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听过这样的新闻:某公司财报上写着“年度净利润500万”,可没过多久就突然宣布倒闭,员工工资发不出来,供应商的货款也结不了;老板对着记者叹气“账上有钱,可都在客户那里收不回来,手里没现金,撑不下去了”。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明明赚了钱,怎么还会倒?其实问题就出在“现金流”上——利润是账面上的数字,像画在纸上的饼,看着却吃不到;而现金流是手里能花的真金白银,是企业活下去的氧气,没了它,再好看的利润也救不了命。老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企业和个人来说,“粮”就是现金流,有了它,才能扛住风险,谈得上后续的财富增长。
先得把“现金流”和“利润”的区别说透,不然很容易搞混。简单说,利润是“你应该赚多少钱”,现金流是“你实际能拿到多少钱”。比如一家做家具的公司,卖出去100万的家具,成本60万,账面上利润是40万——可如果客户没付现金,只打了张欠条,那这40万利润就是“虚的”,公司手里还是没现金;要等客户把100万货款打过来,公司才有了“现金流”,才能用这钱去进新的原材料、发员工工资。再比如一个做设计的自由职业者,接了个20万的单子,扣除成本能赚8万利润——可如果客户分12个月付款,那每个月只能拿到1万多,虽然总利润8万,但当下的现金流不够支撑生活开支,这时候就会陷入困境。利润是“结果”,现金流是“过程”,没有持续的现金流,再好的利润结果也落不了地,甚至会变成“海市蜃楼”。
对企业来说,现金流就是“生命线”,比利润重要太多。很多企业倒闭,不是因为不赚钱,而是因为现金流断了。比如某外贸公司,靠“先发货后付款”的模式做业务,订单越接越多,账面上利润年年涨,可客户的回款周期越来越长,从3个月拖到6个月,甚至1年。公司要付工厂的货款、员工的工资、办公室的房租,每个月都要花几十万,可客户的钱收不回来,手里的现金很快就花光了——最后工厂不给供货,员工因为欠薪离职,订单做不下去,只能倒闭。反观另一家小的服装公司,规模不大,利润也没那么高,但老板特别重视现金流:要求客户先付30%的预付款,货到后再付50%,剩下的20%一个月内结清;同时和供应商谈好“月结”,每月10号付款,这样公司手里总有一笔现金能周转。就算遇到疫情,订单少了一半,也因为有现金流储备,能撑到市场好转,最后反而抢了那些倒闭公司的客户。这就是现金流的威力:利润决定你“能赚多少”,现金流决定你“能不能活下去”,活不下去,再高的利润也没用。
其实不只是企业,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绕不开“现金流”这个话题,它是个人财务的“生存底线”。比如有人在大厂上班,月薪3万,看起来收入很高,利润(可支配收入)也不少,可他每个月要还2万的房贷、5千的车贷,还喜欢用信用卡透支消费,月底几乎没结余,更没留应急资金。突然有一天,公司裁员,他失业了——没了工资收入,房贷车贷还不上,信用卡也刷爆了,只能到处借钱,陷入财务危机。而另一个人,月薪只有1.5万,但他每月只花5千在生活上,还坚持做副业,每月能有3千稳定收入,同时留了6个月的生活费(3万)作为应急资金。就算他暂时失业,也能用应急资金和副业收入维持生活,不用慌着找工作,还能慢慢挑选适合自己的机会。这两个人的差距,不是“赚多少”的问题,而是“现金流管理”的问题——个人的现金流,就是“稳定的收入+应急的储备”,有了它,才能在遇到失业、生病等意外时,不至于手忙脚乱,保住基本生活,才有底气去寻找新的财富机会。
为什么很多人会忽视现金流?其实是陷入了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只看利润,不看现金流”。比如有些老板觉得“订单多、利润高就好”,不管客户能不能及时付款,盲目赊销,最后把自己拖垮;有些普通人觉得“工资高就行”,不控制开支,不做应急储备,把未来的收入提前花掉。第二个误区是“把‘未来的现金流’当成‘现在的现金流’”。比如有人觉得“我下个月就能拿到奖金,现在先刷信用卡没关系”,可奖金万一没拿到,或者延迟发放,就会陷入还款困境;有些企业觉得“客户承诺下个月付款,现在先借钱进原材料”,可客户付款延迟,借来的钱要还利息,最后反而亏得更多。老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很多时候,压垮人的不是“没利润”,而是“当下没现金”——利润再高,不能马上用,也解不了燃眉之急。
那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该怎么管理现金流,守住生存底线呢?对企业来说,有三个关键点:第一是“控制赊销,及时催款”。不要为了接订单盲目答应客户“长期欠款”,最好能要求预付款,或者约定短周期的付款期限(比如月结);到了付款时间,要主动催款,比如每月固定时间和客户对账,超期一周就电话提醒,超期一个月就上门沟通,别不好意思,现金流是公司的命,催款是正常操作。第二是“控制成本,不盲目扩张”。不要因为利润高就随便租更大的办公室、招更多的人,要根据实际的现金流情况制定扩张计划——比如手里有能支撑6个月的现金,再考虑扩大规模,避免把现金都投到固定资产上,导致流动资金不足。第三是“预留备用金”。就像家里要存应急钱一样,企业也要留一笔“救命钱”,一般是3-6个月的运营成本(比如每月花50万,就留150-300万备用金),这笔钱不要随便动,只能在遇到订单减少、回款延迟等意外时用。
对个人来说,管理现金流也有三个实用方法:第一是“留足应急资金”。这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应急资金一般是3-6个月的生活开支(比如每月花5千,就留1.5-3万),这笔钱要存在容易取出来的地方(比如活期存款、货币基金),不要用来买股票、基金等有风险的产品,确保需要的时候能马上拿到。第二是“打造稳定的‘现金流来源’”。不要只靠工资这一份收入,最好能发展一个稳定的副业——比如会写文案的可以接兼职文案,会拍照的可以接写真拍摄,副业不用赚太多,每月能有几千块稳定收入,就能在主业出问题时,帮你维持基本生活。第三是“控制开支,避免过度负债”。不要随便刷信用卡、借网贷,每个月的负债还款(房贷、车贷、信用卡账单)最好不要超过收入的50%,不然很容易因为收入波动导致现金流断裂;平时花钱也要有计划,区分“需要”和“想要”,比如吃饭是需要,买奢侈品是想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才能攒下更多现金。
巴菲特曾说过:“现金是氧气,99%的时间你不会注意到它,首到它消失。”这句话道破了现金流的本质——它平时可能不显眼,可一旦没了,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立刻陷入困境。利润决定了你的“财富上限”,可现金流决定了你的“生存下限”;只有先守住下限,活下来,才能有机会去追求更高的上限。
最后想对你说:不管你是经营企业,还是管理自己的工资,都别只盯着“赚了多少钱”,更要盯着“手里有多少钱能花”。对企业来说,守住现金流,才能扛住市场的风浪,等到订单回暖、利润增长的那天;对个人来说,守住现金流,才能在遇到失业、生病时不慌不忙,有底气去寻找新的工作、新的机会。老话说“细水长流,遇灾不愁”,现金流就是那“细水”,只有让它持续不断,才能在财富的路上走得稳、走得远——毕竟,能活下去,才是谈财富增长的前提。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