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4章 现在轮到我来写结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女帝与天下,都是我的掌中物 http://www.220book.com/book/MC35/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114章 现在轮到我来写结局

识海深处,贾蓉的残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碎裂。

她望着栾阳颤抖的背影,指尖触及一缕从玄阴鼎缝隙里漏出的“名忆之息”——那是云溪村老妇的絮语,是学堂里孩童的童声,是王琴在焦布上没写完的“背得起”。

这些细碎的光热裹着人间烟火气,竟比千年前她碾碎的那些修士精元更灼人。

“原来……”她尾音消散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自己在极北冰宫闭关时,曾对着星图冷笑“记忆不过是凡夫俗子的累赘”。

可此刻,当那些被她采补致死的少年们的脸突然从记忆洪流里浮起,当王琴跪雪替栾阳求药的画面像刀割般划过她残魂,她终于明白——她错把玄阴鼎当利器,却不知这鼎早被人间最钝却最利的东西浸透了。

“不!”她突然尖啸,残魂骤然收缩成一点幽蓝。

千年前她能以残魂夺舍,此刻便要以湮灭为引,炸碎这方识海!

栾阳正在擦拭母亲留下的半片焦布,忽觉识海如遭雷劈。

眼前炸开万千画面:王琴在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膝盖下的冰面染成暗红;襁褓中的他被扔在柴房,饿得哭不出声;贾蓉的指尖刺入少年修士心脏,鲜血顺着她的手腕流进玄阴鼎……每一幅画面都带着锥心的痛,像要把他的魂魄撕成碎片。

“你当我这些日子整理守名簿是为了什么?”栾阳闭目,玄阴鼎在识海中轰然旋转。

鼎身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铭文——那是他逐字抄录的《守名者契》草稿,是学堂里孩子们歪歪扭扭的“我记得”,是十三村百姓按的红手印。

鼎口张开,将所有暴烈的情念吸入,内壁顿时多了一道螺旋纹,“从今日起,谁该被记住,由我定。”

他睁眼时,眼底有金芒流转。

静室的油灯被震得摇晃,灯芯爆出噼啪轻响,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比平日高出三倍。

玄阴鼎突然发烫,栾阳摊开掌心,一卷泛着青光的“书”缓缓凝成。

说是书,实则空白无墨,可当他的指尖拂过,书页便自动翻卷,隐约能看见南境九郡的山川轮廓——那是地脉在共鸣,是千万声“我记得”在刻字。

浮名塔的顶层,栾阳将无字书置于青铜镜前。

镜面本映着他的身影,此刻却突然起雾。

待雾气散尽,镜中不再是他熟悉的未来战场,而是一座新祭坛:青石板铺就的台基上,立着块丈二高碑,碑文正是他昨夜修改到三更的《守名者契》,“人人皆可立碑,字字皆为刀兵”几个字尤其醒目。

“原来史书能这样写。”他低笑,指尖抚过镜中碑文。

这一笑让整座塔都轻颤,檐角铜铃叮咚,像在应和某种更宏大的节奏。

塔下传来马蹄声。

郡守的青骢马停在塔前,他仰头望着镜中景象,腰间玉印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

这位前京畿执政官的鬓角白了不少,可眼里的光比三年前初见栾阳时更亮。

“史非一家之言。”他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像有回音撞在塔壁上。

随从们面面相觑,却见他解下玉印,在随身携带的《百姓自述录》末页重重一盖——朱文清晰,是“万民共忆”西个字。

“即日起,官方修史局解散。”郡守转身对随从说,“往后南境史书,由辨忆会联合编纂。”随从们倒抽冷气,他却望着塔上的栾阳,又补了句,喜欢黑石榴的萧文莱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英雄不死于刀剑,而生于人心。”

消息像长了翅膀。

当天下午,云溪村口就挤满了背着书箱的学子。

有个穿月白衫的少年挤到最前面,举着半本《一碗米汤的代价》喊:“我要学做记名者!”连从前给栾家写过颂德诗的老学士都来了,凑在人群里小声说:“从前给活人立传,现在要给死人正名,这才是笔杆子该干的事。”

栾阳没在浮名塔多留。

当夜,他背着个布包离开云溪村。

布包里装着那半片焦布,装着母亲的针线包,还装着一只陶碗的虚影——那是他小时候用来盛米汤的碗,后来被栾峰摔成八瓣,又被他用玄阴鼎之力拼回了形。

忘川池的夜格外冷。

栾阳站在池边,能看见黑水泛着幽绿的光,像无数双眼睛在水下盯着他。

传说这里是栾家历代族长洗罪的地方,可他知道,所谓“洗罪”不过是用秘术将罪孽封入池底,让后人替前人背债。

“该算总账了。”他松开手,陶碗虚影坠入池心。

玄阴鼎在他胸前发烫,玉佩上的螺旋纹开始转动。

池面突然沸腾,黑水翻涌如沸粥,咕嘟声里混着细碎的呜咽。

最先浮起的是根白骨,额骨上刻着“栾海”——那是当年带人烧了王琴遗书的族老。

接着是“楚鸿”,是“栾峰”,是所有在《负心集》里被百姓记下的名字。

“你们以为忘了,其实我们都记得。”栾阳轻声说。

池底的白骨突然剧烈震颤,那些刻在额骨上的字竟离开了骨头,在水面上重组。

二十七个字,每一笔都带着血锈味,悬在半空,像一把把淬毒的刀。

守陵的护卫们早吓瘫了。

有个年轻护卫突然拔剑自刎,血溅在白骨上,那些字反而更亮了;另一个老护卫跪在地上爬,额头撞得青肿,喊着“饶命”“我没烧过信”。

栾阳没看他们,他望着池底不断翻涌的黑水,看着更多白骨浮出水面——原来这忘川池根本不是洗罪池,是栾家的“藏罪冢”。

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照在池面上。

栾阳取出母亲的针线包,里面还装着半枚顶针,和一卷发黑的黑线。

他拈起那根黑线,绕在玄阴鼎玉佩上,一圈又一圈。

“你说让我藏名字,可我想藏的,是这个世道的真相。”他对着东方的鱼肚白说。

话音刚落,天际北斗第七星突然爆闪,星光如银链垂落,首贯浮名塔顶。

浮名塔的青铜镜里,影像最后一次变换:未来的战场上,没有刀光剑影,只有一座巨大的碑林缓缓升起。

每座碑前都跪着个人——有栾家的老族长,有丹药阁的楚雄辉,有当年卖掉栾灵儿红嫁衣的牙婆。

他们的头压得很低,可碑上的字却清晰可见:“王琴,背得起”“张灵儿,未敢忘”“云溪村七户,共记之”。

碑林尽头,有个孤独的背影正往更北的方向走。

他手里捧着那只破陶碗,碗底映着的不是残羹,是漫天星辰。

忘川池的黑水还在翻涌。

守陵的族老们一夜之间疯的疯、逃的逃,只留下满地带血的磕头印。

池底深处,有更多白骨正挣出淤泥——那些名字,终于要见天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C3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女帝与天下,都是我的掌中物 http://www.220book.com/book/MC3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