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老一辈商人说,商海就像走夜路,有的人走几步就摔了跟头,有的人却能走五十年还稳稳当当,不是他们运气好,是手里攥着几条“不踩坑”的铁律。这些铁律不是什么高深的谋略,也不是钻空子的技巧,就藏在“合作”“分利”“交友”这三件最平常的事里——把这三件事做透了,人脉不会断,机会不会少,财富自然能慢慢积起来。就像老话说的“生意好做,人情难交”,真正的生意经,从来都是“做人的规矩”先于“赚钱的法子”。
第一桩铁律,是“弱化自身能力”,说穿了就是合作时别“吹牛”,别把自己的本事吹得天花乱坠,反而要如实说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很多人刚合作时,总想着“把话说满才能拿到单子”,比如对方问“这个项目能不能提前半个月交付”,明明自家工厂产能只够按时交,却硬说“没问题,我加加班就能搞定”,结果到了时间交不出货,要么赔违约金,要么让对方的生意受影响,一次失信,以后再想合作就难了。反观那些做了几十年生意的人,合作时总爱“往少了说”:“按我们的设备和人手,最快20天能交,要是遇到原材料短缺,可能要25天——我先跟您把丑话说在前面,免得耽误您的事。”最后往往能提前一两天交付,对方反而觉得“这人靠谱,不糊弄”,下次有单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论语》里说“言必信,行必果”,做生意最忌的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你夸下的海口,对方会当成“承诺”记在心里,一旦兑现不了,不是“道歉”就能解决的——对方可能因为你的延误,丢了下家的订单,或是错过了市场时机,这些损失不是一句“对不起”能补的。而且,弱化能力不是“藏着掖着”,是不夸大、不造假,比如你能接100万的单子,就别说“我能接200万的”,先把100万的单子做好,做出质量、做出效率,对方自然会知道你的实力,下次主动给你更大的单子。反倒是那些一开始就把能力吹上天的人,接了超出能力范围的单子,要么偷工减料凑数,要么拖拖拉拉延误,最后不仅丢了客户,还坏了自己的名声。老辈人常说“慢工出细活,慢生意出长客”,讲的就是这个理——别图一时的单子多,要图长久的信任在。
第二桩铁律,是“谈成即分利”,简单说就是“有钱一起赚,别独吞”,尤其是帮你介绍业务的人,一定要及时分钱,一分都不能少,一刻都不能拖。很多人做生意时,总觉得“单子是我自己谈下来的,介绍人就打了个电话,凭什么分他钱”,结果一次两次之后,再也没人给他介绍单子了——人脉就像水管,分利就是“放水”,你不往里面放水,水管迟早会堵,最后连自己的水都流不动了。我见过不少做中小生意的人,都有个“规矩”:只要是别人介绍的单子,不管利润多少,都抽10%-15%给介绍人,而且是“单子一签,定金到账,马上就转钱”,从不拖到“项目结束再说”。有次一个做装修的人,通过朋友介绍拿到一个别墅装修的单子,利润30万,他当天就给朋友转了3万,朋友说“不用这么急,等你完工了再说”,他却说“规矩不能破,你帮我牵线,这钱就该你拿,早拿早安心”。后来这个朋友又给他介绍了三个单子,都是大户型,他的生意越做越稳。
老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做生意最傻的就是“算小账”。你以为省了介绍费,其实丢的是后面的一串机会——介绍人为什么愿意给你介绍单子?不是因为“关系好”,是因为他知道“帮你能赚到钱”。你要是抠门,他下次就会把单子介绍给“愿意分钱”的人,毕竟谁都不想白忙活。而且,分利不是“施舍”,是“规矩”,是对别人“人脉价值”的认可。就像胡雪岩说的“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你赚了钱,也让别人赚点,大家才愿意一首跟你走下去。反过来,那些总想着“独吞利润”的人,身边的人脉只会越来越少,最后只能自己“单打独斗”,单子越来越少,生意自然做不长久。还有人说“一分利撑死人,十分利饿死人”,说的就是别贪多,留一口给别人,自己才能一首有得吃。
第三桩铁律,是“利益捆绑交友”,意思是“交朋友要交能一起做事的,不是只一起吃饭的”——真朋友得有共同的利益基础,比如一起合作赚钱、一起对接资源,这样的关系才稳,才能共享财富信息。很多人总觉得“人脉就是认识的人多”,今天跟这个吃饭,明天跟那个喝酒,名片攒了一厚摞,真要做事的时候,却没人愿意帮衬——因为那些“酒肉朋友”跟你没有利益交集,你赚不赚钱跟他没关系,他自然不会把好机会告诉你。而那些能长久走下去的朋友,大多是“一起赚过钱的”:比如你做服装批发,朋友做实体零售,你给朋友供货,价格比别人低一点,朋友帮你走量,大家都有钱赚;平时有什么行业消息,比如哪里要开新的批发市场、哪个款式要流行,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对方。这样的朋友,不用天天吃饭喝酒,关系也不会淡,因为你们是“同路人”,你的机会也是他的机会,他的好处也能帮到你。
老辈人说“交人要交有用的,不是交能聊天的”,这个“有用”不是功利,是“彼此能帮衬”。你跟朋友有共同的利益,就会互相惦记,有好机会不会独享,有风险也会互相提醒。比如疫情的时候,很多实体零售不好做,做零售的朋友跟做服装批发的朋友说“现在线上首播好卖,你要不要试试供货给主播”,批发的朋友听了,马上对接主播资源,不仅没受影响,反而销量涨了;后来批发的朋友知道有个主播要找性价比高的零售渠道,又把做零售的朋友介绍过去,朋友的实体店也多了一条销路。这样的关系,比那些只一起抱怨“生意不好做”的朋友,要实在得多。还有人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心相交,利亦相随”,其实真正的利益捆绑,是“以心为基础,以利为纽带”——你不坑朋友,朋友也不坑你,一起做事,一起赚钱,关系自然能长久。
这三桩铁律,说到底是把“人心”和“利益”算明白了:弱化自身能力,是怕辜负人心;谈成即分利,是怕凉了人心;利益捆绑交友,是怕没了人心。做生意做的就是人心,你对别人实在,别人才会对你实在;你愿意跟别人分,别人才会跟你分享;你跟别人一起做事,别人才会跟你一起走下去。那些从商五十年的人,不是他们比别人聪明,是他们守住了这些“笨规矩”——不贪、不吹、不糊弄,反而比那些耍小聪明、钻空子的人,走得更稳、更远。
常听人说“商海无常”,其实无常里也有常,这个“常”就是做人做事的规矩。你把合作的规矩守好了,就有人愿意跟你合作;你把分利的规矩守好了,就有人愿意给你机会;你把交友的规矩守好了,就有人愿意跟你共享信息。这三点铁律,看似简单,却要做五十年才能真正悟透——不是悟透了才去做,是做着做着,就成了能走五十年的路。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谋生到掌控财富认知升级(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