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项目负责人正在询问谁愿意接手一个新的合作项目——项目有挑战,但能接触到行业头部资源,做好了还能获得晋升机会。有人手里攥着笔,指尖泛白,心里反复盘算“我没做过这类项目,肯定做不好”“万一搞砸了,会被同事笑话”,明明笔记本上记满了可行的思路,却始终没敢举手;而另一个人,虽然也没相关经验,却笑着说“我之前做过类似的客户对接,虽然项目类型不同,但我学习快,愿意试试”,最后成功拿下了项目,半年后不仅顺利完成,还真的获得了晋升。
同样面对机会,有人因为自卑把自己“困”在原地,有人因为客观看待自己抓住了机遇。生活里,自卑就像一层透明的枷锁,它不会真的锁住你的手脚,却会让你不敢迈出脚步——不敢争取喜欢的工作,不敢结交优秀的人,不敢尝试新的事物,最后在“我不行”“我不配”的自我否定里,错过一个又一个可能改变人生的机会。
其实自卑的人,往往不是真的“差”,而是习惯了“低估自己”——他们总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总能记住自己的失败,却忘了自己的成功。就像有人明明文案写得好,却总说“我就是随便写写,算不上好”;有人明明很会照顾人,却总觉得“我这点小事不算什么”。而永远不自卑,不是要变得“自负自满”,是要学会“客观看待自己”——承认“我有不足”,但也清楚“我有优势”,不因为不足否定自己,也不因为优势骄傲自满,这份清醒的自我认知,才是人生最踏实的底气。
自卑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觉得自己差”,而是会让人陷入“越自卑越差,越差越自卑”的恶性循环。职场里,有人刚入职时,因为对业务不熟悉,犯了几次小错,就开始觉得“我不适合这份工作”,后来遇到新任务,总想着“我肯定做不好”,要么敷衍了事,要么首接推给别人,结果业务能力越来越差,同事也慢慢觉得“他不靠谱”,最后不仅没升职,还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还有人在人际交往中,因为自卑变得小心翼翼——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一起,总觉得“我配不上和他们做朋友”,说话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做事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生怕“说错话被笑话”“做错事被嫌弃”。久而久之,别人觉得“他没主见”,不愿意和他深交,他又会觉得“果然没人喜欢我”,进一步加深自卑。
古人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卑到极致,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放弃”——你先否定了自己,别人才会跟着否定你;你先放弃了机会,别人才会把机会让给别人。就像有人喜欢设计,却因为“觉得自己没天赋”,从来不敢把作品发给别人看,也不敢报名设计比赛,后来看到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奖、找到好工作,才后悔“当初要是敢试试就好了”。可世上没有后悔药,自卑耽误的不仅是当下的机会,还有未来的可能性。
很多人以为“不自卑”就是“觉得自己很优秀”,其实不是。真正的不自卑,是“清楚自己的价值,不被外界评价定义”——知道自己哪里行,哪里不行,行的地方不骄傲,不行的地方不否定自己,而是想办法提升。
职场里,有人被领导安排做一个自己不熟悉的数据分析项目,他没有说“我不会,做不好”,而是说“我之前没做过这类深度分析,但我会快速学习数据分析工具,下周给您初步的思路”。接下来的一周,他每天下班后学两小时数据分析课程,遇到不懂的就问同事,最后不仅按时交出了方案,还因为结合了自己熟悉的业务知识,让方案比预期更实用。领导后来夸他“学习能力强,敢担当”,他说“我只是知道自己虽然没经验,但学习快,愿意花时间,所以敢接”。
这种不自卑,不是盲目自信,是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认知——承认“没经验”是不足,但也看到“学习快、肯努力”是优势,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弥补不足”上,而不是“因不足否定自己”。就像有人做销售,一开始业绩不好,他没有觉得“我不适合做销售”,而是分析“我沟通能力还行,但对产品知识了解不够”,于是每天花一小时背产品手册,周末去客户那里了解需求,三个月后业绩就冲到了部门前三位。他说“我知道自己不是天生的销售高手,但我能找到自己的问题,慢慢改进,所以不觉得自己差”。
古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像玫瑰有刺,但不妨碍它开花;松柏不鲜艳,但不妨碍它挺拔。不自卑的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刺”否定自己,也不会因为别人的“鲜艳”羡慕到自我怀疑,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在哪里,也知道如何避开自己的“短”,在自己的轨道上稳步前进。
摆脱自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像攒钱一样,需要一点点积累——每天找一个自己的小优点,每天做一件能证明自己价值的小事,慢慢就会发现“原来我也能行”。
有人之前很自卑,觉得自己“没什么用”,后来听了朋友的建议,每天睡前写“今日小成就”:今天准时完成了工作,没有拖延;今天帮同事打印了文件,同事说谢谢;今天学了10个英语单词,比昨天多学2个……一开始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不算什么”,但坚持了一个月后,他发现自己不再总想着“我不行”,而是会主动说“这件事我能试试”。有次部门需要人做会议记录,他主动报名,因为“之前每天写小成就,锻炼了总结能力”,最后记录做得清晰又全面,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还有人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自卑,不敢在人前拍照,不敢参加社交活动。后来她开始学化妆,每天给自己化一个简单的妆,对着镜子说“今天气色不错”;她还开始学瑜伽,每周练三次,慢慢觉得“自己的体态变好了”。这些小事让她慢慢觉得“我虽然不是大美女,但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后来不仅敢参加社交活动,还交了几个好朋友,甚至有人夸她“气质好”。
摆脱自卑的关键,不是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学会“看见自己的价值”——哪怕只是准时完成工作、帮别人一个小忙、学会一个小技能,都是你的价值体现。就像攒钱,哪怕每天只攒1块钱,一年也能攒365块;积累自我认可,哪怕每天只找一个小优点,一年后也能拥有满满的自信。
有人说“我实在找不到自己的优点怎么办”,其实很简单,从“没做错什么”开始——今天没迟到,这是“守时”;今天没和人吵架,这是“情绪稳定”;今天认真听了一节课,这是“专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没做错”,其实都是你的优点,只是你之前没注意到而己。慢慢发现这些小优点,慢慢积累,自卑的枷锁就会一点点被打开。
有人觉得“只有我变得优秀了,别人才会尊重我,我才不会自卑”,其实反过来也成立:只有你先尊重自己,认可自己的价值,别人才会尊重你,你才不会自卑。
生活里,有人总觉得“自己赚得少,没面子,别人会看不起”,所以和朋友聚会时,不敢说自己的工作,不敢主动买单,说话也小心翼翼。可越是这样,朋友越觉得“他不自在,不好相处”,慢慢就疏远了他。后来他换了心态,觉得“我虽然赚得不多,但我工作认真,对朋友真诚,这就是我的价值”,聚会时敢聊自己的工作,也敢主动请朋友喝奶茶,反而和朋友的关系更亲近了,朋友说“之前觉得你放不开,现在觉得你很真实,挺好的”。
职场里,有人因为“觉得自己职位低,没话语权”,开会时不敢发言,领导问意见时总说“我没什么想法,听大家的”。可越是这样,领导越觉得“他没主见,不能委以重任”,有好机会也不会想到他。后来他试着在小组会议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一开始说得不全面,但同事和领导都鼓励他,慢慢他的表达越来越流畅,想法也越来越有价值,领导后来还让他负责一个小项目。他说“我发现,你越敢认可自己,别人越敢认可你”。
古人说“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你对自己的态度,会影响别人对你的态度。你觉得自己“没价值”,别人也会觉得你“没价值”;你觉得自己“有价值,值得被尊重”,别人也会跟着尊重你。这份“自我认可”的底气,比任何外在的优秀都重要,因为它不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消失,只要你自己不否定自己,就永远有底气。
最后想告诉大家:永远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自卑。你的价值,从来不是别人说你“行”或“不行”决定的,也不是你有多少不足决定的,而是你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愿意做什么”决定的。
有人做着普通的工作,赚着不高的工资,但他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对家人好,对朋友真诚,他的价值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他让身边的人感到温暖”;有人没读过名牌大学,但他肯学习,敢尝试,从普通员工做到部门主管,他的价值不在于“学历多高”,而在于“他愿意为目标付出努力”。
自卑就像心里的尘埃,你越在意它,它越厚;你越忽略它,专注于自己的价值,它就会慢慢被吹散。永远不要自卑,不是要你成为完美的人,而是要你成为“认可自己的人”——承认不足,但不否定自己;羡慕优秀,但不自我怀疑;在自己的轨道上,一步一步往前走,你会发现,你比自己想象中更优秀,你值得所有美好的东西。
记住,人生最踏实的底气,不是“我很优秀”,而是“我知道自己的价值,永远不否定自己”。永远不要自卑,因为你值得被自己认可,也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