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林顾问”的身份,在周一上午九点,正式于辰星科技项目组的小型会议室里生效了。
杨子辰介绍她时,语气公事公办:“这位是林晚女士,在建筑设计与空间规划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我特邀她作为顾问,为我们下一阶段的技术方案提供专业视角。”他没有提及她的公司,也没有提及他们的私人关系,但在座的核心团队成员,多少都能从老板的态度和眼前这位气质卓然的孕妇身上,猜到几分。
林晚穿着宽松但剪裁得体的深灰色孕妇裙,外搭一件米白色开衫,长发松松挽起,脸上未施粉黛,只有孕期带来的天然光泽。她坐在杨子辰右手边的位置,面前摊开一个素色的笔记本和一支笔,神态自若,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几位技术骨干。
第一次会议,杨子辰让她先熟悉辰星现有的技术框架。负责核心算法的工程师李锐打开投影,开始讲解目前为“智慧城市”项目构建的模型。大量的专业术语、数据流和逻辑架构图充斥着屏幕,冰冷、精确,带着技术人特有的自信。
林晚听得很认真,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几个关键词。她不懂那些复杂的代码和算法,但她努力去理解这套系统试图达成的目标,以及其内在的运行逻辑。
当李锐讲到系统如何根据历史人流数据,“优化”某个广场的照明与温控策略时,林晚轻轻抬了抬手。
“李工程师,打扰一下。”她的声音温和,却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我注意到,系统的优化目标是‘能耗最低’。但有没有考虑过,不同时间段,这个广场承载的社会功能是不同的?”
李锐推了推眼镜,有些不解:“功能?”
“比如,清晨,这里可能是老年人晨练的场所,需要均匀、柔和的光照;上午到下午,是游客穿梭和市民短暂休憩的地方,需要充足的照明和适宜的温度;而到了傍晚,它可能变成附近居民散步、孩童玩耍的场地,照明需要兼顾安全性与氛围,甚至可能需要配合一些小型社区活动。”林晚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如果系统只用一个‘能耗最低’的单一目标去驱动,会不会在某些时段,为了省电而牺牲了空间应有的活力与舒适度?比如,在傍晚孩童活动时,光线过于昏暗,或者为了快速降温而送风过强?”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技术团队习惯于解决“如何用最少能量维持环境参数达标”的问题,却很少深入思考“参数为何要这样设定”以及“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李锐张了张嘴,试图从技术层面反驳,却发现无从驳起。因为林晚指出的不是技术漏洞,而是设计逻辑的先天不足——他们的系统缺乏对空间“时间性”和“社会性”的深度理解。
杨子辰坐在主位,没有插话,眼神却亮得惊人。他预感到林晚会带来新的视角,却没料到这第一课就如此切中要害。
“林顾问的意思是,”他开口,将话题引向深入,“我们的优化目标应该是动态的、多层次的,需要引入‘空间功能时序’和‘人群活动模式’作为关键变量?”
“是的。”林晚点头,看向杨子辰,眼神是纯粹的专业交流,“技术应该服务于人在空间中的体验,而不是让人去适应技术的‘最优解’。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一个基于不同场景的、动态的‘舒适度与能耗平衡模型’,而不仅仅是‘能耗最低模型’。”
这个提议,意味着技术团队前期大量的工作需要调整甚至重构。几位工程师脸上露出了显而易见的为难和抵触。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微有些凝滞。
林晚感受到了这种阻力。她并不意外,跨界合作从来都不是易事。她缓和了语气,补充道:“当然,这只是我一个基于设计角度的初步想法,具体的技术实现,还需要各位专家评估和探索。”
她将姿态放得很低,既表达了观点,也尊重了技术的边界。
杨子辰适时地掌控了局面:“李工,会后组织大家讨论一下林顾问提出的方向,评估一下可行性和工作量。我们需要的是能真正打动评委的、有生命力的方案。”
“是,杨总。”李锐应下,表情依旧严肃,但看向林晚的目光里,少了几分最初的审视,多了一丝认真的思考。
第一次顾问会议在一种混合着启发、碰撞与些许压力的气氛中结束。杨子辰送林晚离开公司,在电梯里,他低声说:“一针见血。他们需要这样的冲击。”
林晚按着有些酸胀的后腰,笑了笑:“希望不是太大的冲击。改变固有思维总是很难的。”
“难,才值得做。”杨子辰握住她的手,指腹在她手背上轻轻,“辛苦了。”
仅仅是坐在那里专注地听和思考一上午,对孕晚期的她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回到家里,林晚感到一阵疲惫袭来。她靠在沙发上,正准备休息一下,腹中的宝宝却开始了一阵前所未有的、密集而有力的胎动,几乎带着些焦躁的意味,不同于往常的规律。同时,她感觉到下腹部有一种隐隐的、类似月经来潮般的坠胀感。
心里咯噔一下。她立刻拿出手机,开始严格按照APP要求数胎动。结果让她有些不安——胎动频率似乎比平时快了一些。
她没有惊慌,但也不敢怠慢。她先给相熟的产科医生发了条信息,简单描述了情况。然后,她深呼吸,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按照孕妇课程上学到的方法,慢慢调整姿势,尝试放松。
杨子辰晚上回来时,敏锐地察觉到她脸色有些苍白,精神不济。
“怎么了?是不是今天太累了?”他立刻紧张地蹲在她面前。
林晚把下午的情况和医生的回复告诉他:“医生建议观察,注意休息,如果坠胀感加剧或者出现规律宫缩、见红,要立刻去医院。目前看,可能是宝宝入盆,或者……只是我太累了引起的假性宫缩。”
杨子辰眉头紧锁,立刻拿出手机查看着什么,然后又打了个电话给医生朋友确认。放下电话,他脸上是显而易见的担忧。
“从明天开始,顾问工作暂停。”他语气不容置疑,“所有沟通改为线上,而且你必须躺着进行,每次不超过半小时。”
这一次,林晚没有反驳。她也感受到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事业的碰撞刚刚开始,但身体的稳定,才是目前一切的基础。
夜里,林晚在杨子辰的按摩下昏昏睡去。杨子辰却久久无法入睡,他看着身边妻子沉静的睡颜,手掌保护性地覆在她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那个小生命偶尔的、变得轻柔了些的动静。
一边是亟待突破、因她的加入而刚刚泛起涟漪的项目;一边是她和宝宝容不得半点闪失的身体。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肩上担子的具体重量。
这“第一课”,不仅仅是给他的技术团队上的,也是给他自己上的。关于平衡,关于取舍,关于在追逐事业与守护家庭之间,找到那条最稳妥的路径。
夜色深沉,他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在心里做出了决定。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逢在星辰大海(http://www.220book.com/book/MB2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