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初一还在打谷场回味辛弃疾那句“笔锋更烈”,怀里的《诗人成长录》突然“啪”地弹开,像是被谁泼了水似的,带着股清冽的河水气息扑面而来。他闭眼扶住书,再睁眼时,泥土地变成了青石板,耳边的喧嚣换成了哗啦啦的流水声。
眼前是条宽宽的大河,岸边停着几艘竹筏,一个约莫十岁的少年正赤着脚蹲在筏子上,手里拿着根长长的竹篙,一下下往水里戳,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粗布短褂,却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喂!小心点,别掉下去!”李初一沿着河岸跑过去,校服裤脚沾着的泥还没干透。
少年回头看他,眼睛亮得像映了阳光的河面,头发用根草绳随便束着,几缕湿发贴在脸颊上,带着股水腥味:“掉下去才好呢!这河我闭着眼都能游个来回!”他说着,猛地把竹篙往水里一撑,竹筏“嗖”地滑出去半尺,惊得岸边的水鸟扑棱棱飞起。
李初一赶紧摸出《诗人成长录》,书页自动翻到新的一页。插画上正是这条河,少年站在竹筏上张开双臂,像只刚学会飞的鸟,旁边标着两个字:柳宗元。
“你叫柳宗元?”李初一对着竹筏喊,“这么好的天,怎么不去读书啊?”
“读书?”柳宗元把竹篙往筏子上一搁,叉着腰笑,“先生讲的《尚书》,比河底的石头还硬,哪有撑筏子好玩?你看这水,有时候急有时候缓,比书上的字活多了!”他说着,突然弯腰从水里捞起只小鱼,捏在手里晃了晃,“你看这鱼,刚从石缝里钻出来的,书上写过它怎么躲水鸟吗?”
李初一被问住了。他记得书里说柳宗元后来写了《永州八记》,字字都带着山水灵气,可眼前这小子,眼里只有河水和鱼虾,半点看不出文人的影子。
他急得蹲在岸边翻书,柳宗元这页的小字写着:“子厚幼年嗜水,常弃书泛筏,后见老渔翁以网捕鱼,言‘水有常道,网有常法’,始悟‘文亦有章’,乃发愤读书。”
老渔翁?
李初一抬头往河下游望,果然见芦苇丛旁停着艘旧渔船,一个戴斗笠的老翁正坐在船头补网,手指粗糙得像老树皮,却把细细的网眼织得整整齐齐。
“喂,柳宗元,你看那边!”李初一指着渔船喊。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诗童改造计划》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柳宗元正用竹篙逗水里的野鸭,闻言回头瞥了眼:“张老伯嘛,他补网补了一辈子,有什么好看的?”
“你看他的网。”李初一捡起块小石子往渔船方向扔,“那么多网眼,怎么就偏偏能网住鱼?”
柳宗元愣了愣,还真撑着竹筏划了过去。李初一赶紧跟着跑到下游,见那老渔翁正把补好的网往水里撒,网在空中张开一个漂亮的弧形,“哗啦”落进水里,溅起一圈圈涟漪。
“老伯,你这网怎么织的?”柳宗元蹲在竹筏上问,“我上次自己编了个,鱼一钻就破了。”
老渔翁放下网,慢悠悠地说:“网得有纲有目,纲是大绳子,目是小网眼,纲举才能目张。就像这河水,看着乱流,其实也有河道,顺着道走,竹筏才不翻。”
李初一赶紧凑过去:“读书也这样啊!书上的字看着多,其实也有‘纲’,就像你撑筏子得懂水性,读书得懂文理,才能把字串起来,写出像河水一样顺的文章。”
柳宗元没说话,盯着水里的网看。老渔翁慢慢收网,网里果然兜着几条蹦跳的鱼,每一条都恰好卡在网眼里,不多不少。他突然指着岸边的芦苇:“你看那芦苇,看着乱长,其实根都扎在泥里,顺着水的方向弯,这也是‘纲’吗?”
“当然算!”李初一翻开书,指着空白页,“你以后写的《小石潭记》,就像把这河、这芦苇、这鱼都编进了一张网里,读的人一看,就像站在潭边一样清楚——这就是文字的‘纲’啊!”
柳宗元突然从竹筏上跳下来,赤脚踩在河滩的软泥上,溅起的泥点沾了满裤腿:“我要去找先生!”
“啊?找先生干嘛?”李初一没反应过来。
“问他《尚书》里的‘纲’在哪!”柳宗元往岸上跑,跑了两步又回头,对着竹筏喊,“等我读明白了,就写篇《竹筏记》,比你这书里画的还好!”
李初一看着他踩着水痕跑远的背影,低头翻开《诗人成长录》。柳宗元那页的空白处,慢慢显出一行字:“观渔翁结网,始知万物有常,归而取《尚书》,觉字句如网,能网世间理。”
风吹过河面,带着水汽拂过书页,好像有鱼从字里游过,轻轻摆了摆尾巴。李初一摸了摸书皮,心里琢磨:第六单成了!这文字的“网”,还真能网住贪玩的少年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MBL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