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灯下算家计:贫困里的自立微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MCFX/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78年3月7日的夜晚,石头沟的油灯比往常亮得更久些。林致远家的土坯房里,八仙桌上摆着三样东西:一本摊开的大学须知、一个装着零钱的粗布包、一张写满数字的草纸。林父蹲在灶台边,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烟杆的火星在昏暗中一闪一灭;林母坐在桌边,手指反复着布包里的零钱,眉头拧成了疙瘩;林致远则拿着铅笔,在草纸上一遍遍地算着账,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成了屋里唯一的动静。

白天刚从公社粮站回来的林父,带回了一个坏消息——之前村民凑的路费和卖粮食攒的钱,加起来一共只有86块,可算下来,去省城的费用还差不少。“学费20块,住宿费10块,教材费15块,这三样是必须交的,就占了45块。”林致远指着草纸上的数字,声音压得很低,“从石头沟到省城,火车硬座要12块,加上在县城招待所住一晚的2块,还有到了学校要买脸盆、毛巾这些生活用品,最少得10块……算下来,总共要79块,可剩下的钱,顶多够我到学校的,生活费就没着落了。”

林母叹了口气,把布包往桌上推了推,里面的硬币和毛票发出“哗啦”声:“这是俺攒的私房钱,一共5块3毛,是给招娣攒的学费,先给你用。可就算加上这钱,生活费也不够啊,你到了省城,总不能顿顿吃白饭吧?”林父掐灭旱烟,黝黑的脸上满是愧疚:“都怪俺没本事,去年秋收少,今年春耕又要花钱买种子,实在凑不出更多了……不行,俺明天再去公社问问,能不能跟信用社借点?”

林致远赶紧摇头:“爹,信用社的钱哪那么好借?咱村好多人家都等着借钱春耕,再说,借钱要还利息,咱家里哪有能力还?”他知道,在石头沟,家家户户都穷,能凑出之前的86块,己经是乡亲们尽全力了,再要借,不仅难,还会给家里添更多负担。

屋里陷入了沉默,只有油灯的灯芯偶尔“噼啪”响一声。林致远看着草纸上的数字,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他不怕苦,在村里饿肚子、砍柴受累都习惯了,可他怕的是因为没钱,让父母再为他操心,更怕到了大学后,因为没生活费,只能靠啃干粮度日,影响学习。

他想起白天去公社粮站时,看到有人在搬运粮食,一天能赚5毛钱;还有公社的砖厂,招临时搬运工,搬一块砖给1厘钱,要是能去干上几天,说不定能赚点生活费。“爹,娘,我有个主意。”林致远突然开口,眼睛亮了些,“公社粮站现在在收储备粮,需要人帮忙搬运,还有砖厂也缺人,我去干几天零工,一天能赚5毛到1块,干上10天,就能凑够10块生活费,这样就不用借钱了。”

林父愣了一下,随即摇头:“不行!还有3天你就要去省城了,哪有时间干零工?再说搬运粮食、搬砖都是重活,累坏了怎么办?到了学校还要报到、整理东西,可不能累垮了身体。”林母也跟着劝:“远娃,钱的事俺们再想办法,你别去干重活,要是伤了腰,以后咋读书?”

“爹,娘,我身体好,扛得住。”林致远站起身,拍了拍自己的肩膀,“白天去干活,晚上回来整理行李、看书,不耽误事。再说,我去干零工,还能跟粮站的同志打听打听,到了省城怎么换粮票方便,跟砖厂的师傅学学怎么省力气,这些都是经验,到了基层工作说不定能用得上。”他故意提到“基层工作”,知道父母最支持他这个想法,果然,林父的神色松动了些。

林母还是不放心,拉过林致远的手,摸了摸他手上的老茧:“你这手,砍柴、种地都磨出茧了,再去搬砖,肯定更疼……俺明天去问问老支书,看村里有没有人要卖鸡蛋、卖山货,俺帮着卖,说不定能赚点钱。”林致远知道母亲的心思,她是怕自己累着,可他更不想让母亲为了他,跑东跑西地求人。“娘,不用,俺去干零工就行,又能赚钱,又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第二天一早,林致远没等父母起床,就揣着两个玉米馍,去了公社粮站。粮站的王站长是老支书的熟人,之前帮林致远办过粮食关系,听说他想找零工,笑着说:“你这娃,考上大学还这么勤快,行,正好我们缺人搬粮食,你就负责把粮食从仓库搬到粮囤里,一天5毛钱,管中午一顿饭,怎么样?”

“谢谢王站长!”林致远赶紧答应,拿起粮站递来的麻袋,跟着其他工人一起干活。粮食袋子沉,每袋有50斤,搬起来要费不少劲,林致远刚开始没掌握技巧,搬了几袋就满头大汗,肩膀也被磨得生疼。旁边的老工人看他吃力,教他:“娃,用肩膀扛的时候,把袋子往锁骨那边靠,别压在肩膀头子上,不然容易磨破,搬的时候腰别弯太狠,用腿使劲,省力气。”

林致远照着老工人说的做,果然轻松了些。他一边搬,一边跟老工人聊天,问他们“省城的粮票跟县里的一样用吗”“到了学校怎么换饭票方便”,老工人都耐心地告诉他:“省城粮票分地方粮票和全国粮票,你带的是全国粮票,到哪都能用,换饭票首接去学校食堂就行,记得别一次换太多,容易丢。”这些话,林致远都记在心里,暗暗感激老工人的热心。

晚上回到家,林致远的肩膀红了一片,林母看着心疼,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猪油,给他抹在肩膀上:“你看你,都磨红了,明天别去了,俺去跟老支书说,让他帮着凑点钱。”林致远笑着摇头:“娘,没事,抹点猪油就好了,我今天赚了5毛钱,再干9天,就能凑够生活费了,到时候您就不用操心了。”他把5毛钱递给母亲,母亲接过钱,手指微微颤抖,眼眶红了。

西

接下来的几天,林致远每天都去粮站干活,肩膀磨破了,就贴块布条继续;累得胳膊抬不起来,就晚上用热水敷一敷。他没告诉父母自己肩膀磨破的事,怕他们担心,只是每天晚上回来,都会把赚的钱交给母亲,看着布包里的钱越来越多,他心里越来越踏实。

3月10日,是林致远出发去省城的前一天,他终于赚够了10块生活费。晚上,林母把所有的钱整理好,分成两份:一份79块,放在贴身的布包里,让林致远带着去学校;一份5块,留给家里和妹妹当学费。“远娃,到了学校,别太省,该吃饭就吃饭,要是钱不够,就给家里写信,俺们再想办法。”林母一边说,一边把布包缝在林致远的棉袄里面,“这样贴身放着,安全,不容易丢。”

林致远点点头,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感恩。他知道,家里为了他,己经倾尽所有,他能做的,就是到了大学后,好好学习,申请助学金,尽量自力更生,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娘,您放心,到了学校我就申请助学金,听说家庭困难的学生能申请每月12块的助学金,够我吃饭了,不用家里再寄钱。”

林父坐在旁边,看着儿子,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俺娃长大了,会自己想办法了,爹放心。到了学校,好好读书,将来做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别忘本就行。”林致远用力点头,心里暗下决心:到了大学,一定要好好学习政治教育专业,将来回到基层,帮乡亲们做事,让石头沟的日子越来越好,让父母不再为钱发愁——这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也是他不变的初心。

油灯下,一家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虽然贫困依然存在,但因为林致远的自立和担当,屋里的气氛不再沉重,反而透着一股希望的微光——这微光,不仅照亮了林致远去省城的路,更照亮了他未来“为人民服务”的青云之路。

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MCF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官海浮沉:我的青云之路从高考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MCF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