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部门例会上,座位的排布像一面镜子,照出不同的待人姿态。有人坐在离老板最近的位置,全程前倾着身子,老板说一句他就点头附和“您说得对”,还时不时起身给老板添茶,连自己的会议纪要都写得潦草;轮到新人汇报工作时,他却靠在椅背上,手指敲着桌面,不等新人说完就打断“这想法太浅了,你得跟着我多学”。而另一人坐在会议桌中间,不管是听老板讲话,还是听新人分享,都保持着专注的姿态,老板提问题时他客观发表看法,新人卡壳时他轻声提醒“可以看看你准备的案例数据”,既不刻意讨好,也不轻视弱小。
散会后,有人私下议论“前者太会拍老板马屁了”,新人更是悄悄跟同事说“以后不想跟他合作”;而大家提起后者,都愿意主动搭话,说“跟他一起做事舒服,不用猜心思”。其实人际里的舒服,从来不是靠讨好强者或轻视弱者换来的,而是靠“不卑不亢”的态度——面对比自己强的人,不丢尊严;面对比自己弱的人,不摆架子。这种基于人格平等的尊重,才是能长久的人际准则,就像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真正的君子,不会因对方的身份改变自己的态度,始终以平等之心待人,反而能赢得真心认可。
“不卑”,不是故作清高,是面对强者时守住自己的尊严,不做无底线的讨好。职场里最常见的“卑”,是把对方的身份地位当成自己的“行为标尺”,觉得“对方职位高、财富多,就该讨好”,可越是这样,越容易失去他人的尊重。
有人在跟大客户谈合作时,全程放低姿态,客户说“这个方案得改到我满意为止”,明明不合理的要求,他也立刻答应“没问题,我们连夜改”;客户临时要求增加服务却不愿加预算,他也不敢反驳“行,我们免费送您这项服务”。结果呢?客户不仅没珍惜他的妥协,反而觉得“他这边好拿捏”,后续又提出更多无理要求,最后合作没谈成,他还白白浪费了团队的时间。他以为“讨好能换来合作”,却忘了“合作的基础是平等互利”,一味放低自己,只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价值,反而不重视你。
相反,有人同样跟大客户合作,面对客户的不合理要求,会平静地说“您提的需求我们理解,但增加这些服务需要额外的成本,我们可以一起看看哪些是核心需求,调整方案来平衡效果和预算”。他没有因为对方是大客户就妥协,而是基于专业和公平沟通,最后客户不仅同意了他的方案,还说“跟你合作省心,你不卑不亢,做事有底线”。后来这个客户还主动给他介绍了新的合作资源。“不卑”的核心,不是跟强者对抗,是守住自己的专业和尊严,知道“对方的强是他的优势,你的专业和底线是你的价值”,平等对话才能换来尊重。
生活里的“不卑”也一样。有人参加同学聚会,看到当年的同学成了老板,就主动凑过去敬酒,说“以后还得靠您多提携”,甚至刻意打听对方的人脉资源,全程围着对方转;而面对混得普通的同学,却连话都懒得说。可这样的讨好,不仅没让对方重视,反而被同学私下说“太势力了”。而有人不管同学是老板还是普通职员,都一样热情打招呼,聊近况时不刻意捧高,也不轻视,反而大家都愿意跟他聊天,说“跟他相处不用看身份,自在”。
“不亢”,不是刻意低调,是面对弱者时保持尊重,不摆架子、不轻视。很多人容易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放松姿态,觉得“对方经验少、能力弱,就该听我的”,可越是这样,越容易失去他人的支持,甚至给自己埋下麻烦。
职场里的“亢”,常见于老员工对新人、上级对下属。有人做了三年老员工,面对刚入职的新人,总以“前辈”自居,新人请教问题时他不耐烦地说“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你怎么进来的”;新人做错一点小事,他就到处跟同事说“新人就是不靠谱,还得我来收拾烂摊子”。结果新人慢慢不敢跟他请教,遇到问题自己扛,最后出了更大的错,连累整个团队返工。他以为“摆架子能显威风”,却忘了“新人也是团队的一员,互相帮助才能把事做好”,轻视他人不仅会影响团队氛围,还可能因为忽视新人的潜力,错过能帮自己的人。
另一位老员工则完全不同,新人入职时他主动分享自己的工作笔记,说“我刚入职时也踩过这些坑,你可以参考”;新人做项目出错时,他先帮新人分析问题,说“这个地方确实容易出错,我们一起改改”。新人很快适应了工作,后来还在他负责的项目里提出了新想法,帮项目提高了效率。从谋生到掌控财富认知升级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从谋生到掌控财富认知升级最新章节随便看!他说“谁都有弱的时候,当年我也是被前辈带着过来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当年的自己”。“不亢”的本质,是看到他人的潜力,也记得自己的过去,知道“强弱只是暂时的,今天的新人可能成为明天的伙伴”,轻视他人其实是给自己的人际路设障碍。
生活里的“亢”也藏在细节里。有人去餐厅吃饭,对服务员颐指气使,说“快点上菜,磨磨蹭蹭的”,服务员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他立刻大声指责“你眼瞎吗”;而有人同样遇到服务员上菜慢,只会轻声说“麻烦尽快,谢谢”,水杯打翻时他还说“没事,我自己擦就行”。前者让周围的人都侧目,觉得“没素质”;后者则让服务员连连道谢,后续还特意送了小份甜点。其实不管对方的职业是什么,人格都是平等的,轻视服务行业的人,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狭隘,而尊重每一个人,才能收获他人的善意。
不卑不亢的本质,是“认同比自己强的人,但不否定自己;帮助比自己弱的人,但不抬高自己”,它不是一种刻意的技巧,而是基于对“人格平等”的认知——对方的职位、财富、能力,只是他的“标签”,不是衡量他是否值得尊重的标准;同样,自己的标签也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不管面对谁,都该守住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有人在商业场合见投资人时,既不因为对方手握资金就唯唯诺诺,也不因为自己的项目好就傲慢自大,而是客观介绍项目的优势和风险,说“我们的项目有市场潜力,但也需要您的资源支持,希望能平等合作”;投资人后来决定投资,说“我看重的不仅是项目,还有你不卑不亢的态度,这样的人能扛事,也不会因为利益丢了底线”。这种不卑不亢,是清楚自己的价值,也尊重对方的价值,知道合作的本质是互相成就,不是一方依附另一方。
还有人在家庭聚会时,面对混得好的亲戚,不刻意讨好求帮助;面对生活困难的亲戚,不居高临下提建议,而是平等聊天,聊家常、聊近况,亲戚们都说“跟他相处最舒服,没有压力”。他说“亲戚之间讲的是亲情,不是谁比谁厉害,要是因为身份不一样就变了态度,亲情就淡了”。其实不管是职场、商业,还是家庭,人际的核心都是“人”,只有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是当成“有利用价值的标签”,才能建立真正健康的关系。
很多人觉得“不卑不亢太难了,不知道怎么把握度”,其实做到它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需要记住三个简单的原则:
第一,关注“人”本身,不是“标签”。面对一个人时,别先想“他是老板/新人/富人/穷人”,而是想“他是一个需要被尊重的人”,不管对方的标签是什么,都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比如跟老板说话时专注于工作内容,跟新人说话时耐心解答问题,不因为标签改变自己的语气和姿态。
第二,守住自己的底线,也给他人留余地。面对强者的不合理要求,别轻易妥协,比如客户让你免费加班改方案,你可以说“我可以帮您改,但需要额外的时间和成本”;面对弱者的失误,别苛责,比如新人做错事,你可以说“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怎么改”,守住底线不卑,留有余地不亢。
第三,平等不是“一刀切”,是“因人而异的尊重”。比如对长辈,要多一份礼貌;对孩子,要多一份耐心;对同事,要多一份配合。这种“差异”不是因为身份的高低,是因为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尊重方式,但核心都是“不卑不亢”——对长辈不卑,不因为对方年长就盲从;对孩子不亢,不因为对方年幼就轻视;对同事平等,不因为对方职位不同就区别对待。
最后想告诉大家,人际里的尊重从来不是单向的,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刻意讨好强者,换来的可能是轻视;轻视弱者,换来的可能是疏远;只有不卑不亢,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才能换来他人的真心认可。就像古人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为外界的身份、财富改变自己的本心,始终以平等之心待人,这种态度,不仅能让你在人际里走得稳,更能让你守住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别再因为对方的职位高就放低自己,也别因为对方的能力弱就抬高自己。记住,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你的价值不在于你讨好谁,也不在于你轻视谁,而在于你始终以尊重之心待人,也以尊重之心待己。这样的待人接物,才是最长久、最舒服的人际态度,能让你在复杂的人际里,始终保持清醒,赢得真正的尊重。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