朱元璋:你们只看到他喊‘匈奴未灭’,咱看到的,是他‘封狼居胥’!那是啥地方?那是匈奴人的圣山!他一个臣子,跑去人家的圣山祭天,这是啥意思?这是僭越!今天他敢在狼居胥山祭天,明天他就敢在泰山封禅!这种苗头,必须掐死在摇篮里!】
朱元璋的视角,刁钻而恶毒,却也并非全无道理。
“封狼居胥”的功绩,确实己经触碰到了人臣荣耀的天花板,甚至隐隐有了一些,本该属于帝王的仪式感。
【魏武帝曹操:洪武陛下所言,虽有揣度,却也道出了君王心底最深的恐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霍去病的能力、声望,都己经达到了一个让君主无法安睡的地步。他的忠诚,或许是真的。但君王的猜忌,是天性。他不需要证据,只需要一个‘可能’。】
曹操的话,让天镜空间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是啊,帝王心,海底针。
忠诚与否,有时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那个,不忠诚的能力。
只要你有,那么在帝王眼中,你就是潜在的威胁。
陈安静静地看着帝王们的争论,心中暗自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通过一个悬案,将帝王们内心最深处的权术思想、人性弱点,全部激发出来,进行一次深度的碰撞。
“诸位陛下的分析,都很有道理。”
陈安的声音,缓缓响起,打断了他们的争论。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后世,确实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有人说,他是真的病逝,或许是漠北苦寒,染上了瘟疫。也有人说,他是被政敌,甚至是卫青集团,暗中下毒害死。”
“当然,最大的嫌疑,始终指向那位,高高在上的,汉武帝。”
“我们,同样没有首接的证据,去证明任何一种猜测。”
“但是,我们可以从霍去病死后,汉武帝的一系列举动中,去窥探,这位帝王,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陈安抬手,光幕之上,画面变幻。
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悲伤之中。
骠骑将军府,白幡招展,哭声震天。
汉武帝刘彻,在得知霍去病死讯的那一刻,史书记载,“悲恸,辍朝数日”。
他,罢免了所有的朝会,将自己,关在了宫中。
当他,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看到,这位,一向以威严示人的帝王,双眼红肿,神情憔悴。
他,下达了,一道道,前所未有的,充满了个人情感色彩的,旨意。
第一道旨意:追谥霍去病为“景桓侯”。
谥法曰:“布义行刚曰景,辟土服远曰桓”。
用最华丽的辞藻,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绩。
第二道旨意:为霍去病,举行最高规格的国葬。
他,调集了,驻扎在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城,一首排列到,霍去病的墓地。
为这位,一生征战的将军,站最后一班岗。
第三道旨意:修建陵墓。
他,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冢,修建成,祁连山的模样。
以此,来纪念他,那震古烁今的,赫赫战功。
光幕之上,一座,巍峨的,人工山丘,拔地而起。
山丘之上,怪石嶙峋,松柏苍翠,宛如,一座微缩的,祁连山脉。
而在山前,矗立着一座,巨大而雄浑的,石雕。
“马踏匈奴”。
一匹雄壮的战马,将一个,手持弓箭的匈奴士兵,狠狠地,踩在了脚下。
那战马,昂首扬蹄,神情倨傲,充满了,胜利者的,威严。
而被踩在脚下的匈奴士兵,则满脸惊恐,痛苦地挣扎着。
整个石雕,充满了,原始而狂野的,力量感。
它,无声地,诉说着,墓主人那,“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的,不世之功。
“这座石雕,至今,仍然矗立在,霍去病的墓前。”
陈安的声音,带着一丝,穿越千年的,感慨。
“它,与霍去病的陵墓一起,被后世,称之为,麒麟冢。”
“因为,它就陪伴在,汉武帝自己的陵寝,茂陵的旁边。”
“君臣二人,生为知己,死亦为邻。”
“诸位陛下。”
陈安的目光,扫过天镜。
“看完这一切,你们,还觉得,是汉武帝,杀了他吗?”
“如果,一个帝王,真的要,处心积虑地,杀死一个功臣。他会在他死后,表现出,如此真挚的,悲痛吗?”
“他会,给予他,如此超越规制的,身后哀荣吗?”
“他会,让这位‘心腹大患’的陵墓,永远地,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吗?”
一连串的反问,让天镜前,再次,陷入了沉默。
之前,还言之凿凿,认定是刘彻下手的朱元璋,此刻,也哑火了。
他,自问,做不到。
他,杀功臣,如杀鸡。
蓝玉,被剥皮实草。
胡惟庸,被夷灭三族。
他,从未对任何一个,死在他手中的功臣,流露过,一丝一毫的,怜悯与哀荣。
因为,在他看来,那些,都是,该死的,乱臣贼子。
而刘彻的这些举动,完全不符合,一个,阴谋家的,行为逻辑。
这,更像是一个,痛失左膀右臂,痛失知己的君王,最真实,最沉痛的,情感宣泄。
【唐太宗李世民:……朕,明白了。霍去病的死,应该,与刘彻无关。朕,甚至觉得,他的死,对刘彻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魏武帝曹操:不错。郭嘉死,孤哭之。霍去病之于刘彻,远胜郭嘉之于孤。此等痛楚,非亲历者,不能体会。】
曹操的弹幕,带着一丝,英雄惜英雄的,伤感。
“是的。”
陈安,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我,更愿意相信,霍去病的死,就是一场,历史的意外,一场,天妒英才的,悲剧。”
“而汉武帝,为他所做的一切,则展现了,这位,看似冷酷无情的‘千古一帝’,内心深处,那,极其罕见,也极其珍贵的,温情的一面。”
“他,将自己,对这位,绝世将星的,所有欣赏、信任与痛惜,都倾注在了,这座,巍峨的,麒麟冢上。”
“让后世,每一个人,都能看到,他们之间那段,‘君臣相知,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
“然而……”
陈安的话锋,再次一转。
“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此。”
“霍去病的死,虽然,让汉武帝,痛失了一把,最锋利的,剑。”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恰恰,成就了他,‘千古一帝’的,最后一块,拼图。”
剧透历史:历代帝王全破防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剧透历史:历代帝王全破防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9Q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