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过身边人抱怨:“前几年买房的都赚翻了,我去年买的,现在跌得心慌”“前两年做外贸订单接不过来,今年连工资都快发不出了”——这些看似偶然的“运气差”,其实都藏着一个绕不开的规律:经济周期。就像西季会轮回,经济也总会在“繁荣-衰退-萧条-复苏”里打转,有人跟着周期走,顺势赚得盆满钵满;有人逆着周期来,辛苦半天还亏了本。老话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放在财富领域,“天”就是经济周期,看懂它,才能踩对财富的节奏。
先说说大家最熟悉的“繁荣期”。这时候的经济就像夏天,处处是生机:工厂订单多,工人工资涨,股市节节高,房价也跟着往上走;就连街边的小店,生意都比平时好做——卖衣服的不愁客源,开餐馆的排队等位,大家手里有钱,也愿意花钱,甚至敢借钱投资。这时候最容易让人产生“赚钱很容易”的错觉,比如有人看到别人炒股赚了,就把存款全投进去;有人看到加盟奶茶店火,就借高利贷开分店。可很少有人想:夏天不会一首持续,繁荣期也总有到头的一天。
巴菲特曾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这句话在繁荣期最管用。记得之前有段时间,股市天天飘红,连菜市场大妈都在聊“今天又赚了多少”,有人甚至辞职专职炒股,觉得“靠股市就能实现财富自由”。可没过多久,股市突然下跌,那些高位进场的人,不仅把之前赚的亏回去,还套牢了本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繁荣期的“好赚钱”,本质是经济过热的红利,就像夏天的水果,看着,放久了就会烂。这时候最该做的,不是盲目跟风投资,而是保持清醒:比如投资房产时,别只看涨幅,要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炒股时,别梭哈,留好应急资金。毕竟,夏天再热,也得为冬天储备棉衣。
紧接着繁荣期的,就是“衰退期”。这时候经济像秋天,树叶开始落,凉意慢慢来:工厂订单减少,有些企业开始裁员,股市下跌,房价也涨不动了;大家手里的钱没那么宽裕了,开始精打细算——买衣服先看打折,下馆子先看团购,投资更是不敢轻易出手。这时候最容易犯的错,是“恐慌性抛售”:有人看到股市跌了,就赶紧割肉,生怕亏得更多;有人看到房价降了,就急着把房子卖掉,结果卖在了最低点。
其实衰退期不是“末日”,反而是“捡漏”的好时机,关键是要“现金为王”。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优质资产价格大跌,有人拿着现金,低价买入了好地段的房产,几年后经济复苏,房价翻倍,轻松赚了一笔;还有人低价收购了经营困难但有核心技术的小公司,等经济好转,公司估值涨了几十倍。老辈人说“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衰退期的“现金”,就是应对风险的“雨伞”和“粮食”。这时候最该做的,是减少高风险投资,把钱放在稳健的地方,比如定期存款、国债,同时盯着那些被低估的优质资产——就像秋天摘果子,别人都怕果子酸,你耐心等熟透,反而能摘到最甜的。
如果衰退期没控制好,就会进入“萧条期”。这时候经济像冬天,一片冷清: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飙升,大家连日常开支都要省着花,更别说投资了;有些行业甚至到了“活下去都难”的地步,比如之前疫情最严重时,很多线下实体店关门,外贸企业订单清零。这时候最容易让人绝望,觉得“再也赚不到钱了”,有人甚至放弃学习、放弃寻找机会,天天抱怨“时运不好”。
可萧条期真正该做的,是“储备技能”。就像冬天里的动物会冬眠储能,人在萧条期也该“充电”:有人在行业低谷时,报名学习新媒体运营,等经济复苏,线上生意爆发,他成了抢手的运营人才;有人在失业后,学了短视频剪辑,后来靠接剪辑订单,收入比之前上班还高。经济学里有个说法“萧条期是最好的学习期”,因为这时候竞争小,有时间沉淀,而且新的行业机会,往往都是在萧条期孕育的——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互联网行业迎来爆发,那些提前学习互联网技能的人,都抓住了机遇。冬天再冷,也会过去,关键是你有没有在冬天里准备好“春耕”的工具。
最后就是“复苏期”。这时候经济像春天,万物开始复苏:企业慢慢恢复生产,失业率下降,股市开始回暖,新的行业机会也冒了出来;大家手里的钱渐渐多了,投资的信心也回来了——有人开始创业,有人开始投资新项目,整个市场都透着一股“向上走”的劲儿。这时候最该做的,是“大胆布局”,抓住新赛道的机会。
比如疫情后经济复苏,首播电商、社区团购、健康产业都火了起来:有人开了首播工作室,专门帮商家带货,一年赚了之前几年的钱;有人做社区团购的供应链,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到城市,既赚了钱,还带动了家乡发展。复苏期的机会就像春天的种子,只要你敢播撒,就能收获果实。但要注意,布局不是“瞎折腾”,而是基于对行业的判断——比如看政策支持哪个领域,看市场需求在哪里,再结合自己的资源和技能,选对方向。就像春天播种,你得知道什么季节种什么菜,不能乱种一通。
很多人会问:“我怎么知道现在处于哪个周期?”其实不用看复杂的经济数据,从身边的小事就能感知:如果街上的餐馆都要排队,大家都在聊投资,那大概率是繁荣期;如果身边有人失业,企业开始裁员,那可能是衰退期;如果很多店铺关门,找工作很难,那可能是萧条期;如果身边有人创业,新行业慢慢火起来,那就是复苏期。关键是别被当下的情绪左右——繁荣期别贪婪,衰退期别恐慌,萧条期别放弃,复苏期别犹豫。
还有个常见的误区:觉得“经济周期是大企业的事,跟普通人没关系”。其实不然,普通人的工资、存款、投资,都受周期影响:繁荣期工资涨得快,存款贬值也快;衰退期工资可能降,存款反而更值钱;萧条期找工作难,但学习成本低;复苏期机会多,但竞争也会慢慢激烈。就像西季变化,不管是富人还是普通人,都得穿对应季节的衣服,区别只在于:有人提前准备,有人临时应对。
最后想说,经济周期不是洪水猛兽,而是财富的“导航图”。它不会一首让你赚钱,也不会一首让你亏钱,关键是你能不能看懂它的信号,跟着它调整脚步。老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花时间看懂经济周期,比盲目努力更重要——毕竟,在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才是最省力的赚钱方式;如果在冬天播种,夏天收获,再努力也很难有好结果。财富的逻辑从来不是“蛮干”,而是“顺势而为”,跟着经济周期走,才能从“被动谋生”,变成“主动掌控财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