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一章:麦秸堆上的“偷闲小秀才”

小说: 诗童改造计划   作者:南宫潇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诗童改造计划 http://www.220book.com/book/MBLP/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宫潇斌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李初一刚把白居易落在石桌上的棋子捡进棋盒,怀里的《诗人成长录》突然“哗啦”翻卷起来,带着股麦秆的焦香和阳光的暖味扑过来。他按住书页站稳,眼前的石桌变成了金黄的麦场,棋盘的沉香木味换成了新麦的清甜气。

场边的麦秸堆上,斜躺着个十三西岁的少年,手里捏着本《楚辞》,却倒扣在肚子上,草帽盖着脸,正打着轻鼾,嘴角还挂着点口水印。风吹过麦秸堆,掀起他的衣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里衣,裤脚沾着些麦糠,像是刚帮着打了麦子。

“太阳都快落山了,还睡呢?”李初一走过去,校服后领还沾着点棋盘边的灰尘。

少年被惊醒,草帽“啪”地掉在地上,抬头时眼睛迷迷糊糊的,带着刚睡醒的红血丝,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发间还缠了根麦秸。“谁啊?扰人清梦。”他打了个哈欠,把肚子上的《楚辞》往旁边一扔,“这书里的‘兮’比麦秸还多,读着读着就困了。”

李初一捡起《楚辞》,拍掉上面的麦糠,赶紧摸出《诗人成长录》。书页自动翻到新的一页,插画上正是这麦秸堆,少年翘着二郎腿看书,旁边标着两个字:苏轼。

“你是苏轼?”李初一看着他,“我知道你以后会写‘大江东去’,还会发明东坡肉,走到哪都乐呵呵的——可你总偷懒睡觉,不读书,怎么能有那么大本事?”

“本事?”苏轼一骨碌坐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麦秸,“能躺在麦秸堆上晒太阳,听风吹麦浪,这才是真本事!”他指着远处的炊烟,“你看那烟,弯弯绕绕的,比《离骚》里的句子自在多了。”

他说着,突然抓起一把麦秸,往空中一撒,看着麦秸像雪花似的飘落,笑得露出两排白牙:“你看,这叫‘天女散花’,比先生让背的‘兰芷变而不芳’好玩吧?”

李初一急得首转圈,赶紧翻书。苏轼这页的小字写着:“子瞻幼年懒于章句,常逃学卧麦场,后见农人收麦,言‘一穗一汗,颗粒归仓’,始悟‘学亦需积’,乃发愤苦读。”

农人收麦?

李初一往麦场中间看,果然见几个老农正弯腰拾麦穗,手里的篮子渐渐装满,其中一个老爷爷蹲在地上,连掉在泥里的麦粒都捡起来,吹了吹泥土,小心地放进篮子。

“你看那边!”李初一拉着苏轼的胳膊往麦场中间跑。

苏轼被拽得踉跄两步,嘴里嘟囔:“捡麦穗有什么好看的……”话没说完,就见那老爷爷把捡到的麦粒倒进麻袋,擦了擦汗说:“多一粒,冬天就多一口粮,急不得,得慢慢捡。”

苏轼的笑声突然停了。他看着麻袋里鼓鼓囊囊的麦粒,又看了看自己扔在麦秸堆上的《楚辞》,手指无意识地捻着发间的麦秸。

“你看,”李初一轻声说,“他们捡麦穗,一天捡一篮,十天就满一麻袋。读书也这样啊,一天背一句,慢慢就懂了‘大江东去’的意思。你以后写的诗,就像这满仓的麦子,是一点点攒出来的。”

苏轼没说话,蹲下身捡起一粒掉在地上的麦子,放在手心里看了半天。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麦秸堆在他身后,像座小小的金山。

“我娘说,”他突然开口,声音有点闷,“我爹当年读书,也是一盏灯读到天亮,像拾麦穗似的,一点一点攒学问。”

他猛地站起来,往麦秸堆跑去,把那本《楚辞》捡起来,拍了拍上面的灰:“走,跟我回家!”

“啊?回家干嘛?”李初一跟上去。

“背《离骚》!”苏轼的声音亮亮的,带着点冲劲,“我倒要看看,这书里的句子,能不能攒得像麦仓里的粮食一样多!”

李初一看着他抱着书往村里跑的背影,低头翻开《诗人成长录》。苏轼那页的空白处,慢慢显出一行字:“观农拾穗,始知学如积麦,归而燃灯,试背‘路漫漫其修远兮’。”

风吹过麦场,带着新麦的香气和少年人跑远的脚步声,好像在说:这偷懒的闲,原是为了让后来的发奋,更有滋味啊。

第十一单改造任务,成了!李初一摸了摸书皮,突然觉得,这些诗人的少年时,偷懒的样子都带着股灵气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MBL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诗童改造计划 http://www.220book.com/book/MBL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