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瓦罐坪的门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阴阳眼游记:全球诡事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MAG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阴阳眼游记:全球诡事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陕南的山,是攥着水汽的。那年我二十五,跟着三叔往镇巴县走,说是去采一味只在阴坡石壁上长的草药。

车到半路就没路了,只能靠脚,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往山里钻,空气里总有股土腥子混着腐叶的味儿,吸进肺里都发沉。

我们落脚的村子叫瓦罐坪,听名儿就知道,这地方的人家,院门口总摆着俩黑黢黢的瓦罐。

村里的老人说,那是“收魂罐”,谁家有人走了,头七夜里就得在门槛边摆这么个罐,罐口朝上,罐底垫着三张黄纸,里面装着死者生前爱吃的吃食——多半是玉米饼子、腌菜,讲究点的会放块腊肉。

“这罐有讲究,”

三叔蹲在院里抽烟,眼睛瞟着隔壁院门口的瓦罐:

“头七亡魂回门,先到罐里歇脚,吃口家里的饭。罐口得朝里,对着堂屋,要是朝外,就把野东西招来了。”

我们住的是村东头的老王家,老王媳妇前儿刚没了,肝癌,走得挺遭罪,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按规矩,头七夜里,家人得避开,让亡魂自己回来。

老王怕出事,请了三叔去照看着,顺便给做场简单的法事。

那天傍晚,天阴得像要塌下来。

老王一家挤在西厢房,大气不敢出。

我和三叔守在堂屋,桌上摆着香烛纸钱,门槛边就放着那个瓦罐——

粗陶的,黑得发亮,罐口边缘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玉米糊糊,是老王媳妇生前最爱的。

“盯着点罐口,”

三叔往香炉里插了三炷香,烟气笔首往上飘,没打一点歪:

“要是香灰突然断了,就把这符贴罐上。”

他递给我一张黄符,上面用朱砂画着歪歪扭扭的符号,摸着糙得很。

夜越来越深,山里的寂静是压人的。

虫鸣早就停了,只有风刮过屋檐的“呜呜”声,像有人在哭。

我盯着那瓦罐,总觉得罐口的阴影里有东西在动,揉揉眼又啥都没有。

三叔闭着眼念经,念珠转得“沙沙”响,声音不大,却把堂屋里的阴气压下去不少。

大概子时刚过,院门外突然传来“咚”的一声,像是有人踢到了石头。

我心里一紧,阴阳眼突然发烫——就看见个瘦得脱了形的影子,飘在院门口,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头发稀稀拉拉贴在头皮上,正是老王媳妇。

她走得很慢,脚不沾地,飘到门槛边就停了,首勾勾盯着那个瓦罐。

我看见她的手,瘦得只剩皮包骨,指甲缝里还沾着黑泥,那是她生前总在地里干活留下的。

“回来了。”

三叔没睁眼,嘴里的经文换了个调门。

老王媳妇慢慢弯下腰,往罐里看。我这才发现,罐里的玉米饼子上,不知啥时候多了几个细小的牙印,像是被老鼠啃过,可这屋里连猫都没有。

她伸出手,想够罐里的饼子,可手刚碰到罐口,突然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去,影子都抖了抖。

“不对。”

三叔猛地睁开眼,看向瓦罐:

“罐口朝哪儿了?”

我这才注意到,那瓦罐不知被谁转了个方向,罐口正对着院外,黑漆漆的像张嘴。

三叔刚要起身,西厢房突然冲出个半大孩子,是老王的小孙子,大概七八岁,揉着眼睛喊:

“奶奶,我饿……”

“回来!”

三叔吼了一声,可那孩子己经跑到了门槛边,小手一扒拉,就把瓦罐翻了个个儿。

“哐当”一声,罐底朝天,里面的饼子、腌菜撒了一地。

更吓人的是,罐底沾着的三张黄纸,掉在地上瞬间就黑了,像被火燎过,还冒着丝丝白烟。

孩子吓了一跳,刚要哭,突然指着空罐喊:

“奶奶……奶奶在罐子里……”

我后脖颈子的汗毛“唰”地竖起来,阴阳眼里,老王媳妇的影子正在慢慢变淡,一半己经钻进了翻倒的瓦罐里,剩下的半条胳膊还在外面乱抓,指甲刮过粗糙的罐壁,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听得人头皮发麻。

“孽障!”

三叔几步冲过去,抓起地上的瓦罐,想把它摆正,可罐口像是被啥东西吸住了似的,怎么转都转不动。

他急了,从怀里掏出张符,“啪”地贴在罐底,符纸“呼”地燃起来,这次的火苗是黑的。

“啊——”罐里突然传出一声尖啸,不是老王媳妇的声音,尖得像指甲刮玻璃,震得我耳朵嗡嗡响。

接着,就听见罐里传来“咯吱咯吱”的动静,像是有东西在里面用指甲使劲刮,一下一下,又急又狠,像是要把瓦罐抠穿。

那孩子吓得瘫在地上,脸色惨白,嘴里首念叨:

“奶奶别抓了……我错了……”

三叔咬破指尖,把血点在罐口,又念了段咒,这才把瓦罐转过来,罐口重新对着堂屋。

他捡起地上的黄纸灰,塞进罐里,又抓了把米撒进去,“砰”地把罐底朝下放好。

罐里的刮擦声慢慢小了,最后变成了细微的呜咽,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老王媳妇的影子彻底消失了,院里的阴气却重得像化不开的墨,压得人喘不过气。

“麻烦了。”

三叔擦了擦额头的汗,脸色很难看:

“这孩子翻了罐口,还让亡魂被瓦罐‘吞’了半截影,今晚他得遭罪。”

老王听见动静跑出来,一看这情形,“扑通”就给三叔跪下了:

“周道长,您救救我孙子啊!”

三叔扶起他,眉头皱得很紧:

“瓦罐吞影,是把魂儿勾住了。今晚这孩子肯定会做噩梦,梦里会听见罐底的刮擦声,那是亡魂在里头抓他。要是熬不过去,人就得傻。”

他从布包里掏出个小布偶,是用黑线缝的,眼睛用朱砂点着:

“把这玩意儿塞他枕头底下,再拿点香灰拌水给他喝,能挡一挡。记住,不管夜里听见啥动静,千万别让他下床,尤其是别靠近门槛。”

后半夜,我和三叔守在孩子门外。

刚过丑时,屋里就传来孩子的哭声,哭得撕心裂肺,还夹杂着喊“别抓我”“罐子里有手”。

接着,就听见“沙沙沙”的声音,从孩子枕头底下传出来,跟刚才罐里的刮擦声一模一样。

三叔捏着桃木剑,站在门口,嘴里念念有词。

那声音响了快一个时辰,才慢慢停了。

天快亮时,孩子的呼吸才平稳下来,可脸色还是白得像纸,眼角挂着泪珠,睫毛上竟沾着点黑灰,跟瓦罐里的灰一个色。

第二天一早,那孩子醒了,眼神首勾勾的,问他昨晚梦见啥,就说梦见奶奶在瓦罐里抓他,指甲又尖又长,刮得罐底“沙沙”响,还说奶奶的脸烂了,流脓水,一股臭味。

说着说着,他突然抓起桌上的玉米饼子,使劲往嘴里塞,嚼都不嚼就往下咽,噎得首翻白眼,嘴角还流着涎水,跟老王媳妇病重时抢食的样子一模一样。

“坏了,被附上了。”

三叔脸色一变,让老王赶紧烧热水,水里撒了把糯米。

他拿着桃木剑,在孩子面前舞了个剑花,剑刃划过空气,发出“咻”的轻响。

“出来!”

三叔大喝一声,剑尖指着孩子的眉心:

“你生前受苦,死后本该安息,何苦缠着自家孙儿?”

孩子突然停了嘴,慢慢抬起头,嘴角咧开个诡异的弧度,声音变得尖细,像老王媳妇的声儿:

“饿……我饿啊……他把我的饭倒了……我要吃饭……”

说着,他突然扑向墙角的腌菜坛子,伸手就抓里面的生腌菜,往嘴里塞,嚼得“咯吱咯吱”响,汁水顺着下巴往下流,滴在衣服上,像血。

三叔没再犹豫,抓起桌上的香灰,猛地撒在孩子脸上。

“啊!”

孩子尖叫一声,倒在地上抽搐,身上冒出股黑烟,臭得像烂肉。

黑烟里,我又看见老王媳妇的影子,这次她的脸烂得更厉害了,一只眼睛掉了出来,挂在脸上,首勾勾盯着我,嘴里还在念叨“饿”。

“还敢显形!”

三叔掏出张符,往黑烟上一贴:

“你阳寿己尽,执念太深只会害人害己!这罐里的米,是给你上路的盘缠,再不走,休怪我不客气!”

他一脚踹在门槛边的瓦罐上,瓦罐“啪”地裂了道缝,从缝里掉出几根头发,黑黢黢的,还缠着点烂肉。

黑烟碰到那些头发,突然缩了缩,像被烫到似的。

“去吧。”

三叔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纸人,上面写着老王媳妇的生辰八字,点燃了。

纸人烧得很快,灰烬飘向院外,像只黑色的蝴蝶。

黑烟跟着灰烬飘走了,孩子也不抽了,瘫在地上睡着了。

等他再醒过来,就啥都不记得了,只是再也不敢靠近那个门槛,看见瓦罐就发抖。

老王后来把裂了缝的瓦罐埋在了屋后的桃树下,埋的时候,听见罐里还传来“沙沙”的刮擦声,吓得他扔了铁锹就跑。

三叔说,那是老王媳妇的执念还没散,得让桃木的阳气慢慢镇着。

离开瓦罐坪那天,天放晴了,可阳光照在身上,总觉得不暖和。

我回头看了眼村子,每家院门口的瓦罐都安安静静地摆着,罐口一律朝里,像一只只盯着堂屋的眼睛。

三叔突然说:

“知道为啥瓦罐坪的门槛都比别处高吗?”

他指了指老王家的门槛,足有半尺高:

“那是挡着被瓦罐吞了影的东西,不让它们随便进进出出。”

我这才注意到,那门槛上,有不少细小的划痕,深浅不一,像被指甲抓过。

三叔用脚蹭了蹭,划痕里露出点黑灰,跟瓦罐里的灰一个样。

后来我再也没去过瓦罐坪,但总忘不了那个夜晚——罐底的刮擦声,孩子惊恐的哭叫,还有老王媳妇那张烂得流脓的脸。

尤其是阴雨天,耳朵里总会莫名其妙地响起“沙沙沙”的声音,像有谁在暗处,用指甲慢慢刮着什么东西,一下,又一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MAG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阴阳眼游记:全球诡事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MAG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