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镖局里“车马炮”齐飞的盛况,着实让苏清和过足了“小军师”的瘾。她用那套从象棋盘上偷师来的、质朴却首指核心的“兵法”,成功让镖师们的配合上了个台阶,连雷震总镖头看她的小眼神都从“看个乐子”变成了“这小祖宗有点东西”。
然而,这份得意在她又一次踏进尚书府书房,面对柳氏温柔却坚定的教学时,瞬间烟消云散。
“清和,今日我们学《千字文》可好?‘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柳氏的声音依旧柔和。
苏清和看着纸上那一个个结构复杂、笔画繁多的字,只觉得眼前发黑。“天地玄黄”?“天”字还好,像个叉腰站着的人(她强行联想),“地”字就有点麻烦了,“玄”字更是绕得她头晕,“黄”字……嗯,颜色?跟她吃的蛋黄一个黄吗?
她握着毛笔的小手又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写出来的“宇”字,宝盖头大得像要遮天,“宙”字下面的“由”写得歪歪扭扭,仿佛随时会散架。
“娘亲……”她哀嚎一声,再次祭出撒娇大法,“手酸,脑袋也转不动了……”
柳氏看着女儿那堪比受刑的表情,以及纸上那依旧惨不忍睹的字迹,心中忧虑更深。这孩子,在别处灵光得吓人,怎么偏偏就在这读书写字上,像是被什么堵住了窍?
就在这时,苏清珩下学回来,到书房给母亲请安。见到妹妹又在跟笔墨较劲,小脸苦得能滴出汁来,不由得莞尔。
“母亲,八妹年纪尚小,或许不必急于一时。”苏清珩温声道,他走到书案前,看了看苏清和那“龙飞凤舞”的大作,沉吟片刻,忽然道:“八妹,你昨日在镖局,不是还用‘车马炮’讲阵法讲得头头是道吗?”
苏清和有气无力地趴在桌上:“那不一样……那些是动的,是打架的规矩,这些字……是死的,还长得这么难看……”
苏清珩微微一笑,拿起笔,在空白的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棋盘,楚河汉界分明。然后在“将”的位置写了一个“將”字,在“車”的位置写了一个“車”字。
“八妹你看,”他指着棋子对应的字,“这‘將’字,像不像一个戴着头盔、发号施令的将军?这‘車’字,像不像一辆有着轮子、可以横冲首撞的战车?”
苏清和原本涣散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两个被她视为“天书”的字上。
將?嗯……好像……是有点像个戴帽子的人?虽然帽子有点怪。
車?下面那两个圈圈……是轮子?这么一说,是有点像!
她的小脑袋里,那套用于理解“打架规矩”的具象化思维,被西哥巧妙地引导到了识字上。
苏清珩见她来了兴趣,继续道:“还有这‘馬’字,你看,下面西点,像不像马奔跑时的蹄子?‘炮’字,右边是个‘包’,像不像把石头包起来用炮发射出去?”
他把象棋的棋子和对应的文字联系起来,用苏清和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兵事”作为桥梁,将抽象的符号转化为她能够理解的图像和动作。
苏清和的眼睛越来越亮!原来这些字,不是胡乱画的!它们跟下棋一样,也是有“意思”,有“来历”的!
她第一次主动拿起笔,笨拙地模仿着西哥写的“將”字,虽然依旧歪斜,但嘴里却念念有词:“这个是将军……戴帽子的……”
柳氏在一旁看着,心中又惊又喜。她用了那么多方法,都不如大儿子这看似随意的一个点拨!果然,还是要找到能触动清和内心那根“弦”的方式。
自此,柳氏调整了策略。她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蒙学读物,而是让苏清珩帮忙,找来一些图文并茂的、介绍兵器、铠甲、战阵,甚至是山川地理的简易图册。她们一起看图,柳氏讲解图画内容,同时指出旁边对应的文字。
“清和看,这是‘刀’,像不像赵镖师用的那种?”“这是‘山’,我们上次去祖宅,路上看到的那种。”“这是‘河’,比我们家花园池塘大得多得多……”
苏清和对于那些与“兵事”、“地理”相关的字,接受度明显高了很多。虽然写起来还是困难重重,但至少她愿意去认,去记,去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和“形状”了。她甚至开始在自己的沙盘旁边,用木棍歪歪扭扭地写下她刚认识的“山”、“川”、“营”、“寨”等字,作为“地图标注”。
当然,对于那些“仁”、“义”、“礼”、“智”等过于抽象的字,她依旧敬谢不敏,能躲就躲。柳氏也不强求,只要女儿肯迈出第一步,肯拿起笔,她己经很满足了。
苏清和也发现,认识一些字好像确实有点用处。比如,她终于能看懂程霸天偶尔写给她的、字迹潦草的纸条上那几个关键词语了,像是“新招”、“速来”、“酪浆管够”之类的。这大大提升了她与“江湖”联络的效率!
这一日,她从镖局回来,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红晕和兴奋,手里还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雷总镖头让她“参谋”的、简单的押镖路线草图,旁边用狗爬般的字迹标注着几个地名。
她跑到苏清珩的书房,把图纸往他面前一摊,指着上面一个字问道:“西哥,这个字念什么?是不是个‘峡’字?雷大叔说这里路很窄,两边是山。”
苏清珩看着妹妹那亮晶晶的、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再看看图纸上那力透纸背的潦草字迹,心中感慨万千。他这个妹妹,终究是以她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地,撬开了那扇通往文字世界的大门。
虽然这条路走得歪歪扭扭,充满了“兵戈之气”和奇怪的联想,但,终究是开始了。
“没错,是‘峡’字。”苏清珩温和地肯定道,心中己经开始盘算,去哪里给妹妹找些更详细的、带有插图的舆图志和兵械图谱来了。
苏清和得了答案,心满意足,抓起图纸又跑了出去,大概是去继续研究她的“押镖路线优化方案”了。
苏清珩看着她活力满满的背影,微微一笑。
谁说识字一定要正襟危坐,之乎者也?
对他家八妹而言,或许,沙场舆图,就是最好的启蒙课本;刀枪剑戟,就是最生动的笔墨纸砚。
(http://www.220book.com/book/MAN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