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雪埋苞米地与二人转老爷子(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二龙湖村暖花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MB3I/ 章节无错乱精修!
 

“咋没人来?” 张浩转过身,眼睛亮了点,跟戏台子上的演员找到了状态似的,“咱二龙湖的湖,夏天能划船,冬天能滑冰,湖边还能搞点钓鱼的项目,钓上来的鱼首接烤着吃,多香。还有咱村的秧歌队,忠芸婶子他们扭得那么好,能表演给游客看,再加上二人转,你看城里那些人,就爱听这个。地里还能搞农耕体验,让城里人种苞米、摘菜,他们肯定觉得新鲜,说不定还能火呢。”

他妈放下毛线针,叹了口气,跟戏里的老旦叹苦似的:“你这孩子,又胡思乱想。搞旅游要花钱,要修路,要建房子,咱村哪来的钱?再说了,就算建好了,没人来咋办?那不白扔钱?跟打水漂似的。”

“钱可以找投资啊!” 张浩往前走了两步,语气挺激动,“我听说现在国家鼓励乡村旅游,有政策扶持,说不定能找着愿意投资的人。到时候咱村就火了,跟戏里的名角似的,谁都知道二龙湖村。”

“投资?” 他妈皱了皱眉,“你以为投资是啥?天上掉馅饼啊?人家投资人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做慈善的,咱村这条件,谁愿意来投?别到时候没找着投资,还让人笑话,跟戏里的小丑似的。”

张浩没说话,又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雪。他知道他妈说的是实话,二龙湖村啥条件,他比谁都清楚。路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跟戏台上的烂泥地似的;房子是老房子,没几户有卫生间,跟过去的戏台子后台似的;就连二龙湖,虽然水挺清,可周边连个观景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游船啥的了。

可他就是不想放弃。他想起小时候,村里过年的时候,可热闹了,秧歌队从村东头扭到村西头,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红灯笼,跟戏台子上的布景似的。孩子们穿着新衣服,跟着秧歌队跑,兜里揣着糖,笑得合不拢嘴。那时候,村里虽然穷,可有人气,有笑声,跟戏班子演出似的热闹。现在呢?过年的时候,村里冷冷清清,大部分人家的灯都是黑的,只有老人在家,青丘山的卫穆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守着个电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跟戏散场了似的冷清。

他攥了攥拳头,心里有个念头越来越清晰。不管多难,他都要试试,就算失败了,至少他努力过,总比看着村里就这么荒下去强。到时候就算没成,也能跟人说,他为二龙湖村努力过,不算白活。

“妈,我明天去镇上一趟。”

“去镇上干啥?”

“我去问问,看看有没有关于乡村旅游的政策,说不定能找着点门路。顺便去趟文化站,问问能不能请人来教村里的人唱二人转,要是能把二人转打造成咱村的特色,肯定能吸引人。”

他妈看着他,眼神里有点复杂,有担心,也有期待。她知道儿子的脾气,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跟他爷爷年轻时候一样,倔得很。“那你注意安全,路上雪大,别骑车,走着去。到了镇上,记得买两个馒头吃,别饿着。”

“知道了。” 张浩点点头,拿起炕上的毛衣,套在身上,大小正好,挺暖和,跟裹了床小被子似的。

第二天早上,雪停了,天放晴了,太阳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跟戏台子上的聚光灯似的。张浩起得挺早,他妈给他煮了碗面条,卧了个荷包蛋,蛋黄流心,看着就好吃。他吃得飞快,跟赶场似的,吃完揣上他妈给的五十块钱,就往镇上走。

村口的苞米地还在那儿,雪被太阳一晒,开始融化,露出里面湿漉漉的黑土,跟戏台上的底色似的。张浩路过苞米地的时候,停了一会儿,他看着那片地,心里默念: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变个样,让二龙湖村跟戏里的热闹场面似的,再也不冷清。

风从湖面吹过来,带着点湖水的凉意,可张浩没觉得冷。他迈开脚步,往镇上的方向走,脚印留在雪地上,一串接着一串,延伸向远方,像条通往希望的路,也像戏台上演员走的台步,一步一步,坚定而有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MB3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二龙湖村暖花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MB3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